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黄河悬河文化展示园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黄河悬河文化展示园设计研究

谢江华段锦芳

421024198209040430

421127199111072580

摘要本文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出发,以黄河悬河文化展示园项目为研究对象,从设计角度深刻提炼与剖析开封地域文化,并从总体规划布局、单体建筑设计构思、材料表达等多方面阐述黄河悬河文化展示园创作过程中对于地域文化的精彩演绎。

关键词:地域文化;规划布局;设计构思;材料表达

我国大地幅员辽阔,人文历史悠久,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在过往近四十年中我国城市化飞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建筑设计也面临着不可避免的问题,即是在建筑创作过程中,追求外在的表面审美,而忽视了内在的精神审美的要求[1]。不利于地区的发展,不利于传承优秀的建筑文化精神,不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因此,作为建筑创作者,应当尊重当地文化,挖掘当地历史文脉,对地域文化进行提炼,与建筑设计有机融合,使建筑成为地区文化的载体,成为向外展现地区面貌的窗口,其意义重大。

本文基于地域文化的视角,以黄河悬河文化展示园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阐述其在创作过程中,对于地域文化的表达。

1 项目背景

   黄河悬河文化展示园项目,为“十四五”期间河南文旅文创融合战略部署中重点建设的国家文化公园项目之一[2]2019年习总书记视察河南,并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讲话[3],开封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古都,面临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项目用地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用地西临城市道路开柳路,东侧为清水河一级水源保护区,南侧为连霍高速站出入口。用地虽临近于开封市中心区道路体系,但周边视野较为开阔,南侧的连霍高速道路及高速站出入口,为彰显区域文化及开封市貌的设计初衷提供了有利条件。总占地面积约为226亩,其中展示馆单体地上建筑面积约为20000㎡,商业街地上建筑面积约为19000㎡,地下车库及机房等约21000㎡及室外观演舞台3000㎡。

2 开封地域文化

   开封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简称“汴”,古称汴州汴梁汴京,距今已有约4100年的城市建设史,历史上曾有八个朝代陆续建都于此,被誉为“八朝古都”[4],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开封也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1 黄河文化

鉴古而知今,临黄河而知中国。《汉书》有云,“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5]黄河是中华文明永续不断的血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纽带之一。由于泥沙淤积,黄河下游的河床已明显高于两岸地面,开封段河道高于开封市地面8m,局部地段达10m,黄河下游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6]。历史上黄河河道不断变迁,伴随的是黄河儿女与洪涝灾害的斗争,黄河的变迁史也是中原文化的一个缩影。

2.2 古都文化

开封,作为八朝古都,城池建设上承前启后,格局基本未曾改变,始终延续着古都的千年中轴线,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古城墙、河湖水系,清晰展现了古都的格局。城摞城遗址是开封地区独一无二的遗址风貌,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多次的黄河泛滥和战争破坏,开封城一次次湮没在层层黄土之下,形成了极为罕见的独特地貌。经考古发现,城摞城遗址自上而下分别埋藏着清开封城、明开封城、金汴京城、五代及北宋东京城、唐汴州城和战国大梁城六座城池,按照时代由晚到早,自上而下层层叠压,这也验证了自唐代以后开封城市中轴线、核心区以及城市框架均无较大变化的论述[7]

2.3 宋都文化

开封的宋都时期是其最为辉煌的时期,北宋东京城作为国际大都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北宋东京城在中国城市发展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破宵禁、开里坊,形成临街而居、临街设市的开放式街道,更进一步利于交通和贸易,促进城市商业的繁荣,使得都城的宫廷府衙生活与百姓市井生活各呈异彩,宋都代表性的文化,通过建筑园林、名人俊杰、寺庙府衙、市井民俗、文学诗词、商业饮食、书法绘画、科技工艺等得到具体的体现。

3 总体设计构思

开封地区4100余年的建城史,造就其极具地域特色的城建模式,黄河悬河文化展示园作为展示城市面貌的窗口,是开封地域文化与未来发展的载体在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基础之上,本方案借以“龙”(黄河)形为设计构思,借助建筑的隐喻性和象征性,充分将黄河悬河文化展示园建设成展示开封地域文化、孕育新时代公共生活的新文化地标。

3.1 总体规划布局

   《灵河赋》有云,“蹶龙黄而南迈兮,纡鸿体而四流”,其中龙黄喻指黄河,此句用以形容黄河水浪翻滚似龙而色黄地向南流逝,身躯鸿大而迂回曲折地随势而流,描述了黄河奔腾的态势。方案以此为设计理念,整体布局似龙形,采用此种蜿蜒曲折环抱的布局形式(图1),将黄河悬河文化展示馆、商业街区、演艺广场等巧妙结合,寓意九曲黄河。很好地契合主题,满足功能需求,同时也让观者对展示园的设计理念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图1 黄河悬河文化展示园总体布局

3.2 展示馆建筑设计构思

黄河悬河文化展示馆建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宋风建筑、城摞城奇观以及黄河。屋顶采用了宋风建筑的屋顶形式,屋檐起翘飞扬,是宋代建筑的精髓部分,充分体现了宋风建筑的神韵(图2)。用现代手法对宋代的屋顶进行演绎,起翘有力的屋脊象征着民族的脊梁。同时屋面格栅通过有序排布,呈现出黄河水波的意象。基座部分,水平体块层层叠错,与开封城摞城的历史相呼应,同时形成层层退台,为市民的室外活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也为文艺演出、灯光秀等留出空间(图3)。建筑整体的态势,似借黄河转弯之势,形成自然之力,作用于建筑之上,大屋顶随形就势,屋脊形成为微妙的扭转态势,宛若天成。

           

图2 展示馆建筑屋顶构思

图3 展示馆建筑基座构思

3.3 商业街与观演建筑设计构思

商业体量采用消失的设计手法,体量尽量弱化,造型着重突出展示馆主体建筑。商业街区为新月形,以展示馆立面灯光秀舞台为中心,围合形成演艺广场,为开封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演艺活动。商业面向演艺广场一侧立面设计成台阶式,作为观演席,上方以出挑的玻璃廊架遮阳挡雨,为灯光秀、文艺活动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观演空间,展示馆与商业街相互造景,彼此互动,形成对话关系。商业另一侧立面以景观台地覆盖,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商业对主体建筑的影响,利于主体建筑形象展示。商业街建筑延续展示馆的建筑风格,采用传统格构架,坡屋顶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对宋代建筑典型特征的现代演绎。玻璃廊架的造型,将展示馆与商业功能连接为一体,形成具有中华传统图腾“龙”的隐喻,呼应黄河的主题(图4)。

               

                        图4 商业街区与展示馆建筑整体形象

3.4 材料表达

设计方案中无论是展示馆还是商业街区的立面,大量采用了土黄色的水平条纹艺术混凝土,象征着黄河文化,同时也是城摞城遗址的隐喻,并且符合展示园庄重典雅的气质。在室内也大量运用这种材质,给游客们的观赏注入了场所精神,犹如在观赏城摞城奇观,感受开封独特的历史文化的熏陶。在现代公共建筑尺度、现代材料与结构技术的催化下,开封的地域文化又将迎来一次充满活力的新生。黑格尔在《美学》中曾指出“用建筑材料造成的一种象征性符号,是一种暗示一个有普遍意义的重要思想的象征”,意在指出,把思想及意图寓于建筑的材料表达上,以暗示某种主题的创作倾向,激起人们的联想,启迪人们去领悟弦外之音[8]。在本项目中,材料所表现出的演绎手法正印证了这一点。

4 结语

“建筑的意义来源于地方文脉,并解释地方文脉,更与地区的未来连接”[9],在黄河悬河文化展示园方案创作过程中,从地域文化着手,将建筑的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及实用性融合为一个整体的概念,从总体规划布局,单体建筑设计构思,材料表达等方面展示了黄河悬河文化展示园的表面审美和内在精神审美两个内涵。以新的方式演绎开封地域文化的精髓,把黄河悬河文化展示园打造成展示开封地域文化、孕育新时代公共生活的新文化地标!

参考文献:

[1]戴典,林旭文.“两观三性”思想指导下的建筑隐喻性和象征性表述——以重庆涪陵城乡规划展览馆建筑方案投标项目为例[J].华中建筑,20183604):43-49.

[2]开封市文广旅局.黄河悬河文化展示馆成为2022年重点建设的国家文化公园项目[EB/OL].[2021-12-27].https://mp.weixin.qq.com/s/MkBGiILXnbHVD_Tvssy1nQ.

[3]新华网.习近平在河南考察调研[EB/OL].[2019-9-18].http://www.xinhuanet.com/nzzt/110/.

[4]谢利军. 近代开封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1927—1937)[D].河南,郑州大学,2020.

[5]汉书[M].中华书局,(汉)班固 撰,2000.

[6]钱乐祥,王万同,李爽.黄河“地上悬河”问题研究回顾[J].人民黄河,2005,27(05):1-6.

[7]刘东鹭.基于微生物矿化技术的遗址土修复试验研究——以开封城摞城遗址土为例[D].河南,河南大学,2020.

[8]陈扣洋. 表现与寓意——谈象征和隐喻手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美术教育研究,2011(12):177-179.

[9]孙晶. 地域性建筑的魅力及对建筑设计的启示[J]. 煤炭工程,2004(12):24-26.

作者单位:中设筑邦(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