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侧壁的完整性对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8
/ 2

外侧壁的完整性对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朱帆 ,谢炎秋 ,罗国华 ,甘俊松 ,王小亚*

湖北荆门京山市人民医院  湖北  京山  431800

摘要:目的 探究外侧壁的完整性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PFNA(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2022年骨科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0例进行研究。均接受PFNA手术治疗,并以影像学检查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外侧壁不完整,n=23)、观察组(外侧壁完整,n=27)。比较两组术式相关数据、并发症率以及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时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负重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观察组骨术后并发症率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时的Harris更高(P<0.05)。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PFNA治疗中,患者外侧壁完整性可影响手术效果与安全性,外侧壁完整利于内固定稳定,可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及骨折愈合。

关键词:外侧壁完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治疗;

前言: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大转子、小转子间的骨折,临床较为常见,且多见于老年人群,也是导致老年人残障的一项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迅速提升,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率也逐年增长,如何促进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康复,逐渐成为骨折研究的热点。PFNA治疗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案。但以往PFNA治疗中,临床多注重内侧壁对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反而忽略了外侧壁完整性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稳定性的影响[1]。部分研究显示,外侧壁完整性是影响内固定稳定性的独立因素[2,3]。但对于外侧壁完整性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PFNA治疗的影响,临床研究尚少。因此,本文选择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0例进行研究,分析外侧壁的完整性对PFNA手术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具体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年~2022年骨科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0例进行研究。均接受PFNA手术治疗,并以影像学检查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外侧壁不完整,n=23)、观察组(外侧壁完整,n=27),符合伦理要求,获得准允。

对照组中,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65~80岁,均值 72.24±4.35 岁。

观察组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67~80岁,均值 72.20±4.38 岁。

两组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确诊股骨转子间骨折。满足PFNA术式指征。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病理性骨折患者。合并严重并发症患者。中途失访患者。

1.3方法

患者均接受PFNA手术治疗,具体:术前,患者均依照自身体质量接受患肢的皮牵引以及术前常规检查,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积极控制血糖、血压。以硬膜外麻醉开展手术,牵引床闭合复位,C臂下观察复位结果,满意后以患者大转子的顶点偏外侧开口进针,沿股骨长轴置入导针(需确保位于髓腔内);影像正侧位透视下,若进针点、方向满意,可于近端开口扩髓(期间需注重外侧壁的保护)并置入PFNA主钉,同时向股骨颈中央以近端瞄准器插入导针,调整导针位置;依照导针长度选择适宜的螺旋刀片,加压锁死,并安全远端瞄准器,以锁定螺钉固定,而后拆除手柄、瞄准器并旋入尾帽;术后常规抗感染、低分子肝素治疗,并予以相应的康复训练。

1.4观察指标

1.4.1比较两组术式相关数据

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负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

1.4.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率

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主要有骨折不愈合、PFNA主钉切出、关节疼痛三类。

1.4.3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时的Harris评分

Harris评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髋关节功能越好。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6.0系统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以X2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式相关数据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负重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详情见表1。

表1术式相关数据比较(x±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后负重时间(周)

住院时间(d)

术中出血量(mL)

对照组(n=23)

96.23±20.18

19.54±2.14

15.58±3.23

175.64±50.23

观察组(n=27)

80.17±16.84

15.26±2.03

12.14±2.56

121.56±34.58

T

3.0683

7.2478

4.2001

4.4871

P

0.0035

0.0000

0.0001

0.0000

2.2两组术后并发症率比较

对照组中,患者疼痛4例、骨折不愈合1例、PFNA主钉切出1例,总发生率26.09%。

观察组中,患者疼痛1例,无骨折不愈合和PFNA主钉切出,总发生率3.70%。

两组术后并发症率更低(X2=5.1682,P=0.0230;P<0.05)。

2.3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时的Harris评分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Harris得分(45.75±5.62)分,治疗后6个月时的得分(66.96±7.85)分。

观察组,治疗前Harris得分(45.67±5.54)分,治疗后6个月时的得分(79.55±8.14)分。

两组治疗前比较(T=0.0506,P=0.9599;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时的Harris得分更高(T=5.5404,P=0.0000;P<0.05)。

3.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群,又被戏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PFNA治疗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典的治疗方案,能够稳定患者骨折端,并通过滑动加压刺激骨痂生长,从而促进骨折愈合,恢复髋关节功能。

但以往PFNA治疗多注重内侧壁的作用,以恢复股骨距连续性和完整性作为重点[4],忽略了外侧壁完整性的影响。外侧壁是指人体小转子以上股骨近端的外侧皮质。有研究显示,外侧壁虽解剖上较为薄弱,但完整的外侧壁可有效支撑骨折块,允许骨折块滑动加压,提高骨折端的紧密性,并能够阻止骨折块过度滑移,预防骨折块旋转、内翻,从而增加骨折术后内固定的稳定性[5]。本文中,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更低,治疗6个月时的Harris得分更高(P<0.05)。证实了外侧壁完整性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PFNA治疗中的有利影响,与临床研究[6]结果基本一致。

而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负重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则进一步凸显外侧壁完整的优势。这是因为外侧壁完整患者骨折复位的难度更小,维持复位的操作更为简单,故而手术创伤更小,术后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更快。

综上所述,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PFNA治疗中,患者外侧壁的完整可提高手术效果与安全性,利于康复。

参考文献

[1]刘亚平. PFNA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0):194.

[2]阮冠龙,姜自伟,岳志军,等. 股骨转子间骨折外侧壁完整性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效果的影响[J]. 临床骨科杂志,2020,23(5):723-726.

[3]杨权. PFNA系统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2019,32(2):124-126.

[4]刘新建,陈世亮.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4):44-46.

[5]柴昌峰.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17):2758-2760.

[6]曾小斌,勾成果.外侧壁的完整性对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23,44(2):140-144.通讯作者:王小亚,女,1990.07.24,学士学位,骨科康复方向,6276364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