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框架数据更新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1
/ 2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框架数据更新探究

刘玉建1  潘迎迎2

山东正元航空遥感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101 山东省经纬工程测绘勘察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本文从公共服务平台框架数据更新的主要作业方法及流程方面,对框架要素的更新进行优化建设,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相关的整改措施,也对后期相关数据的入库和成果的更新及利用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关键词: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框架数据、更新

1、引言

为推动建立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框架数据的长效更新机制,结合相关开展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框架数据更新的通知,开展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框架数据定期更新工作,及时在线发布。以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框架数据为基础,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建设。结合动态变化数据级更新技术、提出了一套系统化的数据更新方案,完成了地理信息框架和实体数据、电子地图等多源数据的快速更新需求,在数据生产模式和更新效率方面都有所突破,提高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的使用价值,持续提供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数据支撑。

2框架要素数据更新

2.1模型转换及数据融合

对于采用已有大比例尺数据的情况,对数据进行模型转换,以使数据符合框架数据标准,包括数据分层组织、要素的属性项以及要素的分类代码等内容。其中,依据规定的数据分层、数据层属性结构和要素分类代码对数据源进行模型转换,形成符合规定的数据模型。数据模型转换完成后,与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框架数据进行融合,以融合后的框架数据为数据源进行更新。

2.2内业判读采集

以正射影像数据为依据,基于融合后的框架要素数据,参考专题资料,进行内判采集更新要素的图形信息及属性信息。

2.3外业调查

对于专题资料无法获取的信息,外业对重要要素的属性进行调查,主要包括街道名称、水系名称等内容,其中城市街道名称(含新建道路)全数调查。实地调绘前对内业判绘的数据进行分析,做好内外业技术上的沟通,以保证地形图要素(包括图形要素和属性信息)表达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2.4内业编辑

以内判采集数据为基础,结合外业调查成果,对数据进行编辑、整理。

(1)根据外业调绘成果补充要素的属性值。

(2)依据规定按要素分类对要素实体以点、线、面以及注记方式进行图形编辑,赋相应的分类代码及必要的属性项值,并分层存放。

(3)消除定位错误、拓扑错误、图层错误、属性错误等。

(4)消除要素间相互矛盾、线条不平滑等不合理现象。

(5)对分块数据进行接边,各分块数据之间对同一要素进行接边,位置正确、形态合理、属性一致。

2.5房屋实体数据制作

经分析收集到的不动产登记自然幢数据成果,图形位置精度不能满足要求,与实地位置的偏差约2米左右,因此图形信息无法直接使用,但是数据具有“房屋层数”、“地址”、“楼号”、“权属”等属性信息,这些信息用于房屋实体数据属性信息的采集。

2.6院落实体数据制作

参照不动产登记数据等专题资料中的权属信息、地名地址数据中的名称、地址、分类等信息,结合数字正射影像数据中的围墙、内部道路等确定院落实体数据图形范围,内业采集封闭小区、学校、医院、政府机关、大型企业等实体的院落轮廓范围面及属性信息。

3主要技术问题及处理办法

经分析,原始数据的现势性较差,部分区域变化量达到80%以上,为了缩短时间,提高效率,区别于正常的“先内后外”的作业模式,采用内外业同时进行的方式,内业先将变化的数据删除并做好标识,外业利用内业整理好的线划图套合正射影像打印的图纸或平板电脑直接进行调绘,使内业矢量与外业定性能够同时进行,缩短了作业时间。

(1)房屋实体数据制作:经过对专题资料在现势性、信息可用性、精度等方面的综合考虑,确定以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房屋数据用作实体数据图形数据的更新主体,以不动产登记数据中包含的自然幢信息(房屋层数、地址、楼号等)作为房屋实体数据信息录入的更新主体,在信息核对及新增数据信息补录上,采用提取信息转为注记与图形数据套合打印的方式,使外业调绘时可直观核对信息的准确性,修改并补录信息有误及信息缺失的实体数据。

(2)院落实体数据制作:由于专题资料中没有院落实体的图形数据,我们采取以正射影像为基础,结合不动产登记数据包含的自然幢信息及外业地名地址调查过程中录入的名称、地址、分类等信息,制作院落实体数据,重点采集封闭小区、学校、医院、政府机关及大型企业等实体的院落轮廓范围面及属性信息的录入,对于存在无法确定范围或无法确定权属信息的院落,并且外业核实也难以确定的,不进行采集。

(3)交通数据的处理:在外业调绘的基础上,提取省公共服务平台框架数据中的等级路及有名称的道路中心线,完善存在多条道路共线的情况,并对共线处的道路中心线进行打断处理,保证道路中心线信息的准确性,对于外业调绘与原有数据信息冲突的,以外业调绘为准;桥梁名称信息的录入也是在外业调绘的基础上,提取省公共平台框架数据中的桥梁信息进行补充。

(4)外业核查过程中的问题处理:框架数据外业实地核时对路名以及新建楼房的楼层数、结构和门址进行了针对性调查。

4体会、经验与教训

(1)针对变化率比较大,更新的工作量也比较大,比如实体数据、道路名称、单位名称、坐落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和新增,为了工作的正确性、方便快捷,把项目划分区块,每个区块指定一个负责人,并加强内、外业的沟通,确保成果质量和生产进度。

(2)资料的前期分析整理很重要,模板的制作、作业方式细节上的调整、人员的分配等只有在对现有资料认真分析理解后方能制定出最合理高效的作业方案,避免了模板字段缺失、内外业工作重复或冲突等突发状况导致拖延工作进度,从而保证工作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孟垂文;葛佩佩;苏乐乐;宋芹;李慧;成胜伟.浅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框架数据更新的工作模式及新技术应用--以滨州为例.山东国土资源.2022,38(10).

[2]唐忠成;张丽;陶岚;韩剑姿.广州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更新体系研究.城市勘测.2022,04.

[3]蒋斯斯;万信.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要素更新探讨.江西车.2021,04.

[4]郑金长.无人机航测在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应用.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22,35(05).

[5]邹志平;周强;吴建红.利用航摄影像制作不动产统一登记基础数据中的1∶2000数字线划图.测绘标准化.2016,32(03).

[6]邹小香;段鹤鹏;李伟.浅谈DLG重点要素更新技术.江西测绘.20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