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机电一体化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6
/ 2

试论机电一体化设计

张扬

650104197602254416

乌鲁木齐诚发伟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伴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机电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工业生产方面已取得一系列成绩,但由于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发展较晚等因素,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技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机电系统是由机械、计算机等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总之,要想快速提升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就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的制造技术,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所以本文分析机电一体化的设计,希望对机电工程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机电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产质量、生产效益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制造业的发展进程中,应该把产品的不断升级和柔性应用作为首要任务。但是,由于传统的制造和研究方法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物料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产品无法满足实际的市场需求。随着机电集成技术的发展,它突破了传统制造业在生产效率、人力资源和品质控制上的局限,越来越多地成为了装备设计与制造中不可或缺的技术难题。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概况

本文所指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包含了电气信息处理技术,机械制造技术这两个。机电一体化技术要求其具备很好的综合性,并辅以光电、空气压力等检测手段。由于,伴随着现代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实现机电一体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众多高科技成果融合在一起,而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现代电子信息科技的开发。除了技术,机体结构,以及各类基础设施,在连接方面,还需要使用真实的光气压传感器来控制各系统的重要工作数据和运行数据,并将所得的信息处理为自己能够辨识的内容。在综合分析各种信息传递命令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运动部件的有效控制,确保了总体工作的正常进行。其中,可编程微控制器,半自动计算机,以及逻辑线路都是可以完成集成的,并且具有智能化控制的功能。通过对这些部门进行合理的整合,使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和职能更加清晰,进而提升了整体系统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水平,为我国制造业的安全、稳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智慧制造之关系

在当今信息技术中,具有开创性与创新能力的机械与电子技术与智慧生产等领域。前者把各种技术手段结合起来,突出了集成技术的优势;但在实践中,必须采用各种技术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结果,提高技术水平。机械设备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生产质量和质量。在人工智能研究中,通过模拟人类智能,实现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智能化生产,是一个划时代的发展。在这些方面,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智能化的生产条件下,通过人工智能来获得对应的指令,并将它与信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整合,从而使工作指令顺畅有序地产生出来。同时指出,未来的智能制造将离不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实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战略

(一)在工业生产的运用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可以应用于食品加工,造纸印刷,以及金属冶炼,农药处理等领域。在流水生产线上引进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可以极大地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厂房周边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工作环境,利用数控技术取代一些危险工作,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上,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主要是人工操作,通过计算机在相关程序中输入有关产品生产的相关指令,然后通过自动控制进行各种生产和生产操作。需要指出的是,工作实现了自动化,并不意味着工作人员就完全自由了。工作人员的职责主要有:监督并向司机单元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实时监控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科学维护。

(二)进行设计的动态化

在常规运行方式下,农业机械装备在能量转换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造成了其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较大,与现代的节能环保观念不符。因此,在研究开发农业机械时,必须对其能耗进行全面分析,寻找减少能耗的有效途径,保证农业机械的高效运转。要想使其更高效,就需要将力学与力学相结合的思想引入到液压装置的设计和生产中去。比如,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在液压机上加装一台电子调节器,根据实际的要求,动态地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值和速度等参数,使得每一部分的效率都达到最大化,为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模拟技术的应用

由于其独特之处,如能将其与建模相结合,将有助于实现整个过程的智能管控,并为仿真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提供参考。此外,即使到了工作和管理的晚期,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可以在很多方面,比如综合调控、管理和实际操作,起到有序整合的作用。从生产角度来讲,切削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准确地预测出生产循环、能耗等参数。以仿真为依据,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仿真为手段,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最终形成符合项目开发特点的产品模型。此外,信息技术的普及,也为政府部门与制造业的进一步整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将原有的工作扩展开来,让每位员工在仿真及可视化线上,对产品的设计及制造有更深入的了解,为提升生产效率及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动向

(一)智能性

21世纪,智能技术已成为现代机械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在机电工程上,人们对智能化技术的研究日益重视。事实上,不可能创造出和人同样智能的机械,也不需要创造出和人同样智能的机械。但是,随着高性能、高速度的单片机技术的发展,这种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

(二)模块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模块化是一项庞大且难以实施的工程。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类型非常多,生产厂家也非常多,因此,研制一款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既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又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从电气产品的标准化和系列化所能给我们的利益出发,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是对制造标准的机电一体化单元的企业,还是对制造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企业,都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智能制造中以后,在制造业和其它先进技术的联合作用下,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质量。因此,在制造业中,应重视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与工艺,突出机电一体化的针对性与合理性,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尽可能地减少差错,为制造业带来更大的收益,保证了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本文首先介绍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概况,然后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智慧制造之关系,再给出实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战略,最后预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动向,希望本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单琴.基于机电一体化的智能制造实训系统设计[J].集成电路应用,2023,40(06):300-302.

[2]归媛琴.机电一体化在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中的运用[J].河北农机,2023(10):30-32.

[3]沈阳.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汽车,2023(10):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