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思想下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产教融合思想下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王培莉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马鞍山 243031

【摘要】目的: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结构的变化,所患疾病的种类也随之增加,社会对康复治疗学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康复人才培养日趋完善。但目前大多康复医学专业教学多注重于成人康复治疗学领域,忽视了对儿童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儿童康复事业需求。产教融合作为企业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之桥梁,有效的为我国输送更多的人才。鉴于此,本研究基于“产教融合思想下”对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构建进行探索与分析,为建设“儿童康复”特色的康复治疗学专业提供参考和思路。

关键词:产教融合思想;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康复治疗学专业是医学技术类的一种,随着我国医疗事业及康复事业的迅速发展,国内较多的医科大学都开设这一专业,旨在为社会培育集康复、医疗、预防与保健为一体的全方位健康治疗师[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人们健康意识的转变,康复治疗学人才的需求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研究调查显示,我国康复治疗师大约70%为跨专业学科而,从事的专业人员仅为1.4万人,治疗师缺口超50万人[2]。康复治疗师不仅是康复计划的实施者,在患者康复治疗中还起着教育者、鼓励着、引导者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高校要深化产教融合工作,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强化能力培养为重点,为社会提供有力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大多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多以培养成人康复教学为主,对儿童康复治疗学科教学相对薄弱,导致儿童康复治疗师较少,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儿童康复事业需求。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查数据显示,全国有8000万以上的残疾人,其中0~14周岁的残疾儿童有387万(0~6周岁141万,6~14年246万),由此看出儿童康复机构急需大量儿童康复专业人员[3]。本文针对现阶段儿童康复治疗专业特点,提出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与创新康复治疗人才培养模式体系构建进行探讨分析,希望对儿童的康复事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产教融合的概念

产教融合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人才培养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产教融合是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是高职院校、政府、企业、行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模式。在产教融合模式下,职业院校与区域经济适应、协调发展,推动产业同教育相融合,这既能发挥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又能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为职业教育提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对实现教育和经济的双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儿童康复治疗学现状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0~6岁残疾人口为167.8万人, 占残疾人口2.02%[4]。研究显示,2015年底我国残疾儿童康复的服务机构达到7111个,康复范畴脑瘫延伸至早产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儿童重症、先天性发育异常、罕见病等各种疾病[5]。2016年起,国家制定了残疾儿童专项康复救助条例,约96.7万名儿童接受康复救助,覆盖率和辅助器具达80%以上,儿童康复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6]。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如不同城市康复服务资源配置不均、综合优质服务资源不足等问题。儿童康复是康复专业学科的一个分支,儿童康复治疗师不同于成人康复,其康复治疗方法、手段、疾病种类、临床特点与成人比较存在较大差别。我国康复医学起步较晚,康复医学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儿童康复专业队伍相对年轻,而康复学涉及较多学科,如心理学、教育学、康复医学等,导致儿童康复医师队伍的数量、质量不均,这与我国急速增长的残疾儿童康复事业的发展及其人才需求有较大差距,无法满足儿童康复需求,故加强儿童康复的高等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基于产教融合思想下创新儿童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

3.1构建儿童康复课程体系

产教融合思想下,构建新型课程是儿童康复人才培养的基础。人才培养模式要与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确保课程开设合理,强调产教融合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鉴于儿童发育的特殊规律,经专家循证论证后设置教学课程,确保学生获得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保障儿童康复人才培养质量。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才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实践教学予以支撑,因此,可与企业一同协商教学大纲,打造高质量校内外实践基地,多开展校内实训康复科,根据日常常见的康复问题制定实习内容、实习科室、实习时长,达到满足高职教育与人才培养需求与人才培养质量。

3.2校企共同育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

校企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人才。校企双方共同构建“共建共管、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机制。通过实施专职教师“双师”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和兼职教师“双师”教学技队伍建设,形成一支高水平、交叉融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完善校企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实现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同步、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实现“课后就业,毕业就业”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4.小结

近年来,随着我国康复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速度,康复治疗学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医学应用技术专业,作为实践性较高的学科,实践培养是首要目标。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深化,创新思维,打破教学和生产之间的壁垒,将专业建设与企业用人需求对接起来,积极构建新的创业生态圈,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7]。我院应充分把握产教融合的现实要求,加强自身的师资力量建设,并加强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养真正体现产教融合的理念,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林诚,潘燕霞,陈秀云,等.以胜任力和创新力为导向的康复治疗学专业多元化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实践[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2,37(6):813-815.

[2]陈寒昱,夏宝妹,袁丹,等.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康复治疗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16):154-156.

[3]郭翠萍,冯杨红,邵璐.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课程教育研究,2021(9):38-39.

[4]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二号) [N].人民日报, 2006-12-2 (7) .

[5]李晓捷, 庞伟, 郭津. 中国儿童康复事业 1980-2020 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 26(8): 869-880

[6]杜青.中国儿童康复的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进程[J].华西医学,2022,37(05):657-661.

[7]舒保国,施宇.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构建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22(9):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