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安全护理管理和预防护理纠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2
/ 2

加强安全护理管理和预防护理纠纷

宋,莹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医院 河北承德  068150

摘要:目前,护理纠纷在医疗领域屡见不鲜,这不仅损害到了患者的健康及权益,还影响医院的声誉及权威。因此如何加强安全护理和预防护理纠纷在医疗行业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解决该问题将有效地提升医疗水平以及改善医患关系。

关键词安全护理管理;预防护理纠纷;医患关系

在护理工作中,安全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制度和规程,严谨执行医嘱,准确地实施护理计划来确保病人在治疗或者康复时有着良好的身心状态安全护理是医生,护士,患者三位一体的管理。护理纠纷是指护士与患者或其家属产生的纠纷或索赔,可表现为患者或其家属对护理水平不满。护理纠纷的根本原因,是患者或家属不认可护理的效果。因此安全护理水平是护理环节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安全护理水平能够有效的减少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护好患者的生命

一.影响安全护理管理与产生护理纠纷的因素

安全护理水平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它们的影响可大可小。因此可以将这些因素分为首要因素和其他因素,影响护理水平的首要因素则是患者的第一接触人护理人员。其他因素则十分广泛。同时安全护理水平也与护理纠纷息息相关,安全护理水平未达标则容易导致护理纠纷。

1.1影响安全护理管理与产生护理纠纷的首要因素

护理人员即护士,是病人的第一接触人员,是直接影响护理水平的首要因素。首先是护士的态度,护士应该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思想。部分护士服务不主动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各项指标变化无动于衷,对待病人提出的要求敷衍了事甚至对待病人及家属不耐烦从而影响了护理水平,导致医患关系紧张,进一步恶化可导致护理纠纷。

其次是护士的专业水平,护理是一项谨慎细心的工作,护士要掌握好换药时间,检查时间,以及紧急事故应对方法。这对护士的专业水平要求很高,特别是在骨科中,在遇有多发伤、复合伤等严重创伤的患者入院治疗时,因患者的伤情严重,病情变化迅速,护士必须具有很强的专业素养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果断地采取相应措施。可是有的护士不熟悉紧急情况下的抢救程序,不会随机应变,只会一味地按照医嘱办事。只会看到表面的创伤,而忽略了隐蔽的或深部的更严重的创伤存在,这不仅不能使病人的病情得到缓解,反而还会加重病情。

最后还有很多小的因素影响着护理安全及产生护理纠纷,如护士的沟通技巧,若太直接太生硬,则会影响到患者及家属的心态。

1.2影响安全护理管理与产生护理纠纷的其他因素

1.2.1患者因素

部分患者为幼儿或者老人。幼儿易哭闹抗拒治疗,老人可能会出现摔伤走失等年龄因素。这对护理安全产生比较大的麻烦。其次还存在患者或家属对护理预后要求较高,护理未达到预期标准则会产生不必要的争吵甚至纠纷。

1.2.2环境因素

医院的医疗设施及药品也会影响。病床床旁无护栏可能会导致病人坠床。医疗用品使用时未消毒可能会导致病人二次感染。

二.如何改善安全护理水平及降低护理纠纷

2.1提升护士的整体素质及专业水平

2.1.1护士的整体素质

护士应该要有以患者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考虑到工作的严谨性,护士应该养成严肃、细心、负责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病人每一句话,切实做好照顾病人的每一个细节。在人文素养方面,护士应该具有耐心,温柔的态度,充分注意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说话技巧,与患者多多交流,清楚病人的身体、心理状态。总的来说护士一定要建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从而培养优质的医患关系。

2.1.2护士的专业水平

安全护理是一个复杂且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护士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专业水平是提升护理水平及降低护理纠纷的关键,它决定了护理安全的上限,护士不仅要十分熟练做好普通护理,也要学会随机应变。才可以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2.2患者层面改善安全护理管理

2.2.1加强与患者沟通

护理的顺利开展,与患者的信任及配合密切相关。护士在交谈中应该尊重患者,理解患者,每当患者有疑惑或者有要求时,及时地为其解答,在交流中应该注意语言的技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交流。还要走进患者的内心,与患者成为朋友。

2.2.2与患者或其家属明确阐明患者预后情况

许多患者或其家属对护理效果未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而埋怨医院,甚至产生纠纷。因此让患者清晰了解病情及护理方案十分重要。向患者说明护理计划、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可能会产生的不适。这样可以让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有一定了解,从而调整自身的期望,减少护理纠纷。

2.3护理环境层面改善安全护理管理

护理环境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是一个客观的因素来影响安全护理水平。浅层来看,护理环境可表现为医院环境,比如医院的卫生条件、医药条件。而从深层方面来看,护理环境则是国家所颁布的制度、法律,以及医院对于护理人员的待遇等。这些可以直接影响安全护理水平的走向。

2.3.1病房管理制度

为了改善护理安全水平,当前的医院也设立了许多护理制度来保证护理的质量,比如较为核心的病房管理制度,该制度明确病区在科主任领导下,护士长负责管理,病区工作人员协助管理,不仅如此,该制度表明护士着装必须统一且要佩戴工作证进行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保持病区清洁整齐,布局有序,注意通风。还要每周对患者进行思想健康教育,护士长需要多倾听患者们的意见,采纳他们合适的想法,从而改善病区工作

2.3.2分级管理制度

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医护人员会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包括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分级护理标准是根据卫生部颁发的《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制定的,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具相应的护理等级医嘱,然后由护士来执行。护士长和护士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与医师联系,护士需要根据护理等级来调整护理,以此来保证患者能够安全管理。如一级护理的病人则是重症病人,这类病人病情变化迅速且并发症较多,则需要每小时巡视病房并且根据患者病情实行基本护理或者专科护理。

2.3.3其他管理制度

其他管理制度如抢救工作制度、护理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给药制度。也是护理安全的重要制度,这些制度不断完善了护理工作中的各种缺陷,也给护士提供了严谨的工作方针。

2.3.4医院环境

医院环境也影响着安全护理水平,医院需要及时更换旧器械,旧病床,防止病人在使用中发生意外。医院还需对护士提供必要的人文关怀,理解护士的辛苦。进而可以提升护士的工作态度与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护理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关系到许多方面,并且护理水平越高,出现护理纠纷的概率就越小。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医疗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治疗手段的增多也伴随着风险增多,各类医疗纠纷也复杂化、多样化。护理安全也成为现代护理管理工作的重难点。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对护理环节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护理工作的规范化流程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优化护理管理,从而弥补安全护理工作中的缺陷,让护理工作更加科学、标准。我国也不断完善护理核心制度,护理水平也会进一步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马艳.护理安全管理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84):1.DOI:CNKI:SUN:WMIA.0.2018-84-170.

[2]武莹,古丽沙黑·胡麻.护理安全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29):1.DOI:CNKI:SUN:WMIA.0.2018-29-154.

[3]贺云.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 2007, 26(12):2.DOI:10.3969/j.issn.1006-0979.2007.1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