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技术与应用前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车联网技术与应用前景分析

朱丹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徐州市  221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汽车行业有了很大进展,车联网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住建部等部门业务指导下,车联网国标、行标、团标协同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并有效地推动着车联网产业健康发展。本文就车联网技术与应用前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车联网;智能交通;应用前景

引言

为了进一步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相关汽车制造企业需要整合具体的智能技术应用要点,建立车辆智能化水平与自动驾驶能力匹配的应用场景技术模块,为车联网应用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打造更加和谐高效的交通环境。

1车联网技术概述

车联网技术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等手段,将汽车和交通基础设施、互联网等进行连接。车联网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车辆到车辆通信(V2V) 利用车载通信系统,实现车辆之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流,以提高行车安全和效率。(2)车辆到基础设施通信(V2I) 利用路边基础设施或互联网,为车辆提供路况、交通信号等信息,以实现更智能化的交通管理。(3)车辆到行人通信(V2P) 利用车载通信系统,为行人提供交通安全提示和服务。(4)车辆到互联网通信(V2N) 利用车载通信系统连接互联网,为车辆提供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服务。车联网技术的特点具有实时性、多样性、可靠性及安全性等。它在汽车电气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汽车的智能化和舒适度,为交通管理和能源管理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2中国车联网通信标准

LTE的网络基础设施已经建立,它不需要安装专门的路旁设备,也不需要提供专门的频段,而它的设备可以和移动电话一样,集成成本也会大大降低。LTE能够较好地支持长途信息传递、节点移动速度快、交通稀疏、交通状况复杂等。DSRC中的IEEE802.11p使用的是自组网方式,LTE采用中心组网的方式,通过基站的参与更加有利于保证V2X的通信质量,解决802.11p可靠性低的问题。中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LTE蜂窝网络,拥有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在车联网标准上应该占据主导权。国内的电信企业如华为、大唐以及信息与通信研究院已在积极参与3GPP制定LTE-V标准。3GPPV2X的开发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二期V2X采用LTE-V技术,而V2X则是以NR为基础的新型空口技术。Rel-14V2X的第一期和Rel-15eV2X的标准化工作已完成。第三个阶段集中于研究高级V2X的应用方案,这些方案符合SA1的定义。

3车联网应用前景

3.1安全性

随着车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辆开始采用这些技术,实现自动驾驶、智能交通、车辆诊断和维护等多种功能。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安全性问题。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安全 车联网技术需要将大量的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处理,因此数据的安全性问题非常重要。如果数据被黑客攻击或泄漏,就可能会导致车辆被远程控制,造成交通事故等严重后果。(2)系统安全 车联网技术涉及到多个部分的协同工作,因此需要保证各个部分之间的安全通信和数据传输。如果系统出现漏洞或被攻击,就可能会导致系统崩溃或运行异常,从而影响到车辆的行驶安全。(3)隐私安全 车联网技术需要采集大量的车辆数据,包括车辆位置、行驶路线等隐私信息。如果这些数据被滥用或泄露,就可能会侵犯车主的隐私权,引起社会不安。为了解决这些安全性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数据加密和安全传输 车联网技术需要采取先进的加密技术,保护数据的安全传输,防止数据被黑客攻击或泄露。(2)强化系统安全保障 车联网技术需要采取多重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防火墙、漏洞扫描及反病毒软件等,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3)保障隐私权 车联网技术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车主的隐私权,包括数据保护、信息披露和用户认证等。

3.2车联网测试评价

(1)开放道路实测。在封闭试验场,基于5G通信技术,选取适当的网联设备,包括无线网络、监控球机、智能红绿灯、微波雷达检测器、智能路测单元(RSU)及视频检测器等设备。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按照道路类型结构完成相应的测评工作。较为常见的道路类型包括Y路口、道路出入口、断头路、十字路口、环岛、T字路口、交叉口、特殊道路、公交站等特殊道路场景。按照车联网场景设备集成处理、通信设备集成处理、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数据中心处理的应用模块完成相应的实测分析工作,可以全面了解车联网的实际应用效果。例如,高精度地图与高精度定位处理中,要将车载设备作为关键,配合差分增强定位系统、车联网设备高精度地图集成等,有效连接数据中心,建立实时性数据汇总模式。(2)暗室整车仿真测试。该测试主要是实现智能网联整车测试微波暗室环境的分析工作。测试项目包括车联网功能内容、射频性能、车载定位性能、蓝牙性能、无钥匙进入功能、紧急呼叫功能、信息安全等内容,建立有效的仿真控制模拟分析结构。在办公自动化(OA)暗室中分析相关参数内容,并评估车辆的具体信息数据,为后续开展良好的车辆引导提供保障。

3.3车联网功能服务方式的多样化

通过统一的ID管理与更新,车辆之间的联系将不再限于车辆,而是可以扩展到手机APP、通过微信小程序、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等多种互动设备,可以大大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增加人与车之间的互动次数、互动时间、提高使用体验。另外,部分的汽车联网功能,还可以让手机APP、智能穿戴设备等对网络速度和运算能力有很大的要求,从而覆盖更多的低端车型。利用海量的数据积累和自我学习,可以达到不同的互动模式。

3.4数据处理和传输

(1)数据质量 车联网技术中采集的数据可能存在噪声、丢失、错误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数据的质量,从而影响到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用数据清洗、数据校验等技术,提高数据的质量。(2)数据安全 车联网技术中的数据往往涉及到车主的个人隐私信息,如果数据泄露或被攻击,将对车主的个人隐私权产生严重影响。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需要采用数据加密、数据备份等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存储。(3)数据处理和分析 车联网技术中的数据量非常庞大,需要采用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来提取有用的信息。但是,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计算资源,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率,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4)数据标准化 由于车联网技术中涉及到多个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车辆,它们采集的数据可能存在差异,这会影响到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制定数据标准化的规范,确保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结果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

结语

汽车联网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行业,是最有可能制定出体系标准和最有发展前景的物联网应用。随着汽车网络技术的发展,城市智能交通的安全、信息的分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技术、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应建立统一的技术、服务和质量标准。此外,政府、电信运营商、汽车电子企业、服务供应商等也要积极合作,以促进汽车网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平.车联网权威指南:标准、技术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2]陈金鹰.认识通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

[3]魏垚,王庆扬.C-V2X蜂窝车联网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J].移动通信,2018,42(10):9-12.

[4]李玉峰,刘奇,魏亮.车联网数据安全的若干思考[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3,49(2):2-8.

[5]王艳阁,奚建清.具有隐私保护的车联网边缘计算任务卸载资源分配策略[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23,44(2):372-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