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建设管理与工程建设安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1
/ 2

浅析工程建设管理与工程建设安全

王振钢

370212197801232015 青岛海洋科技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设项目呈现快速增长、快速发展的态势。建设项目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带动产业良性发展。然而,根据实际情况,我国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且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严重影响了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阻碍了建设工程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和安全管理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具体的施工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安全质量,问题分析,管理要点

1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质量管理意识薄弱

建筑公司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很多施工单位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没有充分认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因此经常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各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措施存在一定差异。管理基础的较大差异会导致管理效率的差异,从而增加施工现场的管理难度。建设项目管理涉及多种,具体来说就是项目管理。在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施工质量控制的缺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对建筑材料、施工设备、施工人员和施工技术都有严格的要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实施施工质量管理,如建筑材料的质量和规格不符合施工标准要求,施工设备管理不够专业,施工水平不高等。总之,如果施工企业不重视安全管理,就会造成施工质量问题,不利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2安全管理不存在

首先,“危险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不存在的。高模板、深坑等“危险工程”未严格按照《风险较大子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执行。二是施工人员安全防护不到位,部分施工人员作业时未佩戴安全帽、手套、胶靴等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或高空作业时未系安全带。这增加了跌倒的风险。一些建筑工地有洞或开口,没有明显的警告标志,增加了人身伤害的可能性。三是施工现场堆放材料不合理,一些施工单位在工地随意堆放施工材料,不利于保护材料质量,也给施工现场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如危化品存放不规范造成的坠物、施工人员受伤、火灾等事故。第四,如果对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管理不到位,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可以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但如果忽略了这一环节的工作,很容易造成设备故障,进而造成安全事故。或因使用机械设备,因安全防护不够,可能造成施工人员触电或受伤。

2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研究

2.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1)施工企业需要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特点,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制度,充分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设计者必须根据工程的实际施工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管理人员应结合项目工程量,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人员安排。针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管理人员需要制定预定计划,查明原因,制定清晰详细的策略,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后,缺乏应对措施的情况。(2)前期准备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提前勘察项目现场的地质、地形等施工环境。工作人员还需要将各种数据作为编制施工质量控制计划的依据,以提高计划的可行性。同时,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预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防范预案,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严格控制损失。此外,在施工前,工作人员需要了解最新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收集各种基础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影响因素,避免后期资源的严重浪费。

2.2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施工材料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技术操作水平和整个施工的质量。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材料质量管理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特别是在材料采购阶段,采购人员应充分考虑施工实际情况和材料要求,选择施工材料。同时,采购人员要根据规范标准对材料的性能进行评价,选择符合本单位施工需要的施工材料。

2.3提高施工人员操作水平

施工人员的能力水平对施工质量和技术实施效率的影响很大。因此,为提高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应用的有效性,施工单位应从单位人员能力层面进行考察,针对施工人员在工程现场的工作问题采取措施了解施工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在充分解决员工自身问题的基础上,提高人员的工作能力,从而促进施工技术应用的优化。特别是,一方面,施工企业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技术操作培训,定期开展相关教育讲座,制定科学的定期培训计划,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施工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施工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从主观上鼓励施工人员提高业务技术能力,即以增加施工成本为由提高能力。员工士气投入工作,使整体建设得到有效加强。

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3.1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建筑物安全施工,监理单位需按照相关规定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职责。在现场施工中,为确保安全,要加强现场检查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应规范配备安全管理人员。项目专职安全人员必须实行派遣制,由企业总部直接派遣,直接管理。安全主管和安全人员必须有立即停工、处分的权利,并直接向上级报告。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配备合适的见证人。——“危难工程”等重点节点施工现场订单。同时,施工企业除严格落实三级教育要求外,实行“三个一”安全教育管理,即:每天早上上班前对工人进行不少于10分钟的安全教育,安排工人每周进行一次自查,每月安排职工进行一次自查,组织管理人员每天一次汇报安全责任履行情况。加强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危大工程”开工前,施工队要安排安全宣讲,观看相应类型的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实行实践教育、警示、经验相结合的模式,即每天早上班前对工人进行不少于10分钟的安全教育,每周安排工人进行一次自查,并安排管理人员汇报安全责任表现在每个月的第一天工作情况。此外,要定期开展安全质量主题培训活动,加强科学指导,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做到不出错。

3.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

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安全事故有五种,即高处坠落、物体撞击、机械伤害、触电、倒塌。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这5起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占施工的80%以上。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是避免上述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途径,主要措施如下:

一是加强“危工程”建设管理。全面落实生产安全风险和隐患双重防范制度,严格按照《高风险子项目安全管理规定》实施高模板、深基坑等“危险工程”,实行全面的隐患预警提示。语音提示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合同约定,及时支付相应的施工技术和安全防护措施费用以及“危险工程”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严禁无规划、无证、无验收建设“重大危险工程”。一经发现,将按规定从重处罚,并对责任人采取惩戒措施。

二是施工设备和防护设施标准化。起重机械安装、拆卸、维修一体化管理全面实施,安装、拆卸、顶升等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监理员必须到场监督。

三是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例如,施工现场管理可以使用施工现场可视化工具进行全面的实时监控。我国逐渐成熟的网络通信、网络视频、生物识别、信息比对和智能监控等技术可以为施工现场可视化提供更加系统的技术支持。

结语

总之,为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有效完成,施工企业必须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加强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施工现场涉及的内容和链接很多。管理者要注重细节,制定好管理方案,落实好各项职责,按要求开展工作。必须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意识和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只有不断改进管理方法,落实好各项工作,才能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光涛.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探讨[J].居舍,2019(11):144.

[2]杜文奇.如何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6):218-21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