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苗木种植与养护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园林绿化苗木种植与养护技术

闫海霞

漯河市园林绿化养护中心 河南漯河 462000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日益进步,人民对于生活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宜人的绿化环境不仅给市民提供合宜的休憩场所,调节小气候环境,净化空气质量,也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园林绿化施工在常人眼中比之建筑工程显得简单,然而现实中园林绿化种植和养护有其技术性和严谨性,其包含选苗、土壤改良、苗木种植、后期管养等重要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养护技术

1园林绿化养护的意义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仅仅按照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完成绿色施工和变成园林产品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如果不注重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种植的树木可能会因为难以适应环境出现枯萎、生长情况不佳等情况,最终会降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开展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意义重大。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园林绿化的效果,也需要时刻关注整个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的绿化养护与管理,因为植物的生长是需要浇水、施肥以及其他维护管理的,只有持续地对植物景观进行保护和管理,才能真正发挥园林植物的景观效果,有效降低景观建设项目的成本,从而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因此,开展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工作的非常必要且重要的,如此才能够真正地发挥绿化的生态价值,真正地成为城市绿色建筑的重要部分,成为人们最好的公共休闲娱乐场所。

2园林绿化工程苗木种植要点

2.1种植场地的选择

在正式进行园林绿化工程种植之前,首先需要做好种植场地的选择工作,保证种植区域的土壤条件可以满足绿化种植的基本要求,其主要目的是为后续苗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由于土壤的湿度、肥力及土质都会对苗木的生长情况造成影响,因此只有种植区域符合苗木的生长条件,才能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有效实施。种植前应将场地内的碎石和垃圾及时清除干净;接下来开展土壤理化特性检测,土壤检测指标有PH、含盐量、有机质、质地和入渗率;结合苗木品种采取相关措施改良土壤,确保土壤质量及土壤厚度。常用的土壤处理方式有化学改良、生物改良、穴土置换、物理改良、施有机肥与消毒等。在种植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选择多种苗木进行合理搭配,从而使得园林环境可以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中,由于不同种类的苗木对于土壤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提前针对苗木的种类进行分析,根据苗木对土壤的实际需求,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改良,尽量为苗木生长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在后续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为满足园林设计的基本要求,需要保证种植场地可以为绿化植物提供有效的生存空间。由于绿化区域的种植环境与野外的种植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土壤中可能存在部分的杂质,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部分土壤还有可能因填土造成土地的板结,需要在正式种植之前,清除可能对苗木生长不利的因素,从而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及生长发育质量。

2.2苗木选择

苗木的选择是苗木种植的施工与后期养护管理的首要阶段,该阶段所选用的苗木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与养护管理,应选择长势良好、株型优美的苗木类型,对苗木的生长姿态与根系的发达程度加以重视,以利于后期成活与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2.3起苗与栽种

起苗与栽种是苗木种植的重要环节,为保证苗木可以在短时间之内适应园林的种植环境,在起苗阶段,需要重点对苗木的根部进行保护,可以使用苗木种植基地的土壤对根部进行包裹,可以保证苗木运输及栽种的过程中,其根部不会受到外界的碰撞等导致根部受到损伤,同时该方法还可以保证苗木栽种过程中,根部会有水分及养料的供给,对于提升苗木的存活率具有重要作用。起苗后需要保证及时栽种,尽量缩短苗木中途运输的时间,避免苗木的水分出现蒸发,影响后续的正常生长发育。栽种的过程中,需要按照苗木的种植标准距离进行定植,大小苗需要分开栽种,尽量保证苗木根部可以处于舒展的状态中,并在栽定后浇水,使根部的土壤始终保持湿润,如果在浇水之后土壤出现下沉,还需要补充一定数量的细土从而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

2.4施肥

在苗木施肥过程中,也需要根据苗木的生长特征选择合适的肥料施肥,灵活使用有机肥,也可施用复合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形状。此外,每年施肥应不少于两次,冬季以基肥为主,施肥时可选择孔敷或深敷方法进行。在苗木生长发育期要及时施肥。对于灌木的施肥,应在开花和开花期进行。

2.5修剪

选择合适的气候进行植被的修剪工作,结合园林设计要求,主要是在植物生长期和休眠期开展修剪工作。与此同时在修剪过程中,要结合园林整体的景观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设计,注意其轮廓性、平整性和美观性。另外,考虑在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出现植物死亡枯萎的情况,所以还需做好补植工作,确保园区绿化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3苗木种植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提升策略

3.1种植施工过程中的提升策略

在苗木选择时,要严把苗木质量关,避免劣质苗的流入,同时注重苗木栽植过程中的保护,避免出现机械碰撞等伤害。根据不同苗木的习性,对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合理的优化改良,对高盐碱、肥力贫瘠的土壤,适当进行土壤改良,保证土壤环境与苗木之间的匹配度。苗木栽植时要避免高温、寒冷等情况,尽量选择春季,做到提前安排施工工序。

同时,对于园林绿化体系内的相关人员要确保特定项目专人把控,强化责任意识,加强不同部门监督,避免因为成本、工期、技术等原因影响苗木种植施工的质量,保证苗木质量优良,种植土壤检测合格。

3.2土壤养护管理

园林土壤的养护工作需要做好水分和养分管理,尤其是在霜冻地区,需要采取有效的防冻处理,通过利用科学的施工技术及养护管理策略,为苗木的种植和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提高苗木成活率。园林土壤的肥沃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苗木的生长速度及生长质量,在开展养护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保证土壤中含有充足的水分,可以满足苗木生长的需要,养护人员需要定期进行灌溉,并结合不同的季节环境选择合适的浇水时间与灌溉频率,例如,在夏季由于早晚的温差相对较大,在进行土壤灌溉时可以避开中午时间段,避免因温差过大导致植物死亡,另一方面,需要做好养分管理,定期进行土壤的施肥养护工作,保证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始终具备充足的养分条件。

3.3完善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和制度

完善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和制度,对提高苗木成活率有重要影响。所制定的技术标准和制度,应当从选苗、挖掘、运输、土质、移植、修剪、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也要针对养护期存在的难点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案和措施。同时,明确施工及养护人员的职责,并确保他们都对栽种的植物习性特点有全面的认识,充分掌握当地气候环境的变化,制定各项有效的施工养护措施,确保施工养护相关工作又好又快完成。另外,建立健全养护管理制度,明确园林景观养护的要求,根据绿化植物生长习性等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方案,并配置专业的养护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以提升绿化植物的成活率。

结论

城市园林绿化科学规范地开展将大大提升人民生活质量,苗木成活率依靠专业的种植技术,绿化后期效果则取决于管养水平的高低,故园林绿化专业性要求很有必要,养护人员需扎实学习种植技术及养护技术后开展绿化项目。

参考文献:

[1]申明达,龙冰雁.探析城市环境建设下的园林绿化苗木种植施工与养护技术[J].科技资讯,2021,19(27):75-77.

[2]张旺.园林绿化中苗木种植施工与养护技术探析[J].花卉,2021(2):135-136.

[3]吴顺财.刍议园林绿化中苗木种植施工与养护技术要点[J].商品与质量,2020(1):105.

[4]张学庆.苗木栽培管理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9):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