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4
/ 2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王爱武

云南轻纺职业学院

摘要:1+X证书制度是近两年国务院提出的一项新的人才培养制度,该制度为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思路。本文运用调查法、文献法就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教学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为相关工作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1+X证书制度高职英语;教学策略

2019年,国务院在《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即简称的“1+X证书”制度,该制度是国家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提高职业院校学生能力素质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提出该项制度后,教育部等四部门于2019年4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在该方案中正式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同时提出将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首批试点证书之一【1】。立足这一背景,下面就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相关问题做具体分析。

1 1+X证书制度要求与意义

1+X证书制度是我国教育的新举措,在培养优秀人才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在新的发展时期教育部指出,学校要能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要求等为依据,结合学生能力素质发展情况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合理融入证书培训内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将学院资源优势与企业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开展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能考核+证书考试相结合的教学工作,有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2】

于高职教育中引进 1+X证书制度,院校将走上双元育人道路。所谓双元育人道路,就是学校与企业同步育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项目任务为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设计教学方案,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让学生的能力素质达到企业用人需求。立足高职英语教学工作来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岗位能力为主要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企业的用人需求,结合企业中有关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模式为学生整合教学内容,设计专项训练任务,利用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与技能,锻炼学生语用能力,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2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困境

1+X证书制度提出后,高职英语教育就需要由普通教育向类型教育、职业教育转型,这意味着,院校现行的一些教育模式、教育制度等无法适应新的教学工作,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着许多困难。具体如:

教学培养模式落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在1+X证书制度提出后,高转校商务英语教学采用的多种教学模式都已经传统落后,无法满足现实教学需求,也不利于学生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考取获得。经调查发现,当前大部分高职商务英语教学都喂做到将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有机结合,高职商务英语只注重学生英语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发展,忽略了对学生商务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课堂教学模式传统落后外,高职商务英语采用的人才评价模式也存在许多问题。现有评价模式以知识与单一技能为主线,无法满足学生在知识、技能与素养等多个方面的成长需求,也无法满足企业对高素质、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3】

双师型教师缺乏。1+X证书制度给高职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既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对行业、企业的发展模式与用人需求有所了解,要具备知识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双重能力。但目前大部分高职英语教师都是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但缺少岗位实践经验,对商务类知识不够了解,这意味着教师在备课、教学等方面会有所欠缺。

校内、外实践实训平台建设不完善。1+X证书制度要求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整合优质资源构建校内校外育人平台,共同完成人才培养任务。但经调查发现,现阶段校内、校外的教学平台、实训平台还不够完善,双元育人尚不能完全实现。

3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策略

3.1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要以职业需求、岗位需求为导向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构建全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在设计教学方案前,教师要对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后面对的岗位进行分析,对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技术路线。如一般情况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都会走上翻译、国际贸易等对学生语用能力、翻译能力要求较高的岗位,这些岗位要求学生要具备基本的英语知识,还要掌握专业用语,要有丰富的词汇量,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以国际物流业务为例:国际物流业务涉及货币兑换、利率转换、物流包装、配送以及报关、保险等多项跨行业工作,因此在进行物流翻译也需要用到较多的跨行业、跨学科词汇。要想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就必须不断丰富、更新知识储备,广泛涉猎其他专业与学科知识,以便翻译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就不能仅按照课本内容教学,教师要拓展教学内容,主动给学生普及大量的与国际贸易业务或其它岗位有关的知识,如向普及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风俗文化等,为学生日后的就业、发展打好基础。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丰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单项技能为主要目标,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软硬件资源开展理论+实践的专业教学,让学生的单项技能培养与巩固。教师可结合教材以及网络资源、多媒体等为学生讲解商务英语知识,然后为学生布置实践任务,引导学生从易到难,以合作或是自主独立的方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让学生的专业能力、上岗就业能力得到培养与锻炼

【4】

3.2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需组建一支高能力、高素质,能与企业精准对接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引进“双师型”教育资源,利用优质资源提高学校对优秀教育人才的吸引力,从而为学校“双师型”教育队伍的建设打好基础。高职院校也可与区域内的其他职业院校进行合作,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促进教师资源共享。高职院校可制定科学长效的培训机制,整合各项优质资源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定期开展教学考核,对教师能力、素质、教学成绩等做做出评估,在基础上调整“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成果。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可为教师创造实训条件,让“双师型”教师深入一线企业进行教学考场,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教学方案,丰富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水平。

3.3完善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平台

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要从学生出发,从提高学生就业率出发与企业加强合作,同政府、企业一起搭建育人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良好的教育。如学校提供教学场地、企业提供资金、技术以及生产人员等,校企合作共同开展“产教结合”式的英语教学工作,从根本上转变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率【5】

结语

综上所述,1+X证书制度有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质量,推动职业教育与社会产业发展。教学过程中,高职英语要能结合1+X证书制度的内容、特点以及要求树立教学目标、转变教学方法,构建产教结合教学模式,培育双师型队伍,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推动学生成长进步。

参考文献

[1]鲁燕,文长虹.基于1+X证书制度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山西青年,2021(04):162-163.

[2]李立琴,聂鹏丽.1+x证书制度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促进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0(29):337-338.

[3]孔雪飞.“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探讨[J].广西教育,2020(27):42-43.

[4]周新.1+x证书制度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策略的研究[J].营销界,2020(19):172-173.

[5]宁尧.“1+X”证书制度下高职商务英语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4):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