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革命文物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优势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3

运用革命文物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优势研究

王姝丽

单位:延安革命纪念馆,省市:陕西省延安市,邮编716000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革命文物,它们凝聚着该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与理想信念,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而在推进党史教育与学习工作时,如果想要进一步提升这方面工作的展开与推进效果,则可以将革命文物应用到党史教学当中,充分发挥优质革命文物在其中的教育优势,拉近人们与革命历史之间的距离。

关键词:革命文物;党史教育;党史学习;优势研究

引言

革命文物资源作为目前历史文化资源当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具备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涵,还包括有非常多的教育内容,充分记载了中华人民在抵抗列强入侵,独立自强过程当中的各项事迹,同时也是体现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历史证物。将革命文物应用到党史教育学习当中,充分激发革命文物的活力,是现阶段强化党史教育学习工作的一项重要参考内容,要求相关工作者在日常工作的展开与推进中,对这部分内容予以充足重视,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党史教育当中的应用效益。

一、革命文物的具体概念

我国在历史发展当中产生了许多具有非凡意义的历史文物,而革命文物在其中又属于一类相对特殊的分支,主要指代的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人民与中国共产党在抵抗列强入侵、推动社会革命以及抗战时所产生的各类文物,整体上覆盖面相对较广,包含抗战实物、艺术品、文献等实物。优质的革命文物在展出当中,能够为群众展现抗战年代中华人民与中国共产党的各类光辉事迹,有着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控成效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当中带领中华人民推进各类斗争,抵抗入侵的同时建立了许多革命根据地,带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着长期的革命奋斗,最终以打倒各类反动势力为结束。由此能够明确,革命文物是革命时代的见证者,它们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奋斗与发展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各种理想信念与观念,并在合拼年代后为人们展现着中华人民艰苦奋斗的壮丽诗篇。

在带领人们对革命文物所包含的各项思想文化内容展开学习与了解是,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之心与奋斗精神,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力量来源之一。从这方面也能够明确,在推进党史教育教学方面的工作时,将革命文物应用到其中能够从根源上去激发社会群众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人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革命年代的各个细节,进而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优势。

二、革命文物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

(一)革命文物是党和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精神的载体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受到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综合影响而步入百年屈辱史,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自救,带领人们谋求更加优质的生活,许多有志之士开始寻找救亡图存的方式与方法,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诞生为我国社会发展与建设指出了一条明路,促使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抵抗列强入侵带来了全新的希望。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后,国内有志之士汇聚一堂共同探寻着国家复兴、抵抗入侵的方式,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影响至今的革命文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十八世纪二十年代所印制的《共产党宣言》,它见证着中国共产党初期的建立与发展,在内容上证明着共产党成员为寻求解放与和平而做出的各类奉献。马克思主义与为那个年代的中国有志之士提供了工作与参考的方向,帮助中华民族最终选择到了真正适配于自身的理论与道路。

(二)革命文物记载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里程与各类事迹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当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共同抗战、共同奋斗,在经历过重重艰难与险阻后才取得了如今的胜利。由此也可以看出,每一件经过岁月洗礼而留存至今的革命文物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革命故事,见证着革命先烈的风险与牺牲,其中相对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井冈山根据地与其中所包含的各类革命文物。中国共产党在成功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总结过去的经验与教训,在强化革命工作成效的同时带动着人们群众参与到抵抗入侵与民族复兴的过程当中,进而产生了许多革命文物。这类文物不但是抗战年代的见证着,也记录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在承载顺利时刻的同时也记录下了革命烈士的故事。将革命文物应用到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当中,不但能够让党员干部与社会群众进一步了解到革命先辈所做出的各类牺牲,在强化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同时,帮助人们摒除各类错误思想。

三、发挥革命文物强化党史学习教育优势的具体措施

(一)调整革命文物资源与党史教育的融合方式

根据现阶段国内所具备的各类革命文物资源以及文物类型,可以将革命文物作为引入点来带领社会群众参与到中华民族解放史、奋斗史以及复兴史的学习当中,以此来打破传统党史教育存在的课程教学方式相对枯燥的问题。通常情况下革命文物会有着较广的革命历史覆盖面,因此在带领党员干部与社会群众参与到党史学习教育时,可以从革命文物所涉及到的革命历史事件上出发,为学习者讲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参与到抵御列强入侵、推翻各类封建制度等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革命文物本身属于一类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应用过程当中也需要重视起相应的保护工作,落实各项保护措施的同时,为党史教学教育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优质保障。例如,地方政府与党校党委可以整合当地所具备的各类革命文化资源与革命文物资源,通过建立品牌的方式来发挥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社会群众参与到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之中,建立符合当前党史教育需求的革命文物资源数据库。这种方式本身具有一定的抢救能力,可以将已经无法修复或者已经损毁的革命文物以数字化的方式保留下来,在提高革命文物查询便捷性的同时,拉近革命文物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之后还要在提升革命文物资源数据库建设质量的同时,依照各类客观事实与文献记录,带动专业研究工作者对革命文物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历史事件影响以及相应的人文故事充分整合,提炼出其中贴合党史教育要求的思想文化内涵,利用这种方式来丰富党史内容教育的同时,发挥出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的推进动力,实现党史教育资源的高效率高质量转变。在另一方面,不同地区在推进党史教育的各项工作时,如果想要更好地带动社会群众参与到党史教育的过程之中,深化党史教育教学效果,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革命文物思想内涵的全新切入点,寻找新型的革命文物资源与党史教育融合方式,从而发挥出革命文物对于优质党史教育的推进成效。

(二)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提升群众对革命文物故事的了解兴趣

如果想要带动社会群众进一步参与到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之中,发挥出革命文物在其中的应用效果,则要重视起党史教育当中的创新工作,将各类新型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手段应用到其中,激发群众对于了解革命文物故事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这部分内容在实际的推进当中对革命文物应用方式的创新存在有相对较高的要求,应当规避长时间采用同一类党史教育教学方式,主动调整党史教育当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确保整体教育方式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党史的学习要求,在这方面基础上去落实党史教育的创新方式应用工作,确保党史教育工作能够满足群众的学习要求。此时可以利用走入革命博物馆的方式,带动党员干部以及社会群众去更近距离地接触各类革命文物,增强党史教育的内容感染力,在实现人与文物故事共情的基础上去逐步讲解其中所涉及到的党史内容。

例如,相关工作者可以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所搭建的各类革命根据地应用到党史教育当中,利用革命文物来复原当年的革命场景,并在这类场景中为学习者开设对应的党史教育课程,通过阅读相关历史资料、文献手记以及观看纪录片等方式来带领人们进行党史教育,可以在保证党史教育工作稳步推进的同时,利用身临其境的方式带动党史学习者与革命先辈以及革命故事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在另一方面,相关工作者还可以制作与革命文物存在关联的纪录片,以影像的方式记录下革命文物所涉及到的革命故事与革命先辈事迹,将其投放到各大网络平台当中来带动更多社会群众在潜移默化当中接受党史教育。运用这种更加灵活且创新的方式来改良传统党史教育所暴露出的各类弊端,不但能够带动党员干部以及青少年在真实的情境中触及红色革命文物背后的精神内涵,还可充分发挥红色革命文物的政治、教育、文化及历史功能。

(三)增强对革命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力度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逐步增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空闲时进行旅游,带动着红色旅游项目呈现出逐步扩张的趋势。红色旅游项目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中国中产当的领导,在百年历史发展当中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与成就,因此得到了社会群众的广泛信赖,带动着群众想要进一步去了解并学习党的相关知识与历史。这种情况的存在也为革命文物提升党史教育效果创造了非常优质的前提条件,而群众在学习党史时也会更加偏向于了解具体事件以及对应的代表物。在另一方面,随着人均收入的稳步提升,人们越发重视起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尝试利用丰富精神世界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这类情况的产生,均为革命文物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效果打下了优质的基础,怎样发挥革命文物在党史教育当中的应用效益,强化教育成效并发挥出其中的优势作用,属于党史教育工作者与中国共产党相关干部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

然而发展过于迅速的旅游行业带动着大量游客前往革命博物馆当中,多数革命博物馆本身并不具有非常的接客能力,无法在满足群众革命文物参观需求的同时落实推进各项党史教育工作,因此也暴露出了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甚至文物受损的问题。这便要求相关工作者要站在革命文物保护的角度上,去落实各项修缮与保护工作,提升针对于文物的管理效果,在保证维持文物原貌的基础上再进行修复工作。如果想要发挥出革命历史场景在党史教育当中的应用效果,同样需要根据革命历史场景所处年代来进行修缮或者搭建工作,利用这种方式来带动社会群众参与到高质量的党史教育过程当中。

(四)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调整革命文物在党史教育当中的应用方式

这方面工作可以将数字媒体技术进行应用,搭建开放式互动沟通交流平台,带领人们在了解革命文物的过程中接受优质党史教育。例如,可以从微信公众号上出发,设置专门的红色革命文物专栏,定期推送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以及革命先辈事迹,并与党史知识点、教育重点等相结合,增加观众互动栏目,丰富互动形式。除此之外,还可引入全息技术、互动投影沙盘及虚拟讲解技术等,以通过人机互动等方式让参观者从中感受视觉震撼的同时,切身感受到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背景及精神内涵,以更好地弘扬革命精神,并推动党史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推进运用革命文物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优势研究工作时,可以从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调整革命文物在党史教育当中的应用方式;增强对革命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力度;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提升群众对革命文物故事的了解兴趣;调整革命文物资源与党史教育的融合方式等这些方面上去进行,充分提升社会群众在党史方面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贾旭东.红色革命文物概念及其界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141-145.

[2]林泰山.利用红色资源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J].求知,2018(12):53-55.

[3]周立军.论红色文化与当代革命军人忠诚教育[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8(04):119-123.

[4]刘江.用好革命文物这个生动教材[N].重庆日报,2021-04-01(005).

作者简介:王姝丽(出生年份:1979年4月24日),性别:女,学历:本科,职称:文博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文博、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