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中的生态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地质环境中的生态发展

王健

成都理工大学

摘要:我国国民经济在不断的发展,满足发展的各种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比如矿产资源。但是在对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也因此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影响。从而产生一系列问题,使得地质环境中的生态发展问题变得严峻。我们要认识了解地质灾害的特点和对环境的影响,要求我们对矿产资源开发过后的地质环境治理产生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建立健全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把坚持“生态文明”不动摇运用到工作当中去。明确矿产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责任,从而促进地质环境生态恢复。

关键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环境保护

1 引言

从习近平同志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我们可以看出,那不仅仅是对他们所说的话语,更是对所有地质人肯吃苦、弘扬优良传统做好矿产勘查工作提出殷切期望。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发展,发展离不开物质基础,而矿产资源是物质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1]

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各项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加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和供给的力度,以不断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对矿产资源进行开采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落后的开采技术、陈旧开采设备、环保意识淡薄、相关制度不完善等,而这些问题都会给矿区的地质环境、生态植被环境带来影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地质灾害、水资源流失、土地资源破坏、地形破坏等,其中泥石流、地面裂缝和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2 地质灾害的特点及对环境的影响

2.1 地质灾害的特点

    ①突发性。地质灾害是因为地球运动、气候等原因突然发生的,在发生之前没有明显迹象,难以使人察觉。正是因为这种突发性,人们不能提前预防灾

害的发生。

②破坏性。地质灾害的影响力巨大,当出现坍塌、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灾害时,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并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发生地质灾害时,会给周围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人们没有办法出行,房屋受到破坏,生命、财产都遭受影响。在地质灾害发生时,有人受伤、有人失踪、有人遇难,还有一些区域瞬间被夷为平地。由此可见其波及范围非常广,有着破坏性的特点[2]

③不可避免性。当全球变暖、碳中和等环境问题出现,地质灾害问题也在悄悄酝酿。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都表明地质灾害有着不可避免的特点。作为人类,虽然不能杜绝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可以采取适当防治措施,加强保护,降低损失。

2.2 地质灾害对环境的影响

地质灾害类型不同,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综合而言,主要表现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上。另外,地质灾害的发生还会使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在生态环境当中,人类与动物、植物共同生活着,并且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植被遭受破坏,动物也必定受到影响。环境的改变使得动物适应性变低,不断迁徙。如今,很多动植物逐渐灭绝,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2.3 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登记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328654处,潜在威胁1399万人和6053亿元财产的安全。按类型划分,滑坡130202处、崩塌67383处、泥石流33667处、不稳定斜坡84782处,其他类型地质灾害12620处。

不断开展避险搬迁和工程治理等工作,全国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由“十二五”末的1891万人降至2020年底的1399万人,减少了492万人,减少26%。“十三五”期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34218起,造成1234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60亿元,较“十二五”期间分别减少47%、39%、41%。全国共实现地质灾害成功避让4296起,涉及可能伤亡人员14.6万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50亿元。

3 地质生态环境保护

3.1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

建立健全专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长江三峡大型滑坡鸡脑壳包崩滑体为例,开展鸡脑壳包崩滑体专业监测预警项目。

鸡脑壳包崩滑体位于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五组,长江北岸,影响滑坡范围内住户人身及财产安全,通过开展专业监测预警,完成以下任务:基本查明勘查区内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征和斜坡岩土体物理力学特征;在已有的资料基础上开展滑坡区工程地质测绘,基本查明滑坡区的位置、范围、规模、性质及其要素特征,以及滑坡区的物质成分、稳定状态,分析其发展趋势及危险性。通过钻探等勘查手段,基本查明地层结构、地下水赋存及堆积体结构特征;综合分析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主要控制因素和诱发因素,评价计算滑坡区稳定性,为专业监测提供手段、方法和部署建议。

一方面通过开展专业检测预警保护人身财产安全,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减少鸡脑壳包崩滑体对长江主干道的影响。因此强调鸡脑壳包崩滑体未进行有效治理前不宜开展工程建设活动,严禁在滑坡中前部进行高切坡,减少人们生产活动对地质灾害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由此可见,做好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项目及群防群测,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2 矿产地质环境保护

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中所取得的效果显著,在开采的过程中,其对地表的景观以及地质内部构造等产生一定的破坏,因此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影响!同时叶也使得自然灾害频发,再加上矿产资源开发设备落后,所以使得在开采过程中资源浪费情况屡屡发生!

为此,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生态文明”不动摇[3],把保护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新建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应当论证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取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和破坏。依法限制或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重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生态环境保护区域一定范围内开展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发展同样离不开创新,而绿色创新效率通过提高生态环境效率促进环境保护水平。实现绿色创新效率驱动环境保护提供了我们良好发展的平台[4]

3.3 矿产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首先必须明确矿产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责任对于新建和生产矿山,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5],明确矿业权人的义务,加强矿产开采和选矿过程中的废污水处理!废石尾矿长期堆放的环境污染治理"实行差别化资金筹措”政策[6],促进新老矿山及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恢复。

4 总结与展望

地球是全人类的共有家园,当代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将人类的利益和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构成了现实的命运共同体。人类欲求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得立足全球视野,合作保护生态环境,携手共建地球美好家园。

矿产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对生产制造以及人们的生活意义重大!在对矿山资源开采时,要依照实际的地质情况进行科学的开采,严禁盲目开采和过渡开采,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加强对生态体系的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平共处,由此不断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黄志斌,高慧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理论集成[J].社会主义研究,2022(03):56-65.

[2]秦迎丰,刘丽萍.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地质灾害防治策略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2,7(14):228-230.

[3]姜杉钰,王峰.我国地质工作转型升级形势与需求分析[J].国土资源情报,2021(02):52-56.

[4]刘芳.地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J].低碳世界,2019,9(12):123-124.

[5]吴文清,郑玉林,陈红旗.坚持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战略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4(01):1-5.

[6]张凤予,张东兴.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实践研究[J].价值工程,2022,41(19):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