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护坡的设计与应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护坡的设计与应用探究

张迎时

礼泉县水利工程质量监测站   陕西  咸阳  7132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道治理工程越来越受到关注。生态护坡作为一种生态环保的措施,在河道治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研究生态护坡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为主题,通过文献综述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生态护坡的设计原则、建设技术和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内容。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设计和有效应用生态护坡可以达到提高河道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效果。然而,目前生态护坡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因此,本研究对于推动河道治理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护坡;设计;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道治理工程日益受到重视。在这一过程中,生态护坡作为一种环保措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探究生态护坡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分析了生态护坡设计的原则、建设技术以及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生态护坡设计和有效的应用可提高河道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限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本研究有助于推动河道治理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并提供了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1.生态护坡的概述

生态护坡是在河道治理工程中应用的一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它通过植被与土壤结构相结合的设计,旨在保护河岸的稳定性、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在生态护坡中,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并进行密植,能有效减缓水流速度、减少冲刷侵蚀,从而达到防止土壤侵蚀、增加植被覆盖的效果。同时,生态护坡还具有减少气候变化影响、改善水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然而,生态护坡的成功应用需要考虑河道特征、环境要求和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并采取合适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因此,生态护坡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护坡的设计原则

生态护坡的设计应遵循一些重要原则,以确保其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环境要求考虑是设计的基础。根据河道特征、土壤质量、水流速度等因素,确定适宜的植被种类和生长条件。植被选择与种植密度需精确匹配河道特点。选择根系发达、抗洪抗冲的植物,如苦草、芦苇等,并进行密植,以增加护坡的稳定性和保护效果。结构与材料选择也至关重要。采用生态材料,如生物工程复合材料,以提供结构强度和自然美观,并支持植物生长。保持生态平衡是设计原则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建立合理的水文环境,确保水体自然循环和植物生命活动,使护坡能够承担水流冲刷和土壤侵蚀等方面的功能。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周遭生态系统的保护,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并实施科学监测与管理,以确保生态护坡的长期稳定性和有效性。

3.生态护坡的建设技术

3.1施工工艺流程

生态护坡的施工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对现场地形进行勘测与分析,确定设计方案,并做好相关材料和设备的准备。土壤处理和预备。根据设计要求,对原有土壤进行整理、平整,并进行必要的改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和根系扎根条件。选址标志与定位,根据设计方案,确定生态护坡的具体位置和边界,并进行相应的标志和定位工作。植被的选择和安装。根据设计方案,选用合适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并进行正确的种植和布置,保证密植效果,并考虑其生长和根系发育。养护与管理。施工完成后,对生态护坡进行养护和管理,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措施,确保植物的生长和护坡的稳定性。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相关规范进行操作,保持现场整洁,注重环境保护,并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以确保施工质量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3.2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

在生态护坡的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根据设计方案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河道特点的植被种类,保证其抗洪抗冲和根系扎根性能。合理控制植被的种植密度,保证植物能够紧密覆盖护坡表面,并提供足够的护坡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土壤的处理和改良,确保其有利于植物生长和根系发育。建立适当的水文环境,考虑护坡对水流的导向调整,防止雨水引起的水流冲刷和土壤侵蚀。施工现场应做好道路和围栏的设置,保证施工区域安全,并进行临时保护措施,防止因人为因素造成破坏。按照规范操作,并进行实时监测与记录,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管理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遵循上述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可有效提高生态护坡的施工质量和效果。

3.3质量控制与监测

在生态护坡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和监测非常重要,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的达到预期。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安装监测设备,对施工现场的土壤水分、植被生长情况、坡体变形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质量检验:对施工材料、土壤改良处理、植物种植等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进行质量验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全面的质量验收,包括植被覆盖率、坡度稳定性、水土保持能力等方面的评估。加强管理措施: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落实施工方案和安全管理措施,加强现场监管。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定期对生态护坡进行养护和检修工作,包括植物修剪、补植等,确保护坡的长期稳定性和功能发挥。通过质量控制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保障生态护坡的质量和持久性。

4.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在生态护坡的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面临挑战:技术不足:生态护坡的设计、施工和管理需要多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技术支持,当前技术水平尚有提升空间。配套设施不完善:生态护坡需要配套的水文设施、固结材料等,但目前相关配套设施和技术标准尚不完善。监管与管理问题:对于生态护坡的监管与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缺乏统一的规范和责任分工。项目可行性考量:生态护坡需要充分考虑当地河道特点、环境条件、经济可行性等因素,增加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分析。成本和维护:生态护坡项目投入较大,同时需要定期维护和管理,因此成本和长期维护保障是一个挑战。社会认知与意识提升:更多的宣传和教育需要进行,提高公众对生态护坡的认知和理解,推动社会对其重要性的认可。通过加强研究和实践,完善相关技术和制度,加强监管与管理,可以逐步克服这些问题和挑战,促进生态护坡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生态护坡在河道治理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保护河岸稳定性、改善水土环境和增强生态功能的优势。然而,生态护坡仍面临技术、管理和社会认知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应加强研究与实践,提升生态护坡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健全相关的监管制度,加强公众宣传与教育。只有通过持续努力和合作,才能推动生态护坡在河道治理中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好平衡。

参考文献

[1]冯宇涛.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护坡的设计与应用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3,21(16):183-185.DOI:10.16673

[2]包晖.生态护坡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3(05):97-99.DOI:10.15979

[3]刘丽萍.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03):192-194.DOI:10.13616

[4]范昕然,王海琳.植物型生态护坡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水运工程,2023(S2):15-19.DOI:10.16233

[5]邢来顺,曹珈琪,张勇.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2(24):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