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技术的应用价值与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水稻生产技术的应用价值与实践研究

张悦新

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庆丰分公司 黑龙江 虎林 158421

摘要: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各种农业技术措施的应用和实施具有突出的价值。农业技术措施的有效应用,对提高水稻种植、管理和生产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应引起足够重视。据此,阐述了水稻生产技术措施的应用背景和应用价值,重点分析了水稻生产技术措施的应用方法和思路,并提出了相关操作建议。

关键词:水稻;生产技术;应用价值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在生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为进一步保障水稻生产,确保水稻种植稳产增收,有必要在保障有力的指导思想下开展水稻生产技术科学研究,现代农业科技的生产技术路线,确立水稻科学种植、有序生产的正确方向。要努力提高水稻生产各技术环节的管理水平,切实提高水稻生产的科学化水平,为稳产增收的总体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水稻生产技术措施的应用背景及价值

从水稻生产的全流程入手,对水稻生产技术措施的应用需求进行探寻,利于人们更好地发掘技术应用途径,提出解决方案。同时,指明技术措施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价值,也是推动相关举措落地的重要先决条件。水稻生产是一个依托于季节、气候、时令与区域特性的技术工种,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十分突出。在水稻生产的一体化过程中,加强对生产技术措施的有效探讨,选择适宜的农业技术加以保障,不仅对稳产增收具有推进作用,同时也可以降低生产、种植与管理的成本消耗,实现较大的生产效益。

从广大水稻种植户的角度来说,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对种植、栽培流程进行有效约束和保障,能够提升生产效率,确保水稻生产平稳有效推进;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来说,现代农业技术的落地实施也是基本态势,尤其在提升水稻单位生产效益方面具有显著价值。为此,结合水稻生产区域性特点和要求,制定农业技术的应用方案,对稳产增收,提质增效具备多重意义。例如,通过良好的前期选种育苗工作,可以达到精选良种壮苗的目标,确保水稻幼苗培育和移栽工作顺利推进,以实现秧好半年稻的良好效果。此外,精选良种壮苗也可以提升水稻抵抗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2水稻生产技术措施的应用途径和建议

依托稳产增收,保障有力的基本原则,推动水稻生产技术措施的落地实施,要突出工作重点,提升技术措施的执行力度,确保水稻生产取得突出进展,实现最大综合效益。

2.1细化选种与播种技术,夯实水稻生长基础

在水稻生产过程中,不同阶段技术措施的应用需求和途径截然不同,要针对性处理,细化栽培、种植与管理技术举措,提升技术应用能力。这其中,前期的选种与播种工作十分重要,既是水稻种植生产的起点,也是确保水稻稳产高产的前提性工作。水稻种子的选择应坚持优质高产,熟期适宜,抗病力强,抗逆性强等基本标准,对稻种进行有效筛选,剔除劣种,保留良种,尽量选择直链淀粉含量低,蒸煮食味品质佳的优良稻种,为播种提供支持。

2.2加强水肥管理工作,突出田间管理针对性

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分、肥力的需求很大,因此水肥的供应和管理是水稻生产技术的核心内容,必须引起重视。灌溉与肥力保障贯穿于水稻田间管理的全过程,因此根据不同阶段水稻的长势和稻田局部状况,及时开展针对性灌溉与施肥、追肥工作,对确保水稻高效生长十分重要。以灌溉来说,通常要在移栽后进行周期性灌溉,以深灌+浅灌+干田相结合的方式,提升阶段性灌溉效率,确保不同发育阶段水稻的水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例如,分蘖期是水稻生长的重要阶段,保持充分灌溉十分重要。水稻分蘖的前中期要采取浅水促蘖方式,水层保持35cm的深度,确保植株充分分蘖;到了分蘖后期,要适度晒田,目的是增加稻田透气性,减少无效分蘖。水稻返青期应以深水灌溉为主,而孕穗期、始穗期至齐穗期则多采用浅水灌溉方式,确保稻穗的快速生长。在抽穗扬花期,灌溉深度应控制在3cm左右,灌好养胎水,应以跑马水灌溉方式为主,降低田间温度,维持足够湿度。

开展阶段性施肥与追肥,对提升稻田肥力,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具有显著作用。根据水稻种植与生长的阶段性要求,可将施肥与追肥技术分为施底肥、追施蘖肥与追穗肥3个方面。以施底肥来说,通常用量为每公顷施

纯氮100120kg,耕地前每667m2把适量农家肥与尿

3kg、磷肥65kg、钾肥40kg的配比进行施加。分蘖期是水稻生长的关键阶段,肥力的保障至关重要。分蘖期的追肥应以氮肥为主,按照全生育总量30%与氮肥总

15%的比例施加。追穗肥是水稻生长后期针对长势不佳、叶黄缺肥等现象追加的肥料,通常根据水稻长势与稻田状况,要适度追施氮肥、钾肥,可按氮肥总量的15%25%和剩余全部钾肥的标准施加,而硫酸铵每

667m2可按7.5kg标准施用,这样能够避免颖花退化,同时达到追穗的目的。

2.3开展科学病虫害防治,落实综合性防治举措

病虫害防治技术是水稻生产技术的重要环节,也是水稻田间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对稻田整体病虫害状况的监测和预警,结合水稻长势与病情、虫情,作出预案,提出针对性的防治路线,对降低病虫害威胁,提升单位面积产量和稻米品质十分重要。对于常见病虫害,要坚持以农业防治手段为主,化学防治手段为辅,综合利用人为干预、生物性举措等办法,提升防治效力,为水稻生长提供支撑。例如,在精选抗虫、抗病品种基础上,将病虫害防治与整地泡田措施相结合,消除稻田病原菌数量;对于稻水象甲等害虫,可在夜间利用黑光灯诱杀,以提升防治针对性。此外,对于稻田局部范围内遭遇严重病虫害侵袭的植株,可采用适度采伐的办法,消除病虫害蔓延态势,确保病虫害幅度得到控制。

3结语

随着近年来水稻种植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多元应用,技术措施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农业技术的转化效能也对水稻生产效率产生了显著影响。要立足于水稻增产增收的总目标,细化各类农业技术措施,加快农业科技的应用与落地,确保水稻生产稳步推进,确保技术措施转化效率不断提升。要统筹水稻生产周期性需求,加大技术扶持和应用力度,为最终实现保障有力的水稻生产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为水稻生产综合效益优化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李保建,陈学音.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推广[J.农家科技,20196):35.

2]吴水亮.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应用与推广研究[J.种子科技,201812):45.

3]于生成.水稻种植技术优化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28):131-132.

4]谢永忠,肖芳芳.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种子科技,2019378):52.

5]王锦艳,张彩清,杨腊梅,等.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益[J.北京农业,20151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