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护理的注意事项和常见并发症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5
/ 2

产后护理的注意事项和常见并发症预防

王平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四川阿坝 624000

产妇产后护理及预防常见并发症是确保母婴双方健康的重要环节,下面进行详细讲解。

产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1.合理饮食

合理饮食对产妇的康复和健康起着关键作用。产妇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素。这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细胞再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食用鸡肉、鱼类、豆类和奶制品等高蛋白食物来满足需求。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应选择富含纤维和复杂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和蔬菜等。脂肪在细胞建设和激素合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宜选择健康的脂肪,如鱼类、坚果和橄榄油等。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产妇的恢复和乳汁质量也很重要,可通过多食用水果、蔬菜和全谷物来获得。其次,产妇应该每天喝足够的水,保持水分的摄入量,同时避免过度饮用含糖饮料或咖啡因。此外,产妇应避免过多食用刺激性食物和有害物质。辛辣食物、油炸食品和刺激性饮料等可能引发消化不适和胃肠问题,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摄入。此外,产妇还应注意避免饮酒和吸烟等不良习惯,这些行为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下床活动

产后下床活动有助于加快血液循环,促进子宫收缩和恶露排出,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心肺功能,并改善心情。在进行下床活动时,产妇应该从小范围的活动开始,如床上转身、轻柔的腿部运动等,然后逐渐增加活动的范围和强度。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肌肉酸痛和疼痛的发生。其次,产妇应该注意站立和行走的姿势,使身体得到正确支撑。保持挺胸、收腹、放松肩膀的姿势可以减轻腰背部的负担,帮助恢复腹肌力量和防止腰部不适。另外,产妇可以使用拐杖或扶手架等辅助工具,以减少下肢负担和提供更好的平衡。这尤其适用于产妇在早期下床活动时或在有限的运动能力范围内。此外,产妇应该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以适当休息和换位。站立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腿部水肿和疲劳,久坐可能增加深静脉血栓的风险。产妇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做些小的活动,如扭动脚踝、活动腿部和伸展身体,以促进血液循环。

3.会阴部护理

产后会阴部护理有助于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创伤愈合和快速恢复。(1)保持会阴部清洁和干燥。产妇在每次小便后应使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可以选择使用无香料且不含刺激成分的洗液。注意用清水冲洗时要从前向后,以避免将细菌带入尿道和阴道。清洁后应用纯棉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会阴部,避免使用太过粗糙或刺激性的物品。(2)注意创伤护理和伤口消毒。如果会阴部有产妇切口或会阴撕伤等创伤,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伤口的清洁和护理。可以使用生理盐水轻轻清洁伤口,并定期更换干净的卫生巾来吸收血液和恶露。避免使用带有香料和化学成分的湿巾或卫生巾,以免刺激肌肤和引发感染。(3)注意避免性行为和使用阴道器械。产妇在产后恢复期间应避免性行为,以免引起创伤不适或感染。同样地,应尽量避免使用阴道器械,如避孕套或卫生护具,并等待身体充分康复后再考虑使用。(4)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产妇应经常更换干净的内裤和卫生巾,避免穿紧身裤或合成材料的内衣,以便让会阴部能够透气并保持干爽。此外,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药物漱洗,以免破坏会阴部正常微生态环境。

4.乳房护理

(1)保持母乳喂养姿势。产妇应选择舒适的姿势,如坐姿或仰卧姿势,并将宝宝的头部与乳房对齐。(2)注意乳房清洁和保持干燥。产妇在每次喂养前后应使用温水清洁乳房,清洁后应将乳房用毛巾轻轻擦干,并保持乳房干燥,以预防细菌滋生和感染的发生。(3)注意乳房按摩和乳汁排出。产妇在进行乳房按摩时应注意按摩的力度和频率,以避免过度刺激乳房导致乳腺炎的发生。同时,产妇应根据需要及时排空乳汁,保持乳房通畅,并避免乳汁淤积和乳房胀痛。

产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

产后常见的并发症有产后感染、产后出血及产后抑郁症,其预防内容如下:

1.产后感染

产后感染是指女性分娩时或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女性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常见的产后感染包括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泌尿道感染等。预防产后感染非常重要,产妇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产妇需要每天清洗外会阴部,并保持干燥,以减少细菌滋生和感染的风险。如果产妇做了剖腹产或会阴切开手术。产妇应按医生的建议进行创面的清洁,避免用力擦拭或搔抓创面,并及时更换干净的卫生巾。此外,产妇需要避免性生活过早、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并定期进行产后检查。

2.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指在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产妇失血量超过500毫升,剖宫产时超过1000毫升。首先,产妇分娩后需要进行临床评估,包括血压、脉搏、体温、阴道出血量等的监测。特别是在产后2小时内,应每15分钟测量一次,以及检查子宫收缩情况。对于高风险产妇,如多胞胎分娩、早产和贫血等状况,需要密切监测,以便及早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其次,加强子宫收缩。子宫收缩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产妇分娩后,医生会给予药物促进子宫收缩,例如使用人工合成催产素。同时,产妇也可以通过母乳喂养来刺激宫缩,因为催产素水平会升高,有助于子宫恢复收缩。此外,合理控制活动和体位。产妇在分娩后要避免过度活动,尽量保持卧床休息,减少对子宫的刺激。同时,适时改变体位,如抬高脚部,有助于促进子宫收缩和减少出血量。另外,定期按摩和冷敷。定期按摩子宫可以促进其收缩,减少出血。产妇可以轻轻按摩下腹部,或者请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子宫按摩。同时,可以通过冷敷,如使用冰袋或冷敷器具,在腹部或会阴部位进行局部冷敷,有助于减少血管扩张和出血。最后,如果产妇出现异常的大量出血,应及时就医求助。医生会进行相应检查和处理,包括输血、子宫刺激等措施,及时止血并处理引起出血的原因。

3.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情绪低落、焦虑、失眠、对婴儿无兴趣等症状的一种心理障碍。预防产后抑郁症非常重要,首先,产妇应与亲朋好友保持沟通和联系,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合适的社会支持可以减轻压力,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从而降低患产后抑郁症的风险。其次,产妇需要注意规律饮食、充足睡眠和适量运动,以维持身体的健康状况。合理的营养摄入可以改善情绪,适度的运动可以释放压力和焦虑情绪,充足的睡眠可以恢复身体和调整情绪。此外,分娩后,产妇常常会经历各种情感的波动,如对新生儿的焦虑、担心能否胜任母亲角色等。产妇需要接受这些情感变化,并与医生或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和解决。正确认识这些情感是正常的,可以减少情绪负担和不良情绪的发展。另外,产妇需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任务,以减轻压力和负担。可以寻求家人或朋友的帮助,分担一些家务或照顾孩子的责任,使产妇有充足的时间休息和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