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成效和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成效和思考

徐娅

阜康市生态环境监测站  新疆 阜康市  831500

摘 要:在乡村建设行动背景下,党和国家为了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进一步开发农村居住的生态性与宜居性。故而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开始,处理乱修乱建随意丢垃圾,整治污水随意排入河流问题,治理农村农用地膜废弃塑料袋等白色污染问题,深入推进“旱改厕”,为农村居民生活环境营造良好氛围,突出农村人居环境绿色生态、天蓝水绿、鸟语花香的优势,最终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下文就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地意义,分析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当采取的举措。

关键词: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意义

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根本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具有丰富的含义,包括了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层面及要素,而且涵盖了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农村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所在,也是重点所在。广大农村的全面小康自然包括了为农村居民健康提供保障的良好人居环境。

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广大农村而言,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干净的农村人居环境与良好的生态环境、洁净的饮用水、安全的食品等逐渐成为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而且这种需要会变得日益迫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

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习近平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和路径的明确指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4.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人们较多地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的一种外在性,亟待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推动美丽乡村走向健康乡村,增进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态福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处理以及“厕所革命”,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因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生态宜居的有效抓手,也是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

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现状

1、人居环境治理同质化问题突出。我国地域辽阔、村庄错综复杂,由于地域时空差异性较大,不同地区的农村的历史发展不同,人文地理条件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具有共性的人居环境治理方案适用较差。目前全国各地农村都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大家互相借鉴共用成果,普遍出现同质化问题,有部分治理工作者直接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措施方案,没有因地制宜按照本区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治理去实施生活垃圾以及污水处理问题,没有考虑所在地区的差异性,轻视本土地理气候条件或人文条件,结果治理成效并不显著。因为其他地区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村庄,这样不仅起不到良好的作用,反而会降低人居环境治理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存在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对人居环境治理的全局把控,未能合理分配农村地区人居环境治理的各类资源,使得人居环境治理未能尽人意,不能实施综合全域治理从而影响到整治成效。

2、人居环境治理资金后备不足。目前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中最大的难题在于治理资金后备不足,政府投入资金投入有限,难以周转给综合治理造成了资金难题,达不到预期实现的结果。要严格按照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预期精准计算,切莫因为超过了资金预算,很多措施都难以实现,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其中国家财政每年专项用于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有限,要充分发挥地方财政支出并且鼓励村民自主筹款,各类资金的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以至于现阶段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所需资金后备不足。除此之外,现代市场融资引入外资投入也非常艰难,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支付高额的治理费用。因此各村庄要积极探索可行的人居环境治理的资金来源,千方百计克服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资金问题,实现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3

3、人居环境治理乱象层出不穷。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近几年开展得比较多,各个农村地区人居环境整体水平也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从全局角度出发,纵览全国农村地区人居环境治理的进度不一、治理成效参差不齐,治理乱象层出不穷。

三、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思考

1、持续提升农民生活品质。通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提升公共环境质量、实施乡村绿化美化等,为美丽乡村建设铺就环境底色。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深入实施常态化村庄清洁行动,以清理农村积存垃圾、河塘沟渠、农业废弃物和无保护价值的残垣断壁;治理乡村公共空间,以改变农民生活习惯等“四清一治一改”为重点。大力推动村内道路、亮化、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等公益性事业发展。

2、持续保护乡村农韵肌理。深入挖掘乡村发展软实力,突出乡村风貌保护、乡村文化传承发展、文明健康理念普及,为美丽乡村建设营造人文氛围。提升乡村风貌保护水平。

3、健全常治长管体制机制。坚持建管并重,通过机制创新提升工作效能,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常治长效。完善长效机制促管护水平提升。指导各地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管护内容清单化、管护队伍专职化、管护资金硬性化,开展示范建设促管护水平提升。

4、有序推进人居环境整治。(1)聚焦硬任务,持续夯实农村人居环境基础。一是统筹推动重点任务落实。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科学确定年度目标和工作举措。二是持续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深入开展以“四清一治一改”为重点的常态化村庄清洁行动,推动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拓展,引导农民群众逐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2)着眼软实力,不断提升乡村人文素养。一方面,大力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结合“农民丰收节”系列节庆活动,通过农旅融合、“互联网+”等方式,加强农业文化遗产宣传推介。另一方面,着力推动乡村文化发展。把转变农民思想观念、移风易俗、推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结束语

农村人居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因此对农村人居环境展开综合治理为当地农户谋福祉,农村人居环境在新的发展时期有着独一无二的现实意义。整治村内生态环境,助力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城乡融合,破除不良作风化解社会矛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污染问题等难题,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现代农村治理能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加强农村产业绿色发展达成乡村生态振兴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怀山.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宜居乡村建设[J]. 江苏农村经济,2022(12):209-211.

[2]孙亚宁.乡村建设软硬兼施农村面貌增“颜”提“质”[J]..农村工作通讯,2022(10):113-115.

[3] 蒋莹.多方协同,有力推进乡村建设[J]. 中国发展观察,2022(26):254-255.

[4]赵华.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乡村建设驶入“快车道”[J].大社会,2021(15):317-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