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公交满载率分析-以广州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3

常规公交满载率分析-以广州为例

蒋塬锐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30

摘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对策,但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常规公交客流大幅下降。以广州为例,基于公交客流调查数据,分析常规公交满载率,针对常规公交满载率普遍偏低的困境,提出提高公交服务水平,优化公交运力资源,探索新型公交运营模式等建议。

关键词: 满载率;常规公交;公交客流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的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承担了大量公共交通出行客流,常规公交的客流量持续下降,公交资源利用率较低。满载率常作为常规公交运营评价的重要指标[1-4]。过利超等[5]针对不同满载率分布特征,提出公交线路优化策略。杨薇等[6]通过对满载率指标的层级划分,明确了满载率与乘客舒适度的对应关系。本文基于广州常规公交客流抽样调查数据,利用满载率指标分析公交客流情况,为常规公交发展提出建议。

1 公交满载率定义

根据《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GB5655-1999)》所提出的公交满载率概念,公交满载率(load factor)被定义为公共交通工具实际载客量与额定载客量之比[7],而额定载客量为公交车辆的座位数与站位数之和[8]

满载率主要是对某断面或两个公交站间的客流在不发生变化情况下的车辆短时状态的描述﹐是用于描述公交车辆的拥挤度﹑舒适度及使用效率的指标。为从多个角度分析满载率,将其分为车辆、线路、道路断面三个方面:

车辆满载率为公交车厢内实际乘客人数与车型定员人数之比,是衡量公交车利用程度的指标。线路满载率为同一线路和运行方向公交车厢内实际乘客人数与车型定员人数之比,是公交线路的公交运力利用程度的指标。断面满载率为同一断面和方向公交车厢内实际乘客人数与车型定员人数之比,是衡量断面公交车利用程度的指标。

2 广州市常规公交发展情况

2.1 保有量和线路数量

2020年全市拥有公交车15446辆,同比增长11.1%,公交线路1321条,中心六区运营线路共864条[9],2011年~2020年常规公交数量稳定增长,年均增长率为3.19%。2020年,全市共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68条,新开和优化夜班线12条,延长夜班线服务时间16条。

2.2 客运量

常规公交运量自2013 年起出现了持续下滑趋势。2019 年广州市常规公交客运量达611 万人次/日,较2015 年下降14%;受疫情影响,2020年广州常规公交日均客运量372 万人次,同比下降39.1%,北京常规公交客运量同比下降42.1%,上海同比下降34.7%,深圳同比下降33.9%。

北上广深常规公交日均客运量变化

3 广州市公交满载率调查

3.1调查方法及点位

公交客流调查基于下表所示的公交车长与最大载客量的关系,从而可以通过观测公交车长,判断公交车的最大载客量。

公交车长与最大载客量对应关系

公交车长(m)

8

10

12

最大载客量(人)

54

67

77

调查范围为广州中心五区和外围区(黄埔区、番禺区),主要调查方式为工作日晚高峰在公交站观测进站车辆,估算公交最大载客量和进站时的载客量,从而得出公交车的满载率。

综合考虑行政区域、地铁线路、公交客流通道情况,在7个行政区共选取18个对公交站,公交站所在路段和行政区情况如下表所示。

调查公交站点一览表

序号

行政区

道路

公交站

公交行驶方向

线路数

1

越秀区

东风东路

东风东路(陵园西路口)

东向西

16

2

西向东

21

3

环市东路

白云宾馆

东向西

25

4

花园酒店(天桥东侧)

西向东

28

5

中山五路

财厅

东向西

9

6

中山五路

西向东

10

7

天河区

天河北路

时代广场

东向西

14

8

西向东

14

9

广州大道北

白云区医院

北向南

19

10

南向北

26

11

黄埔大道

华侨医院(潭村)

东向西

28

12

西向东

25

13

海珠区

昌岗中路

橡胶新村

东向西

16

14

西向东

13

15

新港中路

珠影(地铁客村站)

东向西

22

16

西向东

24

17

荔湾区

花地大道北

花地大道北(花地湾)

北向南

15

18

南向北

8

19

鹤洞路

白鹤洞

北向南

19

20

南向北

21

21

东风西路

和平新村

东向西

25

22

西向东

25

23

康王南路

康王南路

北向南

15

24

南向北

15

25

白云区

机场路

机场路岗贝路口(省二医民航院区)(天桥南侧)

北向南

26

26

南向北

20

27

西槎路

横滘

北向南

16

28

南向北

18

29

黄埔区

科学大道

科学大道中

东向西

11

30

西向东

11

31

开创大道

地铁苏元站(暹岗圣贤)

东向西

9

32

西向东

10

33

番禺区

番禺大道北

龙美村

北向南

8

34

南向北

8

35

光明北路

鸣翠苑

北向南

10

36

南向北

9

3.2 满载率分析

在中心五区选取14对公交站点、在外围区选取4对公交站点,共计18对公交站点作为公交满载率调查点位,调查在工作日(非周一和周五)晚高峰进行,共获取996辆公交车(558条线路)满载率数据。

中心五区14对公交站共获取909辆公交车(497条线路)的满载率数据,外围区4对公交站共获取87辆公交车(61条线路)的满载率数据。

公交车满载率分布示意图

从车辆满载率来看,公交车满载率偏低,全市公交客流量面临较大下降压力,中心五区平均车辆满载率(25.2%)优于外围区(21.2%),中心五区和外围区均有超过70%的公交车满载率低于30%,绝大多数公交车满载率较低,总体来看,公交车运力资源利用率较低。不同车辆的满载率差异较大,中心五区和外围区满载率极差均超过70%,中心五区公交车满载率标准差为0.1873,外围区为0.1849,外围区略优于中心五区,但总体来看两者的标准差都较大,不同车辆乘坐体验差异较大,公交车辆运营调度有待优化。

公交线路满载率分布示意图

从线路满载率来看,公交线路满载率偏低,全市公交客流量面临较大下降压力,中心五区平均线路满载率(25.2%)优于外围区(21.7%),中心五区和外围区均有超过70%的公交线路的满载率低于30%,绝大多数公交线路满载率较低,总体来看,公交车运力资源利用率较低。不同公交线路的满载率差异较大,中心五区公交线路满载率极差超过80%,外围区公交线路满载率极差超过65%,中心五区公交线路满载率标准差为0.1723,外围区为0.1727,两者基本一致,但总体来看两者的标准差都较大,不同公交线路乘坐体验差异较大,公交线路运力配置有待优化。

断面公交满载率分布示意图

从断面满载率来看,公交断面满载率均在50%以下,其中超过60%的断面公交满载率在30%以下,中心五区和外围区的断面公交满载率均不高。中心五区和外围区断面公交满载率分布较为相似,两者的断面公交满载率标准差均接近0.10,不同断面公交满载率差距不大。总体来讲,中心五区和外围区的断面公交满载率均偏低。

4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1)公交车辆满载率普遍偏低

调查获取了996辆公交车满载率数据,71%的公交车的满载率低于30%,88%的公交车的满载率低于50%;分区域来看,中心五区70.4%的公交车满载率低于30%,外围区74.7%的公交车满载率低于30%,公交车满载率普遍偏低。

(2)公交线路满载率普遍偏低,不同公交线路的满载率差异较大

调查获取了558条公交线路满载率数据,71%的公交车满载率低于30%,90%的公交车的满载率低于50%;分区域来看,中心五区70.4%的公交车满载率低于30%,外围区77.1%的公交车满载率低于30%,公交线路满载率普遍偏低。中心五区公交线路满载率极差超过80%,外围区公交线路满载率极差超过65%,不同公交线路的满载率的差距也过大,公交线路运力配置有待优化。

(3)断面公交满载率普遍偏低,部分路段上不同方向的断面满载率差异较大

调查获取了36个方向断面满载率数据,中心五区和外围区均有超过60%的断面公交满载率低于30%,公交客流需求显著低于公交运力供给,公交资源利用率不高。部分路段上不同方向的断面满载率差异较大,15%的路段其不同方向的断面公交满载率的差异较大(差额大于20%),公交资源分配不均衡。

4.2建议

1、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增加公交吸引力

(1)推动公交优惠换乘。公交优惠换乘既可以降低市民出行成本,又能吸引更多市民乘坐公交,在有效缓解市区道路交通拥堵的同时,实现了低碳出行。

(2)完善多种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衔接

将公共交通的多种方式串联在一个系统中,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顺畅换乘和无缝衔接。比如,优化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换乘,通过公交站点增设、迁移,实现公交与地铁站站融合。部分公交站台设立共享单车停车位,将公交车与共享单车无缝衔接,方便市民出行。

2、优化公交线路和车型,均衡公交线路和公交车客流负荷

(1)强化公交微循环和接驳功能,打造更合理的公交服务网络体系 。针对城市空间扩展要求和市民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开行微循环线路,加强与轨道交通、公交干线接驳换乘,以枢纽为核心,组织分层次公交网络,提升市民出行体验,保障线网运行效率。

(2)持续开展公交线路优化,合理配置公交资源。要对公交线网进行动态化、常态化优化,梳理出公交线网薄弱和过密区域,基于客流预测及影响分析,合理调整公交与公交之间、公交与轨道之间重复的公交线路,通过整合运力资源,提高公交的运营效率。

(3)线路根据公交客流水平灵活选用车型,及时调整运力的投入,充分利用公交运力资源。可通过公交刷卡数据、视频监控及日常现场管理,精准收集客流动态数据,完善同线路大、中、小车型的混合配置,让公交线路上的配车调度更加灵活,提高公交资源利用率。

3、探索新型公交运营模式,盘活富余公交运力资源

可利用富余的公交运力资源,探索新型公交运营模式。可拓展定制租包车、定制专线服务模式,开行服务夜间经济的公交线路、、服务中小学的家校定制专线、满足企事业单位出行的定制通勤专线等具有针对性、精准性和灵活性的特色公交服务,盘活富余的公交运力资源。

参考文献

[1]马娜. 城市常规公交服务品质分析与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2]陈柳. 常规公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及对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

[3]席姣姣. 常规公交服务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

[4]安冬冬.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常规公交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5]过利超,侯佳,李旭等. 融合多源数据的常规公交线网综合评价研究[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绿色·智慧·融合——2021/2022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2:308-317.DOI:10.26914/c.cnkihy.2022.059104.

[6]杨薇,谭英嘉,葛宏伟.公交线路规划与服务评价中满载率指标的应用研究[J].公路,2014,59(03):112-116.

[7]GB 5655—1999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S].

[8]GB/ T12428—2005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S].

[9]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2020广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R].广州: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