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计算机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2
/ 2

浅谈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计算机教学

刘世杰

622301198004010019

摘要:计算机应用是研究计算机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理论、方法、技术和系统等,是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边缘学科 ,是计算机学科的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是对在社会活动中的如何参与和实施给予方针指导的活动。

关键词:课程设置;灵活教学;情感教学;个性发展

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是教改的重点和核心任务,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现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专业技术实用型人才的根本保障。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多层次的职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学生计算机素养的培育现状

(一)学生计算机意识较为薄弱

由于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高,在计算机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学习心态不好。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只是通过教师传授这一途径接受知识,缺乏应有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因此,很多进入学校的学生抱着一种学习一技之长的心态,并且将其作为将来谋生的手段,这样的想法很难在学习上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而且功利性太强不利于提升其他能力,他们认为计算机素养的高低与否与将来的职业并没有关系。这些片面的认识和想法导致学生计算机学习兴趣降低,且缺乏一定的主动性。

(二)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有待提升

即使学生拥有一定的计算机能力,但是他们大多用来进行网络聊天、购物或者玩游戏等,很少有人充分运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进行学习。即便有,也只是在任务的驱使下机械地去完成,并没有浏览各种学习网站和平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甚至还有一些学生不懂如何检索和加工信息,利用计算机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

二、计算机课程设置

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现实是我们设计课程的主要依据,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技能我们就开什么样的课程。作为现代就职人员除了专业技术能外还应具有与本专业通用的基础知识,如安全、法律、质量、信息、职业道德、外语等等。另外实践显示,人的品格与教养相关,缺乏教养,职业道德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因而学校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开设多种潜能性的、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基础素质的课程,如礼仪、书法、美术、文艺、演讲等等。总之,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较宽厚的基础素质,以利于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三、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

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程内容的讲解局限在了课堂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对学生的就业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要改变现状,就必须要加强对他们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求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本专业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学会边讲边练的方式,将课本中的理性知识转变成学生的感性知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例如,在讲到计算机的组装和维修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只有引领学生到专业的教室去上课,让学生亲自进行动手实践操作,才能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结构以及功能在头脑中产生较为深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改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在学生的能力训练方面,教学的思路首先是要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在学生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再展开实践性的练习和训练,走的是理论——实践——理论的路子,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学校必须重视起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但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走实践——理论——实践的新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动手实践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位置,加强对学生的实践锻炼,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要让他们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听教师的理论课程,从理论课程中找到解答问题的思路,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设计必须要充分关注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锻炼,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培养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且能够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加强对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是创新类的人才。

(四)根据学生特征,实施情感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青少年时期,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职业中学的学生大多在初中阶段无论是行为还是成绩都属于学校和班级的后进生,长期受到家长和教师的训斥和指责,相比于同龄青少年会有一定的逆反情绪,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都带有一种自卑感。他们更渴望被关注,更渴望成功,在课堂上常有“示威”、“暗斗”、“唱反调”甚至随心所欲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目的往往是要引起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关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充分挖掘非智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正面诱导,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满足。教学中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轻松的气氛,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五)个性发展与协作学习相结合

计算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每一位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与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同时,为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可以对同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协作完成任务。例如,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建设班级网站,学生练习即时交流,并通过学习和互相评价受到启发,进而完成自己的研究。这样把个性化发展和协作学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突出共性、发展个性,相辅相成,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六)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精练习题来强化基础。抓好习题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巩固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技能。老师也可以通过习题检查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了授课内容,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知识。根据每个章节的内容,精选练习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每个章节的主要概念、结构和学习方法。想要充分地发挥习题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及时地指出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对个别的问题进行单独辅导、对优秀的作业要给予及时表扬。因为该专业课程在理论和技术上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探索性以及前沿性,属于一种不断变化发展的科学,所以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写一些小论文或者是总结报告,让学生及时了解该课程的最新发展动态,提高他们的兴趣,夺实他们在这门课程上的基础。

四、结束语

总之,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是教改的重点和核心任务,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现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专业技术实用型人才的根本保障。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多层次的职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海东《基础教育参考》.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2006,8。

[2]王云飞《世界教育信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2008,8。

[3]王金霞《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第二版).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6。

[4]程庆梅刘天华《计算机网络实训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