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

涂鸣飞

武汉景泰源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期施工项目建设与建成后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需要及时应用生态环境修复技术,通过对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价值,并分析了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要点,以期对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应用

引言

水土流失问题会造成严重的泥石流和山体滑坡事故,不仅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也会制约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结合水土流失问题的影响因素而言,主要是在地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出现的地表土壤破坏、岩石本身破坏和母质破坏等方面,需要通过农业生态修复技术进行处理。结合水利工程而言,可以满足地区人民的生活发展需要,但实际施工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存在水土流失风险,容易导致泥石流等地质问题出现。因此,有必要在水土保持工程中做好农业生态修复技术。

1水土保持中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意义

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中生态修复是指科学地恢复和重建水利工程建设中受损或退化的生态系统。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修复,旨在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生态系统运行的良性循环,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充分发挥作用。目前,水利工程建设中实施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通过现代工程技术和现代生态技术,有效地改变了水利工程建设造成的区域生态系统退化中,促进了水利工程建设所在区域生态系统各种因素的优化配置和有机协调。相应地,促进水利工程所在区域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和能源相互集成,通过科学高效的修复保护措施保护因水利工程建设影响而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水土,真正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和,有效利用土壤资源。因此,水土保持工作必须以水土资源为基础,科学制定生态修复、水资源维护规划等各项工作内容,遵循自然规律,积极学习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措施能显著促进水利工程安全建设,显著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总体质量,有效改善水土流失状况,显著提高土壤肥力,而且能有效提高土壤蓄水功能,避免水土流失。以建设水利工程为目的,可有效调节地表水和地下水,加强生态修复,使生态环境更加平衡,有效防治自然灾害,减轻河床压力。因此,为了确保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人民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必须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2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要点

2.1建立并完善水土保持监督制度

为了促进农业生态修复技术可以在水土保持工程中得到落实,且能发挥较大的价值,需要相关单位结合实际的农业生态修复现状,对监督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确保各施工管理人员可以落实自身的本职工作,积极对施工中的水源、土壤等方面做好保护,体现检测体系的价值。另外,为了促进水土保持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以发挥,还需要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农业生态修复一定的支持,既包含经济研发上的支持,也包括人才培养方面的支持。同时,要注重水土保持工程中各项修复工作的协调性,积极建设监督管理交流平台,基于信息化手段提高农业生态修复的价值。

2.2优化边坡防护设计

根据土壤流失区的不同,修复的可能性也不同,当降水和干旱使许多植物无法耐受时,生态修复也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需要采取人工修复措施进行治理。对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必须人力干预,切实执行环境保护部门发布的法律法规,纠正工程中的漏洞,优化边坡防护设计,保证工程合理性,保证所有工程按标准进行,减少工程过程对水土环境的破坏,避免工程污染对水土环境的严重影响,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科学设置临时围挡,防止施工垃圾进入水体。施工人员必须在河岸两侧种植植被,通常采取生态护坡的形式,需要首先确定水利工程护坡施工的角度和面积,以美化环境和保持水土为基本目标进行施工作业。由于山坡覆土较厚,土壤条件干燥,故以各种干旱植物和灌木相结合的施工方法为主,遮阴种树,需要群众的参与和施工工作的监督。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水土流失治理重视不够,没有进行边坡防护设计,并将具体措施纳入保护机制。

2.3改良耕作模式

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当中,有关人员还可以通过对既有的农作耕作模式进行有效改良,并对当地的农作物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如深耕、混播与套播等方式,从而取得良好的生态治理效果。在调整当地农作物生产结构期间,需要遵守科学原则与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当地农作物的实际生长情况,采取生态修复理念,避免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在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的过程中,还要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效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坚持以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作为重要的导向,在满足当地农产品市场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针对未来市场发展需求进行有效分析,实现农产品数量的多层次与多样化目标,更好地满足动态化发展需求。

2.4水资源管理

生态水利在水资源管理中,主要是通过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水生态系统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净水、保水、防洪、保护生态等功能。通过采用生态工程、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措施,增强水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和水资源的生态功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实践中,生态水利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水库兴建中,可以采用生态坝和生态移民等技术,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效益。在水源地保护中,采用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等技术,增加水源地的保水能力和自净能力,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在水土保持中,采用生态工程和防护林等技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和植被,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同时,生态水利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也可以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在节约用水方面,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在水质保护方面,通过控制污染排放、加强水质监测等措施,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健康。除此之外,生态水利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还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生态旅游和生态景观等方式,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提高旅游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同时,生态水利的应用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推动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因此,生态水利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需要加强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方案,综合运用各种生态保护措施和技术,实现对水资源的全面管理和保护。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的前提下,需要在落实水利工程施工时,关注水土保持建设。基于水土流失对周围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积极预防水土流失并提高水土保持建设质量有着重要价值。具体需要做好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可以基于实际水土保持工程需要,对边坡修复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和植物应用技术进行选择使用,在不断提高水土保持质量下,更好地发挥水利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吕波,余凡,付健.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土保持工程的应用探析[J].河北农机,2021(10).

[2]蒋文健.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土保持工程的应用分析[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1,4(04).

[3]王农,刘宝存,孙约兵.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与未来科技创新的思考[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0,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