医院学科建设管理概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3

医院学科建设管理概述

 陈勇 初祎通讯作者

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410007

摘要:医院学科建设是推动医院发展的核心和原动力,对医院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越来越体现出管理意识。通过制定学科发展战略规划,建设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大力发展教学和科研,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学科评估体系,运用科学的管理工具等方式加强学科建设管理,可以全面促进学科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医院   学科建设    管理

学科建设是医院内涵建设的核心,是医院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中,“学科建设”作为二级指标纳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医院学科建设进行有意识地管理,促进学科建设发展,日益成为医院发展的重点。现有文献中,对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均一定程度体现出管理意识。近年来,运用管理工具从管理学角度推进学科建设管理成为新的探索领域。本文依据现有文献,对医院学科建设管理思路进行归纳整理,拟对促进医院学科建设管理发展,及为学科建设管理的后续探索提供借鉴。

近年来探讨学科建设有关问题的文献量,达到了每年200余篇,可见医院及学科建设管理者对医院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从1987年国内发表的第一篇探讨学科建设的文献开始,学科建设的主要研究方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及评价体系。其中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主要围绕学科建设现状及发展规划、人才梯队建设、科研教学、支持条件等几个方面展开,评价体系也主要围绕这几大方面设立。随着推进学科建设发展的深入,医院管理者开始围绕以上几个方面对学科建设进行有意识地、有规划性地管理。随着管理学以及交叉学科的发展,运用管理工具创新学科建设研究成为了新兴领域。本文将围绕学科建设规划、人才梯队建设、科研教学、支持条件、评价体系建立及现代管理工具的应用几大方面对现有医院学科建设管理进行概述。

一、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明确学科建设发展方向

医院学科建设发展到今天,明确医院学科实力,大力提升医疗能力已经成为各大型医院学科建设的题中之意。而如何做好学科发展战略规划,统领学科发展形成合力,占据发展主动,是新时期学科建设发展的重点。医院学科建设发展战略是医院整体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也是不断推进医院学科建设良性发展的基础与根本。医院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医院学科发展战略和顶层设计需要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和创新性,要充分评估医院现有学科发展的现状包括学科实力、学科发展的阶段、特点、生命周期等,根据医院发展的整体战略及医疗大环境,结合自身优势与资源情况,制定整体学科发展战略规划,包括发展重点学科带动学科全面发展;打造优势学科树立医院学科品牌;辅助弱势学科构建学科培养机制;全力建设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

二、打造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践行引育结合的培养模式

    学科建设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队伍包括医学人才、管理人才。学科发展战略的实现,重点学科的做大做强,新技术新项目的落地转化,新学科的创建,科研教学水平的提升,资源最大收益率使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执行,都密切依赖人才的效能。只有建立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才能为医院学科建设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合理的人才梯队是医院学科建设的强大推动力。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发展的一面旗帜,对具体学科建设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素质精良的中坚骨干、青年团队,是凝练学科目标,呈现高水准科研成果的主力军,是学科发展的后劲。通过引育结合的方式建立、发展人才梯队。以高薪酬、优环境引进领军人才及其团队;通过邀请领先专家授课带教,组织培训,选派学习等方式提升自主培养体系水平;通过重大科研项目孵化人才;通过分层分类考核激励人才;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打通人才上升通道留住人才;在医院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通过打造道德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人才队伍,促进医院学科建设发展的全面升级。

三、发展科研改革教学,注入学科发展核心动力

开展科学研究、组织临床教学是综合性医院承担的重要责任之一,关系到医疗水平、医疗发展的持久动力。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载体,也是学科发展的源泉。通过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根据医院发展战略不断调整制度和激励重点,以最大限度促进医院科研发展。对课题开展进行全过程管理:在申报阶段广泛动员、摸底;在进行中期开展在研课题检查,对有潜力的课题加大扶持力度;对科研成果进行创新性、实用性、先进性等全面评估,对有创新有转化的课题成果进行深挖,扩大其后续成果,促成大成果、大转化。高等级科研成果的产生是学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提级升位的重要条件。奖励高水平论文发表,打造积极浓厚的学术氛围,创造优化的学术环境,鼓励各学科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研究,巩固现有合作渠道,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搭建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增设仪器设备,调动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在制度、激励、环境、设备、文化等方面全面推动科研工作的不断发展。

医院的教学工作涉及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设备、学习环境等。在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即课堂授课、临床实习、导师带教之外应积极探索创新模式:进行课程设置改革,根据学科发展更新授课内容、建立与国外高校的联系制度,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鉴于住院医师与医学生年龄相仿便于沟通的特点,建立住院医师导师制度,即住院医师与一个或多个医学生建立导师联系,及时解答医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类疑惑;鼓励医学生参与感兴趣的科研项目,引发专业兴趣,培养深入探索的科研精神。

四、优化支持条件配置,实现最优效益

医院学科发展的支持条件是多方面的,包括管理制度、物质条件、文化环境、品牌建设等。其中物质条件支持是条件配置探讨最多的部分。今天医院的发展模式已经从原来的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方向转变,在医保改革逐步深入及医疗市场逐渐开放的大背景下,医院应统筹效率及公平,以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为原则,科学地将相对稀缺的人力、物力、财力分配到各个学科内。从资源角度看,医院的资源依据其属性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大类。其中有形资源包括床位、设备、场地等,无形资源包括政策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等。对于有形资源可按照效率优先原则配备,即根据出院病人数、床位周转率、设备使用率等。对于无形资源则注重在效率优先的同时考虑到公平性、统筹性,如对科研空间、科研设备,新兴学科、弱势学科的投入。近年来,随着对于医院学科建设探索的深化,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弱化经验管理,减少层级管理,提升管理效率,成为医院管理者的管理初衷。在文化环境建设上,通过丰富物质文化、培育精神文化、完善制度文化,在医院内部凝聚文化共识、塑造学科文化。在学科品牌建设上,则多围绕着需求、实力、服务展开。

五、建立科学评估体系,监测学科发展动态

学科评估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工具,通过建立学科评估体系可以明确医院的优势和特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可以认识自身在同类医院中的地位,促进调整优化学科结构,规范管理工作。评价结果本身也具有积极地激励作用,为学科发展带来潜在的效益。目前的评价体系,依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政府或权威机构主导的外部导向性评估,如国家重点专科评审、临床重点专科遴选、医院综合实力排行榜等;二是大型公立医院开展的自我改进性评估。在学科建设评价体系中,国内综合医院一般采用等级指标,内容主要包括学科发展现状及方向、科研教学水平、人才梯队建设、条件建设与管理等,不同医院的侧重不同。评价方法上综合采用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加权综合法等。评价结果通过奖惩机制、问责机制、影响医院资源配置、政策制定等方式发挥作用。随着医院发展阶段的变化,各学科评估指标设置、权重也随之更新优化。未来学科评价更趋向于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动态、全面的评价体系,内部医护人员及患者意识的导入将逐步增多。

六、运用现代管理工具,开拓学科建设发展领域

随着现代管理学及交叉学科的发展,也随着医院管理者学科建设管理意识的增强,运用管理工具优化学科建设管理、提升学科建设管理实效的尝试越来越多。

方法一,分类管理结合动态管理:根据学科建设水平差异对各临床学科进行分类设置,如重点学科、一般学科、扶持学科,并设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医院对照标准对学科建设进行跟踪管理,并进行相应的考核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科室配合动态管理,重新分类。通过分层管理、动态管理使医院学科明确自身定位,激发学科间的竞争力,深化医院精细化管理。方法二,运用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管理学教授因茨.韦里克在著作《swot矩阵》中提出的,对研究对象内部优劣因素和外部机会、威胁进行分析,制定相应措施的管理方法,有助于发挥资源的整合效应,优化组织结构,保障建设目标如期高效完成。如在对某大型公立医院进行的SWOT分析中,作者提出了强化战略布局,制定学科策略,医教研并重,完善梯队建设等建议。方法三,项目管理。是指为了一个相对短的目标把系统资源、人员有效地组织在一起,使目标能在预算范围内按时实现。其优势是可以更加有效地组织学科建设的各环节,合理调整流程,减少运行阻力,保障核心任务完成。如某医院针对学科带头人作用不理想、缺乏自主创新、资金管理粗放等问题,以推进重点学科建设为管理项目,凝聚实现目标,细化推进流程,结合时间和风险管控,取得了一定管理成效。除以上方法外,还有三环理论、甘特图、关键路径法、任务细分法等。通过对现代管理工具的应用极大拓宽了学科建设管理的发展空间。

医院的学科建设规划、人才梯队打造、科研教学发展,环境条件支持,评价体系构建,是医院学科建设的几大方面,共同推动了医院的学科发展进步。每个领域既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重点和目标也构成了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管理工具的应用打破了医院学科建设各方面之间的界限,以医院学科建设发展整体为研究对象,探讨优化管理路径,发挥整体效能。医院学科建设管理是促进医院学科建设的有效途径,提升管理意识,发挥管理效能将是推动医院学科建设深化发展的未来趋势。

参考文献:

[1] 姚海燕,罗志宏.近十年我国医院学科建设回溯性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2019,26(7):666-668.

[2] 李晖,徐琦,王进庆等.探讨综合性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与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模式[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2):46-49.

[3] 刘国伟,卢兆桐.新时期加强医院学科建设的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2002,9(4):36

[4] 梁素花,高寒试.论医院学科人才的培养和管理[J].浙江临床医学,2006,9(25):105

[5] 吴军.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9):320-321.

[6] 刘蕊,于靖,王平.学科竞争力导向下综合医院科研管理精益化模式构建[J].中国医院管理,2019,39(10):9-11.

[7] 张鸿雁,王健生,辛原原.打造医院科研实验大平台促进学科建设长足发展[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9,20(4): 50-51.

[8] 王坤,马谢民. 基于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的医院医疗质量评价[J]. 中国医院管理,2008,28(5):20-21.

[9] 赵磊. 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建立医院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J]. 经济师,2018(1):241-242.

[10] 王嘉蔚,韦娴婧,曾文蛟,徐雷.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医院学科建设.现代医院,2014,14(7): 1-3

[11] 贾林斌,辛文霞,傅茂笋.试论项目管理方法在解决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突出问题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22(11):666-667.

[12] 曹德林,王文君,徐朗等. 基于SWOT分析法的公立医院学科评估与建设[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9,12(6):450-454.

[13] SONG RZ,PEI YH. Strategies on the recruitment of talents in universities[J]. Singhua Journal of Education,2003,24(6): 86- 89. Chinese

[14] XIAO ZJ,GAO G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s the inner motive power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Chinese Hospital Management,2005,5(2): 63.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