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6
/ 2

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温树磊

身份证号:130681198802053216

摘要:建筑材料是建筑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建筑材料所呈现出来的色彩、质感等特征,从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了建筑工程的外观形态。与此同时,建筑形态在各个阶段,总是伴随材料地产生会出现变化,而新型化材料以及新型化技术的发展也影响到了未来建筑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就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技术展开详尽阐述。

关键词:传统;建筑材料;现代建筑;应用

1传承传统的建筑材料

就当前来说,我国各个建筑地域特点以及传统文化层面,传统建筑材料极为关键。首先,体现地域特色。当代建筑发展到现在,在国际主义的影响之下,我国全球范畴的城市建筑趋于统一化。而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国际主义主张理性、功能为先,而站在另一个角度,不难看出,这也极易使得建筑趋于单一化,冷漠化。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相关人员将所在区域的传统建筑材料运用到新型化的设计流程中,从而给所在区域的外部环境以及内部底蕴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呈现该区域独有文化的过程中,还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地域特色。

其次,传承传统建筑文化。通常来说,建筑物不仅可以发挥功能性的作用,而且还能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具备显著的文化艺术特性。建筑材料作为传统建筑文化的关键性载体,能够给建筑物提供归属感以及认同感。以传统建筑材料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材料,紧密地融合传统材料以及新技术,能够帮助老百姓更为直接地感受建筑物的现代气息,同时还能够感受到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顺应社会的发展。传统建筑材料一般采用所在区域所具备的特殊 资源,如此一来,这样不但能够帮助人们科学应用当地资源,同时还能够节省材料运输成本,减少建造的基本费用,这有助于实现社会可持续性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传统建筑材料把自然土等作为重要的基础,从而营造一个较为自然生态的环境,这同样也契合了老百姓希望亲近自然的需求。

2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类型及特征

土、木已经成为影响传统建筑的关键性要素,这不仅体现在土、木上,石、砖、瓦同样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建筑材料。通常来说,传统建筑材料取材自大自然,体现了人与大自然之间亲密的关系。而进一步研究传统材料在现如今建筑工程中的状况,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仅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要协调好现代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在采用传统建筑材料期间,相关人员不仅要重视其外部物理性质,而且也要求重视材料所具有的深厚含韵,如此一来就引起了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溯关怀。上述古老材料在我国应用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也充分地彰显了外观特点以及历史文化内涵,可以带来很多强烈的归属感。比如说其土壤粗糙,源自自然,各个地区的土表现出差异化的色彩地域性。

3中国传统材料表现形式

材料属于设计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所呈现出的样式、色彩以及肌理不同,从而就会给视觉和触觉带来不同的影响,这就决定了所呈现出建筑物形象,为大众带来不同的感知。而在新型化的建筑工程中,相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传统材料,就能够进一步从材料属性切入,将传统材料独有的功效应用至现代建筑中。

3.1传统建筑材料的形态呈现分析

建筑材料的形态即建筑的外形、大小、比重等多要素的构成形式,此时建筑材料在自然特性和力学属性上具备一定差异,所以,它们的尺寸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约束。而合理的比重以及尺度就会全面地体现出建筑材料的实际刚度、强度等。传统建筑材料一般包括自然属性与人工属性,其中,自然属性就代表着材料在自然中所表现出的天然属性,在古典园林建筑中常常会应用不加以改装的材料,从而充分彰显材料的自然美。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工形态就是指建筑材料通过人为加工处理以及排列组合之后,构成了极具艺术性的形态。比如说,民居建筑内比较多见的木雕、砖雕,他们都属于材料中的人工形态。相关的工作人员把传统材料运用至现代建筑内,充分地彰显它们的形态之美,这也是比较多见的手段之一。比如说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设计方站在传统人文的角度,充分利用传统材料彰显其思想。在建筑的外立面应用了一系列的青瓦,而这些瓦片就来自过去年代建筑。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校区的诸多建筑体以及景观小品中,相关人员要遵循一定规律排列组合,构成多种多样具有意蕴的样态。

3.2传统建筑材料的质感表现分析

质感就是指物质表层所呈现出的材质,不同的质感往往给人们的不一样的体会。一般而言,质感主要可以细分成如下几个层面,即表面的实际光滑水平、外部纹理和反射率等参数。通常来说,外部的光线以及色彩等因素也会影响到质感。进一步来说,材料质感可以细分为两类,首先就是自然质感,其次就是人工质感。而自然质感往往就是材料在生成过程中,其自身呢架构所表现出的凹凸平滑以及实际纹理情况,比如说木材、石材的表面天然组成的纹理。不仅如此,人工质感即材料表层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加工制作所表现出的外观特点。比如说,相关人员要对石材进行抛光、雕琢处理,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组织结构,有的会粗糙、有的会平滑、或许疏松,从而在视觉以及体感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来说,较为粗糙的建筑材料就会体现出较为显著的厚重感,而较为平滑的建筑材料会给人一种柔和的体会感受。而对于传统建筑材料之中的一系列土木砖石瓦,它们外部往往是比较粗糙的,在部分情况下会出现漫反射,他们的质感特点就是自然朴实。相关人员把传统建筑材料运用至新型化的建筑之中,就能够让建筑作品充满浓浓的传统

4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措施分析

4.1与新技术、新材料相融合

传统建筑材料源自于大自然,同时也要用于大自然,具备自然以 及环保的属性,不过相关人员倘若无休止的开发及应用,就会给外部生态带来较为严峻的影响。相关人员需要较为灵活地融入新型化技术以及原材料,这不但能够实现建筑材料的持续性应用,同时还能够充分地彰显原材料的功效。

4.2与美学理念相互融合

设计人员还应该精准地认知及掌握各个传统建筑材料的特性,综合新型化技术手段、新型化材料,这就为传统建筑材料带来艺术化效果,而且还能够将之应用至设计的各个流程之中,从而通过传统建筑材料传输源源不断的情怀,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众的审美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就目前而言,相关的人员在建筑建筑项目期间,还需要紧密地融合新型化材料、新型化结构和技术手段,从而在运用传统建筑材料过程中,可以真正地契合建筑形象和文化底蕴,这不但能够满足基本的应用需求,同时还能够发挥艺术价值。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之下,进一步挖掘仍具备实用价值的传统材料具有现实意义,将他们和现代建筑技术融合在一块儿。而值得注意的是,而当下新技术的发展也给传统材料的应用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而传统材料要与时俱进,在新技术以及全新设计理念的基础之上,逐渐进化发展,从而不断地演绎现代建筑,赋予建筑艺术更为高层次的独特意蕴。

参考文献

[1]刘琪.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与发展[J].美与时代:城市,2021(10):2-4.

[2]曾玉烨.简析现代建筑设计中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应用与创新[J].建筑与文化,2020(8):2-8.

[3]牟传勇.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与控制策略分析[J].全国性建材科技核心期刊———陶瓷,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