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究竟是什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30
/ 2

中药炮制究竟是什么

刘晶晶

邛崃通康医院  四川成都   611530

中药炮制指的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以及中药材自身性质为适应临床或制剂的需求而对药材进行加工处理,因为中药必须经过炮制才能入药,但可能有很多人都不了解有关中药炮制的相关知识,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有关中药炮制的一些小知识。

一、中药炮制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净选加工。这是进行炮制的第一道工序,目的就是为了除去中药材中的杂质、虫蛀品等,具体工作包括:(1)挑选;(2)用筛或萝进行筛选;(3)用水选或风选的方法分离药材与杂质,不过中药材不同,所选方法有所不同,例如,乌梅、川贝母等中药材一般采用水选法,而车前子、紫苏子等中药材则应采用风选法。

第二,分离并去除非药用部位。这一步骤应根据药材的药性、炮制的目的来进行,现实中常采用挖、切、剪、揉搓、挤压、拌衣、火燎、剔除等方式。

第三,饮片切制。少数饮片可进行干切或鲜切,但大部分中药材都需经过软化处理才可进行切制,而且在切制过程中,药物的特性不同,切制的方法以及中药材最终的形状也有所不同,例如当归坚实且质地致密就应切薄片,而如陈皮等较薄的果皮类药材则应切丝。

第四,炒法。是中药材基本的炮制方法,常用清炒法,此法又因火候不同可分为三种,一是炒黄,二是炒焦,三是炒炭,例如,采用炒黄法的苍耳子的炮制应先取原药材,之后除去其中的杂质,并置于已预热的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待其炒至焦黄色后筛净,用时捣碎即可。

第五,烫法。即将中药材与河砂、蛤粉、滑石粉等的辅料共同加热的方法,例如,采用砂烫法的马钱子的炮制应先将砂置于热锅内,之后用武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时投入大小一致的马钱子并不断翻动,直至马钱子鼓起、内呈红褐色且外呈棕褐色时将其取出,然后筛出砂并放凉。

第六,炙法。即将干燥饮片加入一定量液体辅料拌炒以使液体辅料逐渐渗入中药材组织内部的方法,例如,采用酒炙法的大黄的炮制应先用定量黄酒喷淋拌匀并闷润,直至酒被吸收后再用文火加热炒干,待至大黄颜色加深时取出并晾凉。

第七,煅法。即将中药材间接或直接放在火上煅烧以使其质地松脆从而易于粉碎,此法主要适用于贝壳类药物及矿石类药物。

第八,蒸法。即将切制、净制后的中药材加或不加辅料后置于蒸制容器内隔水加热,可保存药效,如黄芩等;可改变药性,如地黄等;可方便切片,如人参等;可减少副作用,如大黄等。

第九,煮法。即在中药材中加入清水或规定的辅料并煮至中药材切开时内无白心为止,可增强疗效,如远志甘草煮等;可清洁药材,如豆腐煮珍珠等;可减少毒副作用,如硫磺、川乌等。

第十,煨法。即将中药材用草纸包裹几层后放于清水或面糊中浸湿,之后再埋于灰内或置于文火上直接烘烤,直至草纸或面糊表面焦黑为止,包裹草纸或面糊的目的是为了吸收中药材中的部分油质产从而降低药物的刺激性、增强中药材的疗效、减少副作用,如煨生姜、煨木香等。

第十一,制霜。即制备色泽一致的细粉的炮制方法的总称,方法包括:(1)升华制霜,如砒霜等;(2)渗析制霜,可制造新药、增强疗效,如西瓜霜等;(3)煎煮制霜,如鹿角霜等;(4)去油制霜,可消除副作用,如柏子仁等,可缓和药性、降低毒性,如巴豆等。

第十二,腌。即用生姜、食盐、明矾等物浸渍药材的方法,例如鲜附子用盐卤水腌制、鲜半夏用白矾和鲜生姜腌制,可起到解毒、防腐的作用。

第十三,淬。即在加热的药材中放入醋或其他药物所煎的浓汁中并使其充分吸收的方法,例如代赭石用醋淬、制甘石用药汁淬等,可起到该病药材性能、使被淬的药材易于粉碎的作用。

第十四,发芽。即将药材放于清水中适度浸泡并持续保持一定的温度及适度后发芽并晒干的方法,例如大麦芽便是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

第十五,发酵。即将净制或处理后的药材放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通过霉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材发泡、生衣的方法,可起到改变药性、增强药效、降低毒副作用的作用,例如发酵淡豆豉时,用紫苏、麻黄发酵的由于药性偏于辛温,所以多用于风寒感冒头痛之证。

二、中药炮制对中药理化性质的影响

第一,含甙类药物。由于甙难溶于醚和苯中,易溶于乙醇,所以这类药材的炮制辅料多用酒,可提高含甙类药物的溶解度而增强疗效;由于甙能溶于水中,所以这类药材在水制时应尽量少泡多润,以免如大黄、秦皮、甘草等含甙类的药材有效成分溶于水或发生水解而致使中药材药效受损。

第二,含树脂类药物。药材不同,所用炮制方法及产生的功效有所不同,例如,牵牛子炒后可起到缓和泻下去积的功效,没药、乳香炒或煮后可起到缓解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的功效。

第三,含油脂类药物。有的油脂因作用峻烈而有一定毒性,为防这类药材作用过猛导致患者出现呕吐等的副作用,建议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药材进行加工炮制,例如,千金子应去油制霜以降低毒性并使药力缓和,蓖麻子含有脂肪油,有消肿拔毒、泻下通滞的作用,但因其种子中含有毒蛋白,应炒熟使其变性以防人体中毒。

第四,含鞣质类药物。由于鞣质会与铁产生化学反应从而生成鞣铁盐,所以这类药材在炮制时应注意避免与铁接触;由于这类药材会溶于水和乙醇等极性较大的溶剂中,所以这类药材在水制时应尽量少泡多润,注意不可用热水泡洗。

第五,含有机酸类药物。由于低分子有机酸大多会溶于水,所以这类药材在水制时应尽量采用少泡多润的方法;由于有机酸对金属有一定的腐蚀性,所以这类药材在炮制时不可使用金属容器,以防容器腐蚀、药物变色变味。

第六,含蛋白质、氨基酸类药物。由于这类药材遇热会变性,所以如雷丸、天花粉、蜂皇浆等应生用;由于这类药材会溶于水,所以在炮制时不可将其长时间浸泡于水中;由于某些蛋白质是中药的有毒成分,所以应通过加热煮沸的方式来降低其毒性。

总之,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的一个特点,在临床实践中较为常见且常用,希望通过本文可以让大家了解有关中药炮制的知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理解炮制对中药性能功效的影响以及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