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如何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中国共产党如何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张玉龙

中共长丰县委党校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中国式现代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展开的本文着重从党的百年历史中阐述中国共产党如何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走出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根本政治条件

2020年10月,总书记到广东考察,在孙中山《建国方略》相关规划图前驻足凝视。1919年,孙中山先生绘就了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修建16万公里的铁路,160万公里的公路,建设3个世界级大港建设三峡大坝……但这些在当时看来,梦想的实现似乎遥不可及。

如今,孙中山先生描绘的这个蓝图在神州大地上逐渐化为现实,我们高铁里程领先世界,公路纵横遍布城乡,世界大港十之有七“天和”驻太空、“祝融”火星探秘,还有大飞机、航母、天眼、北斗……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已远远超过了孙中山先生当初的设想。彼时彼刻,谁能想到,一个积贫积弱、饱受欺凌的中国,能在一百多年里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现代化史上的奇迹?总书记感慨地说:“只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

早在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描述取得政权以后的现代化目标:“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下,……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准备通过工业化开启现代化。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才真正进入到可以自己主导现代化道路的历史。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作出判断我们已经取得使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地向着现代化发展的可能性现代化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但是,面对一穷二白的家底和帝国主义的重重封锁,我们的工业基础太落后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研讨班提到一代人的记忆,他说:“当时,我国一穷二白,连日用的煤油、火柴、铁钉都称为洋油、洋火、洋钉”。工业化的差距表明我们与现代化的巨大鸿沟毛泽东当年也不禁感慨地讲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会议上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四个现代化”目标。从此,“四个现代化”目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奋斗。“四个现代化”的提法一直延续至今,但内容已经变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

1975年,我们规划了一个“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在1980年以前,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回过头看,这个“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应该说当时是初步完成、初步实现了,但是第二步目标提得有点高,并未能实现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1978年10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出访日本参观了日本多家大型企业,当他了解到这里的劳动生产率比当时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高几十倍,感触很深,他说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日本高度现代化的冲击力,使邓小平深刻意识到中国与现代化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中国必须要迎头赶上,赶上世界的脚步、赶上时代的脚步、赶上现代化的脚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首次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中国式的现代化”与我们现在讲到“中国式现代化”虽只差一个字,但意思是不一样的。1979年10月,在全国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上,邓小平谈道,当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小平同志讲的“中国式的现代化”,着重是从物质技术水平角度讲的,主要考虑到我们庞大的人口数量,强调我国的现代化在人均收入和个人生活水平上不能与西方国家盲目攀比,在现代化建设上不能急躁冒进。

“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什么样的现代化?1979年12月,小平同志在接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后来他又用“小康社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来取代“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并把实现“小康社会”作为我们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阶段性目标。

后来我们又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三步走”发展战略时间跨度70年,从1980年到21世纪中叶,第一步、第二步我们先后都实现了,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总体小康,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先后提出“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或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四、新时代十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长征”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两步走战略安排这个战略安排,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比原先提前了15年,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概念。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之际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会上从五个方面概括了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具有中国特色,为新理论的提出作了概念准备。

在建党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明确提出“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判断,把“中国式现代化”提高到人类文明形态的高度来认识。后来强调我们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从2020年10月为新理论提出作概念准备,到党的二十大的理论构建,再到研讨班上不断丰富发展,前后不到两年半时间。

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过程中,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200多年前,拿破仑把沉沦的中国比喻为沉睡的雄狮,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2014年春天,习近平在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时引用了拿破仑的说法,进一步指出“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穿越历史、现实和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话语更加自信豪迈:“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为如何唤醒‘睡狮’、实现民族复兴这个重大历史课题所给出的答案”。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邮编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水湖镇长丰县委党校 张玉龙 138560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