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配网低电压现象及治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4
/ 2

农村配网低电压现象及治理对策

黄日深

防城港市防城区 广西省 53802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脱盆攻坚。那么为了巩固这一成绩,还在做更多努力,农村地区供电设施的完善刻不容缓。农村台区电网低电压是干扰电网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对于城区而言,农村台区配电网配置更加薄弱,无功补偿装置较少,供电半径较长,低电压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用电高峰期,用户端电压无法达到配电台区国标电压允许值。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合理制定对应的治理策略、多种措施同时进行会更加准确有效,以充分保证农村台区配电网低电压治理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农村配网;低电压现象;治理对策

引言

配电网经过智能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能源互联网等重点建设,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2021年,我国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新任务,但是受设备老化、资金投入、地形复杂、施工困难、运维力量薄弱等因素制约,乡村配电网升级改造面对挑战。面对日益增长的乡村多元化、个性化用能需求和不断上升的供电可靠性需求,需要在维护用户财产安全和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在关键指标、工程造价、同期线损、社会效益和环境质量等多维度确定合理的最优解。

1配电网工程建设中存在问题分析

1.1不能根据农村地区电网运行条件有效落实差异化设计建设要求

由于农村配电网覆盖范围广,运行环境复杂,部分农村配电网建设在雷害区、覆冰严重区、洪涝区,受雷害、覆冰灾害、洪涝灾害等影响较严重,受历史原因和客观因素影响,部分电网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未能针对雷害区、覆冰严重区、洪涝灾害区提出差异化的设计建设要求,导致项目建成后,不能有效避免灾害故障发生,给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带来安全影响。

1.2管理线损

管理线损成因繁杂,是线损实际值与理论值之差。当前,部分电网企业中仍然采用人工方式对用户端抄表,无法避免会存在人为失误,电表误抄漏抄、实际产出与供给售电量抄表不同步等。同时,由于电网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度有待优化,急需出台相关线损管理标准、电表管理标准等。由于偷电盗电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相关电力设备有很多计量装置计数存在误差等造成的线损都不易计算,也无法预测,更无规律可言。因此,统一将以上无法测量的损耗称为管理线损。

1.3施工单位人员资质未满足要求

配电网工程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在配电网工程实施过程中,经常需要高空作业人员、起重人员、电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项目投资小,比较分散,施工单位人员流动性较大,施工单位对人员资质不是很重视,对于各类安全隐患问题没有预见性能力。导致在进行配电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因资质不满足要求,容易造成施工作业中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2配电网工程建设实践

2.1采取差异化建设标准

对受雷害影响较大线路,因雷害造成跳闸次数较多,在建设过程中,进行防雷设计,增加防雷绝缘子使用,和线路防雷避雷器使用,减少改造后架空绝缘线路受雷击断线故障发生,对重要负荷线路采取新建线路廊道方案,避开雷害区,减少雷害对农村配电网运行影响。对受覆冰影响线路,采取减小耐张段距离,减小档距,合理设置拉线,部分地区杆塔采用高一级电压等级铁塔建设,采用抗拉强度大导线,减少因覆冰造成倒杆断线事故发生,提高线路抗冰能力,对新建线路,尽可能避开覆冰严重区,有效减少覆冰影响。对受洪涝影响线路,将电杆移到洪涝影响区以外进行改造,对不具备条件下采取加固基础,建防撞台等措施,减少洪涝灾害对线路运行影响,对新建线路全部避开洪涝区,减少洪涝灾害影响。对受速生树木影响线路,在新建线路廊道时,全部避开速生树木集中区,选择矮小灌木丛进行穿越,减少线路运行后对线下廊道影响运行安全速生树木砍伐工作量,对为方便运维沿道路架设电杆受绿化树木影响情况,采用轻型重力杆,适当加大电杆高度等措施,减少线路受绿化树木影响,确保配电网建成后安全运行。对远离负荷中心,受低电压影响重要客户,在配电网建设时,采取架设单杆变压器对其进行供电,对客户受低电压影响不大,通过对原台区迁址、线路改造、新装线路调压器措施能解决的低电压客户,优先进行原台区迁址、线路改造、新装线路调压器对客户进线线路进行改造,快速解决客户低电压问题,确保线路供电质量要求。

2.2增设台区

在原有配电网区域增加新台区,可以大大减少原有区域的供电面积,并且可以控制这些区域内低压线路的运行性能。在保持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输电线路阻抗ZL,会降低其与负载阻抗ZD的相对比率,并增加受端电压VR。因此,选择增加台区可以改变电力系统的供电结构,从根源上提高电力系统高负荷端的电压值,改善各区电压不稳定的状况。但是,在现阶段的电网基建中,增设台区必须要通过设计、审核、验收、预算等几个环节,前期工作准备时间长,预计投资金额过大,考虑到一个地区的土地、线路等实际问题,实施难度较大。实际中应该全面考虑本地区真实状况,合理进行台区建设。

2.3搭建线损的工作体系

为强化线损的管理、充分落实线损管理规范化,应从优化管理制度、建立管理团队两方面入手。工作团队建设方面,电网部门的主要领导应担任组长,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抓住重点、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寻找新的机遇。建立奖惩机制,提高员工积极性。将员工的奖金与员工日常考核进行挂钩,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可以申请加分。在激励机制下,将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助力于线路损耗的统计、分析和管理。同一件工作,设置主要、次要负责人,通过进行双重角色定位,以防突然有一方因事请假而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优化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各岗位的作业标准,包括线损损失标准、线损管理标准和电表管理标准等。

2.4强化对施工单位人员安全培训

配电网工程由于技术性强特点,在施工过程中需常态化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通过现场观摩、课程讲解、实践模拟等形式对施工现场安全知识进行学习,对施工过程中保证安全的技术工艺要求进行掌握,不断提升安全技能。对安全事故发生案例进行分析,针对事故形成原因,结合配电网建设工作实际,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不断提升安全思想意识。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要求进行学习,严格按照管理要求推进配电网工程建设进度,不断提高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断纠正习惯性违章行为,不断增强安全管理能力。

2.5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抽查、检查

严格落实由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自查、监理单位旁站监督检查、项目管理部门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检查、公司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检查四级安全管理检查制度。公司领导综合安全抽查检查相结合的安全管理体系,对施工作业现场工作票、安全措施、安全施工方案等安全要求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现场不安全形为,制止违章指挥,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问题及时下达停工整顿,确保现场安全推进。

3结语

当前,农村配电网建设还存在许多短板,只有在实际中不断探索分析,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在实践中检验、完善农村配电网建设方案,才能使农村配电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更好地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明,王松峰.中压配电系统的电能质量治理研究[J].电气技术,2020,21(9):103-107.

[2]杨美辉,周念成,王强钢,等.基于分布式协同的双极直流微电网不平衡电压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21,36(3):634-645.

[3]范瑞祥,邓才波,赵若澜,等.基于多指标决策的台区不平衡治理措施优选方法[J].电气技术,2021,22(11):12-19.

[4]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12325—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5]唐爱红,翟晓辉,卢智键,等.一种适用于配电网的新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拓扑[J].电工技术学报,2021,36(16):3400-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