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09
/ 2

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研究

张严巍

作者身份证号:41070319920716901X

摘要信仰是人生灯塔,照亮奋进道路。高校大学生作为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培育至关重要。本文从高校大学生信仰生成这一视角出发,重点阐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相关核心概念和理论,在问卷调查和访谈基础上,分析当下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并就此提出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路径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类信仰史上最伟大的信仰之一,它满足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需求,并展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1]。在新时代多元化价值观和信仰多样的背景下,加强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做好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工作,对于“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基本概念

(一)信仰

“信”是理性的,是人的内心对真实、确定性的实践活动的内在逻辑认同;“仰”是感性的,是内心对逻辑认同的活动的产生的情感认同。所以,信仰是“一种高级的精神现象,它既有心里的因素,也与高层次的认识直接相关,更与人的行动相联系。”即,作为个体,人们可以超越现实和自我,追求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价值。本篇论文中所涉及的信仰指的是高校大学生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信仰和敬仰,并将其作为精神动力和行为准则。

(二)生成

在哲学上,生成的是个体在特定空间中的生长、变化和演变,以及形成过程。这包括新事物的创新、创造和形成,以及现有事物的生长、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整个过程。从生成论的观点来看,尤其是从它的本质特点来看,生成是个体人类世界和物质世界的最根本的规定性。个体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个体自身存在以及特定文化存在的生成的根本原因,整个过程是动态的、波动的,并具有不同的层次。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是生成的深层规律,而其所处的时空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生成状态。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

根据上述的信仰和产生的概念界定,信仰生成是指在人类的世界和物质世界的主体,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规则下,在实践活动和事物相互交互的影响下,产生、成长和发展出超越现实、超越自我的,并旨在实现人生最终价值追求的动态演进过程。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则是指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客观内容的一种确信无疑的精神状态,体现在对其真理性、理想目标、政治载体、现实阶段和阶级立场的追寻和信服。

二、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的问题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知有待深入

科学信仰的建立需要充分学习基本理论并正确认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以指导实践。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热情不够高涨,理论认识不够深入。尤其是对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学习不够深入、认识不够深刻、准确和全面。因此,他们难以获得“真知”,很难从内心深处感受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也难以完全地“信服”,同样也难以很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实践。

(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程度有待加强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部分大学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表示“非常感兴趣”,近一半的高校大学生认为马马克思主义对个人未来发展“非常有帮助”。这表明,当前高校大学生更多是基于国家治理层面给予马克思主义信仰一定情感认同,缺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给予其个人价值的情感认同,因而难以真正领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意义。

(三)对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践行不足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信仰是主体做出行为选择的最高价值标准,也是主体开展实践活动的价值指引。[3]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否“真信”,最终还要看其在实践中是否能够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验证“真信”和“真行”。调查数据显示,关于是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46%的大学生表示“会运用”,35%的生长高校大学生表示“不完全会”,19%的则表示“不会”;由此暴露出,高校大学生在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方面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教育引导高校大学生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切实防止“两张皮”。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路径

(一)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作用,把信仰教育作为核心内容

兴趣爱好是青少年学习最好的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以充分调动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与热情。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围绕社会热点问题、人们共同遇到的难题以及与人们情感相关的敏感点和共鸣点展开,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提高教学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解决他们在思想上的困惑和烦恼,帮助他们消除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障碍。此外,通过启发学生进行研究和探讨问题,也可以反映学校坚持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理念。同时,通过团队合作的教学模式,引导每个学生对他们关心的实际问题展开研究和探索。在互动和协作的过程中,让每个大学生相互学习和共同发展,从中发现马克思主义的魅力。这样,每个大学生就能够在发现真理的过程中感悟到马克思主义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动性。

(二)优化信仰教育环境,营造浓厚信仰教育氛围

正如有学者指出,“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生长高校大学生信仰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影响着生长高校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和行为选择。”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中,高校大学生可以不断完善自己,充分发展自己,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其他综合素质。一方面,可以通过扩大校园广播站、社团活动、校园宣传栏等渠道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这个新媒介的作用,开设一些“红色网站”,通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其中。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文化渗透和社会主义信仰教育,全面宣传马克思主义。此外,还可以定期举办讲座、报告会等,让高校大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深刻体验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魅力,从而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力量,坚定他们内心的信仰。

(三)激发主观能动性,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学习自觉性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源泉和动力,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让高校大学生充分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以及对个人生活发展的引导作用,才能激发高校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他们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相信”转变为“坚信”。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认识到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学分和完成任务,而更是一种内心的信仰和追求。其次,需要在课余时间充分静下心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著作。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仅停留于思政课堂内,仅仅为了应付考试,很少有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深入钻研。只有通过仔细阅读马克思主义相关经典著作,才能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它们,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信仰和追求。最后,通过系统学习,真正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实践,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自信。此外,要在逐步形成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提升为内心的情感认同,只有内化于心,才能渗透到思想中,让高校大学生正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_滚动新闻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

[2]百度百科:人民日报有的放矢: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观点--人民网 (people.com.cn).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学术概念中的信仰概念[J].教学与研究,2007(08):23

姓名:张严巍(1992.07.);性别:男,民族:汉 籍贯:河南汝南,学历:本科,毕业于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研究方向:政治工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