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

冯金河

清远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清远,511500

摘要:实施提质增效措施后,污水处理厂的管网收集率预计达到72.3%,增加31%;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BOD)浓度预计达到72.3mg/L,提升12.52mg/L,达到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BOD)浓度三年累计目标增加值分别为16%、6mg/L,为污水处理厂精准治污提供科学依据及同类项目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提质增效;生化需氧量;收集率

引言:

2019 年4 月29 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尽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的总体要求,提出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黑臭水体”,最终实现“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显著提升的工作目标,并从“推进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改造和建设”、“健全排水管网长效机制”、“完善激励支持政策”、“强化责任落实”4个方面提出了13 项工作任务,为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行业提质增效工作指明了方向。以下以某污水处理厂为典型案例分析。

一、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分析

根据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数据显示:从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进水COD浓度呈现一定波动变化,月均COD最高浓度为218mg/L(2020年1月),月均最低COD浓度为112.95mg/L(2020年6月)。从年均值上看,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进水COD年均值为149.44mg/L(截止至2021年6月)。结合降雨信息表,降雨月份集中在6、7、8月份,由于现状污水收集系统大部分区域属于雨污分流制,污水厂进水COD浓度受雨水影响较小,目前进水COD浓度常年处于低位,进水COD浓度均未能达到设计标准值(280mg/L)。

进水COD浓度变化图

二、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分析

根据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数据显示:从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进水BOD浓度呈现一定波动变化,月均BOD最高浓度为81.07mg/L(2020年1月),月均最低BOD浓度为45.51mg/L(2020年4月)。从年均值上看,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进水BOD年均值为59.78mg/L(截止至2021年6月)。现状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未达到《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 年)》的要求: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BOD)平均浓度65mg/L,且距离设计值仍有不小差距。

进水BOD浓度变化图

三、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措施

1、外水排查

2、 洗井摸查

3、洗管摸查

4、“洗楼”工作

5、 完善长效机制,持续推进

6、建立管网私搭乱接溯源执法机制

7、落实责任,强化监督,建立问职机制

8、创建信息化平台

9、完善激励支持政策

四、提质增效效果分析

1、污水收集率分析预测

根据前述分析,区域内现有污水量测算为5.55万吨/天,但实际进污水厂的污水量为3.83万吨/天(其中外水汇入量为1.54万吨/天),因此现有污水收集率为(3.83-1.54)÷5.55×100%=41.3%。

通过上述提质增效措施完善空白区管网建设后,污水收集率为(5.55-1.54)÷5.55×100%=72.3%,污水收集率提高31%。

2、 BOD浓度分析预测

根据典型生活污水水质指标值,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水BOD浓度值取低值100mg/L,实施提质增效措施后,污水BOD浓度预测为:(5.55-1.54)万吨/天×100mg/L÷5.55万吨/天=72.3mg/L,目前污水厂进厂BOD平均浓度为59.78mg/L,因此BOD浓度将提升12.52mg/L。

3、 工程整治效果小结

本案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照“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管道全输送、末端全处理”的污水设计理念,基本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将现状管网梳理改造完善,逐步形成清晰、完整的雨污分流管网系统;全面改造消除大部分的错接、混接点,全面提升污水处理厂BOD进水浓度,为污水处理厂精准治污提供科学依据。

提质增效实施主要内容包括4大类:污水管网完善改造、雨污分流改造、排污口整治和雨污混接改造。方案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基础设施条件良好,从工程技术上、经济上分析,该方案是可行的。实施后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助于提升当地环境质量,确保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目标的实现。

结束语:

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水浓度从2020至2021年在逐步提高,但还达不到相关的要求,主要原因是区域内雨污管网错接、市政污水管网不完善等,当地已经在通过相关项目对污水管道进行改造。

通过以上提出的建立长效机制、错接的雨污管网改造、城中村污水改造、断头市政管道进行连接、合流制建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和建立管网私搭乱接溯源执法机制等措施,力争经过3年努力,全市城市(含县城)建成区基本无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显著提高。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稳定实现无害化处置。

实施提质增效措施后,污水处理厂的管网收集率预计达到72.3%,增加31%;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BOD)浓度预计达到72.3mg/L,提升12.52mg/L。达到2019-2021年当地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BOD)浓度三年累计目标增加值分别为16%、6mg/L。年度目标为2020年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51%,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BOD)浓度63mg/L;2021年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53%,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BOD)浓度65 mg/L。

参考文献:

[1]段方超,赫靓.对市政管网给排水管道系统设计与施工[J].科学与财富,2020(8):320.

[2]徐骏.市政管网给排水管道系统设计与施工的探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1(23):46.

[3]张晓荣.市政管网给排水管道系统设计与施工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13):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