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4
/ 2

浅谈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

马云

510812199401150676

摘要:科学合理地管理水利工程,能更好地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与质量,通过对水利工程的管理,能在根本上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确保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促进农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所以,本论文将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管理作为重点,对水利工程在具体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并针对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给出了相关的运营对策,从而让这项工作可以更好地起到它的功能,更好地为我国的农业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实施对策;工程管理

引言

水利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项目,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不容忽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基础性建设。是一种可以充分满足人民对用水的需求,使人民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并将其纳入到解决的问题中,保障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在某种意义上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随着我们的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利建设的项目一般都是临时性的,各个部门的责任不够清晰,加之当前的水利工程尚处在初级时期,存在着一些管理方面的缺陷,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很难在特定的区域进行处理。这就需要更加严格地保证水利建设的安全性。在建筑施工管理方面,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分离,固然有利于水利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却会出现一些管理问题,进而影响到水利事业的后期发展,并且效果并不好。

一、水利工程概况

从古至今,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其首要目的,就是为了对地面上的江河进行合理的分流和流向,加强对洪水和其他自然灾害的治理,从而保证国家的农业和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新世纪以来,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我国的水利工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比如,利用水利工程进行蓄水、蓄水等方式来提升水利工程的通航水平,并与水利工程相结合来进行有效的旅游业发展。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发展,能够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更好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这一就业问题,进而实现了对区域自然生态气候的有效调节。只要搞好了一条河流,它就能为老百姓提供实实在在的实惠,因此,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高。然而,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问题,或是由于管理不善而引发的一系列的事故,将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二、水利工程营建的特征

水利工程通常发生在河流之间,这意味着它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如地形、地质和气候等。大多数水利工程的发展都是在偏僻的、交通不方便的山地中进行的,所以,会对建筑材料的购买、运输、所需要的机械设备的投入费用和成本造成一定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涉及的技术工种较多,且具有高度的紧迫性,且极易受周边环境的干扰,所以在建设前后,必须综合考量具体的条件和诸多的影响因素,慎重考量,以保证建设的质量与安全。最后,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爆破包含了深基坑开挖,高空作业等诸多难度较大、高危险度的建设内容,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有关单位和工作人员要提高对施工安全问题的关注。

三、目前水利工程施工和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经营与维护经费投资偏低等问题

当前,在水资源自治体制内的水资源治理,是由水资源主管部门与地方自治体制共同组成的。所以,在现实中,在实施水资源保护项目时,往往采取大小会议决策的做法,往往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使项目工期被拉长,建设成本上升。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偏低,不但会影响项目的施工质量,而且会加大项目的后期维护成本。上述问题会造成装备的投资不能达到期望的程度,造成工程的资金链的问题,工程建设的质量不能保证。所以,要保证基金的高效利用,就必须不断地对基金进行优化与改善。

(二)经营人员的专业化

在水政工程的建设中,要有一位对水管理项目有很强要求的专门的管理者,要保证与水管理项目有很好的合作关系。然而,目前我国在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中,还缺少专业的施工队伍。许多管理者缺乏相关的管理知识与技术,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没有对其进行专门的培训。长期来看,水资源利用将导致治理水平的下降。这对建筑施工具有重大意义。

(三)缺乏有效的管理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缺少对施工过程的有效监管,致使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很多相关部门还只是停留在水管理项目的表层,对其进行的监督不够严密,相应的监管工作也相对松懈。

四、构建我国水利工程制度的对策

(一)设计师质量制度

了解有关法律和法律的规定,制订质量计划,执行质量检查工作。要保证设计人员的质量制度,必须进行多阶段的细致质量设计,对质量设计问题进行研究,内部质量评估等,质量设计计划等,质量信息反馈等,质量计划的设计等。在对产品进行质量回访时,在对产品进行经济激励时,以及在对产品进行外部质量评价时,要注重对不同产品的交付,注重对资源、信息和其他各类链接进行有效的连接。

(二)建设单位的质保体系

在工程建设中,必须建立健全工程建设体系,以实现工程建设目标,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保证工程进度得到有效的管理,推动工程进度,形成完善的工程进度管理系统。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重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通过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剖析,给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必须要严格执行质量监督制度,将责任人与施工质量联系起来,使相关负责人对施工质量的重视等都要提高,只有如此,才能预防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出现,使建设企业不能对其进行追究。在此情况下,若还能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则有关工作人员将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对其进行严密的监管,保证其建设质量。

(三)协同构建三位一体

在水利工程中,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管理,以保证施工单位的施工安全。在水利工程中,通过增加业主的介入,完善了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使其达到了较高的投资效益,达到了水利工程的目的。同时,要发挥第三方机构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管作用,在监理方的配合下,保证了质量管理体系的顺利实施,不会对项目投资方的利益造成任何损害。只有把建设方之间的工作做好,同监理方的合作,才能推动工程的进行,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的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将现代科学技术与经营方式相结合,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同时要建立一批素质优良、全面素质过硬的经营团队。同时,在进行水利工程管理的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完善有关的制度,不断地提升管理水平,更好地提升了水利工程的管理效能,为工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一种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林立.探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的思考分析[J].陕西水利,2022(09):177-178.DOI:10.16747/j.cnki.cn61-1109/tv.2022.09.017.

[2]许敏龙.关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思考与建议[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2,5(03):142-144.

[3]徐亮.基层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发展模式分析[J].长江技术经济,2022,6(S1):110-112.DOI:10.19679/j.cnki.cjjsjj.2022.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