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及优势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及优势分析

汤明忠 李鹏 陈炜

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 孝感 432900

摘要:目的:研究在B超引导之下开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与优势。方法:纳入2020.5~2021.3期间收治的88例上肢手术患者,均接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按照操作方法不同分成常规组(44例,盲穿法),研究组(44例,B超引导下实施),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起效时间和药物用量。结果:研究组起效时间比常规组短,药物用量比常规组少,(P<0.05)。比较两组麻醉的效果,研究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为患者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时候,在B超的引导之下开展,可将麻醉的效果提升,麻醉起效的时间缩短,药物用量减少。

关键词: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效果

上肢臂丛神经阻滞术大多是用在骨折、神经吻合、血管,以及断指再植等,有着较长的耗时,且麻醉比较困难[1]。手术过程中对于预防患者出现血管痉挛的问题,还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常规的盲穿法开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有着比较困难的定位,较多的并发症,局部麻醉无法注射到最佳的位置,会影响到神经手术的阻滞效果。该种常规的盲穿法具有较低的成功率,在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还会损伤到患者的血管神经,甚至是造成局部麻醉药物中毒,以及全身麻木等严重的并发症,操作风险非常高。所以,还需为患者选择高效的麻醉方案,鉴于此,本次纳入88例上肢手术患者,研究B超引导下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20.5~2021.3期间收治的88例上肢手术患者,均接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按照操作方法不同分成常规组(44例),研究组(44例),对照组:年龄:25~77(46.72±4.25)岁,体重51~63(55.66±4.25)kg,男22例,女22例。研究组:年龄:25~76(46.75±4.22)岁,体重51~62(55.67±4.21)kg,男21例,女23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研究组:术中在B超下完成麻醉:引导患者保持仰卧位体位,将患侧颈部充分暴露,之后借助B超认真扫描臂丛神经,将最佳的穿刺入路确定,对皮肤充分消毒之后慢慢进针注入麻醉药物,对麻醉药物分布状况认真观察,等到药物处在浸润状态之后结束操作。

常规组:采用盲穿法:引导患者选择仰卧位,消毒需要穿刺的部位。之后用针头缓慢进针,需对进针方向加以控制,在前中斜角肌的肌间沟顶点的位置,向后横突的方向,然后再把事先备好的麻醉药物,缓慢地注入。

1.3观察指标

(1)麻醉效果:优:术中没有疼痛感而且肌肉较为松弛,有着清醒的意识,能够主动地配合手术。良:术中不存在疼痛感,肌肉即便未完全松弛,但是对手术操作基本无影响。差:应该辅以局麻药物,或应该改成全麻,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优率+良率=优良率。(2)统计起效时间及药物用量。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计量资料使用(±s)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来表示,行2检验;P<0.05则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研究组比常规组优,(P<0.05),见下表。

1麻醉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差异

优良率

常规组

44

12(27.27)

17(38.64)

15(34.09)

29(65.91)

研究组

44

18(40.91)

25(56.82)

1(2.27)

43(97.73)

2

-

-

-

-

14.972

P

-

-

-

-

<0.001

2.2两组起效时间及药物用量比较

研究组起效时间比常规组短,药物用量比常规组少,(P<0.05),见下表。

2起效时间及药物用量[±s]

组别

例数

起效时间(分钟)

药物用量(毫克)

常规组

44

11.46±0.23

20.15±0.21

研究组

44

7.13±0.33

13.35±0.16

t

71.404

170.852

P

<0.001

<0.001

3讨论

在骨科手术中,大多是应用臂丛阻滞麻醉的方式,尤其是上肢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有着极高的麻醉要求。通过盲探法予以穿刺,阻滞麻醉的成功率相对较低,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将血管神经受损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加,继而使患者遭受极大痛苦[2]

当前,在B超引导之下实施臂丛阻滞麻醉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3]。采用B超为接受上肢手术患者开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将穿刺位置定位精准提升,且对于穿刺的深度等等可以认真观察,进而能够防止由于盲探而引起误入血管与麻醉定位不合理等等问题,麻醉安全性性不仅较高,也会使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提升。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的起效时间短于常规组,药物用量少于常规组,(P<0.05)。两组麻醉效果比较,研究组比常规组优,(P<0.05)。由此可以说明:借助B超为实施上肢手术的患者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以显著提升麻醉的效果,缩短药物的起效时间,延长镇痛维持的时间,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并且相比于盲探法,应用B超技术引导臂丛神经阻滞,展开麻醉操作,可确保穿刺的精确性,避免将组织损伤,以提高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进而在较大的程度上,防止由于反复的穿刺,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并能将患者于麻醉期间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风险降低,把麻醉的效果与安全性增强。所以,在临床麻醉当中,可将B超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作为上肢手术一种首选的麻醉方式。

综上:为患者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时在B超引导下实施,将麻醉效果提升,麻醉起效的时间缩短,药物用量减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国华.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21(14):260.

[2]叶文娟.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及优势分析[J].科学养生,2021,24(2):174.

[3]张庆宇.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J].大健康,2020(36):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