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阶梯性疗法对急危重症患者临床疗效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3
/ 2

呼吸阶梯性疗法对急危重症患者临床疗效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邵秀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 新疆阿克苏 843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危重症患者采用呼吸阶梯性疗法的临床效果及对其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急危重症的患者300例,将其分为数量均等的甲乙两组,甲组采用传统呼吸治疗,乙组采用呼吸阶梯性疗法,观察不同疗法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显示,采用呼吸阶梯性疗法的一组患者,其复苏的成功率更高,乙组患者气管切开率、HR、DBP、SBP、呼吸恢复时间、住院时间、SAS评分、SDS评分均比甲组患者更低,且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有急危重症的患者实施呼吸阶梯性治疗的方式,对于患者临床效果及负面情绪的改善有积极临床效果。

关键词:呼吸阶梯性疗法;急重症;临床效果;负面情绪

引言:

急诊重症是重症医学科中是比较常见的,该类型患者的患病原因相对更加复杂,多因各种因素引起,常伴有缺氧和呼吸功能障碍,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在疾病、有创治疗、治疗费用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急危重症患者往往会产生严重的焦虑、绝望、自卑、抑郁、烦躁等消极情绪,这些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对患者的疾病结局产生影响[1]。在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救治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因此,在救治过程中,对病人进行有效地呼吸管理,缓解患者在患病期间出现的低氧状态,尽快使病人的呼吸等各项指标得到有效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的。在采用呼吸阶梯性治疗的方式在对急危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按照不同的呼吸系统状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而达到全面综合的呼吸抢救效果。因此,本研究选取部分患有急危重症的患者展开急救观察,以观察呼吸阶梯治疗方式对急危重症病人中的治疗效果和对其负面情绪的影响。详细研究内容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急危重症的患者30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甲乙两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150例,甲组男女比例为1:1,年龄为20-75(39.58±3.06)岁;乙组男女比例为1:1,年龄为21-75(38.08±3.55)岁。所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要求,且患者基本资料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入组条件:患者符合急危重症患者;患者自愿接受呼吸阶梯性治疗;心率(HR<50次/分 或 HR>130次/分);呼吸(R<10次/分 或 R>30次/分);血压(SBP<85mmHg,DBP<50mmHg 或者SBP>240mmHg,DBP>120mmHg);血氧饱和度(SPO2小于90%)。

剔除标准:存在严重精神异常的患者;存在严重智力障碍的患者;非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

1.2方法

甲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呼吸疗法:按照病人的呼吸困难程度,确定呼吸支持的程度,然后给予完全通气支持、气管插管、无创机械通气、面罩吸氧等呼吸支持疗法。

乙组采用梯级式呼吸疗法:按照呼吸阶梯疗法,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呼吸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采取了阶梯疗法。第一阶梯为无创伤,为徒手支持,内容有:复苏体位以及开放气道等。第二阶梯为无创伤,为氧疗支持阶段,主要有:鼻塞,鼻导管吸氧、面罩给氧、气管插管。第三阶梯为创伤气道阶梯,主要有:气管穿刺、环甲薄膜穿刺、气管切开等。第四级是机械通气级,主要有:简易呼吸器/呼吸机及常规呼吸机,起到改善通气、换气、抢救呼吸衰竭的作用。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选取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复苏的成功率、气管切切开率、HR、DBP、SBP、呼吸恢复时间、住院时间、SAS评分、SDS评分进行汇总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在这一次的观察和研究中,笔者使用了SPSS25.0作为数据统计分析工具,通过t检验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并明确两组之间差异的显著性,以从数据层面获得有效的量化解释,以验证多呼吸阶梯性疗法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二、结果

2.1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住院时间、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乙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住院时间、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甲组,且P<0.05,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住院时间、SAS评分、SDS评分比较(x±s)

组别

例数

呼吸恢复时间

住院时间

SAS评分

SDS评分

甲组

150

62.51±5.99

10.58±1.56

46.98±3.57

42.85±4.42

乙组

150

45.61±5.12

7.61±1.15

31.25±1.03

33.56±1.54

T

-

5.621

2.009

8.458

9.245

P

-

0.002

0.013

0.003

0.035

2.2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比较

乙组患者复苏成功率高于甲组,且P<0.05,见表二。

表二  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成功率

甲组

150

50(33.33)

76(50.67)

24(16.00)

126(82.67)

乙组

150

65(43.33)

85(56.67)

3(2.00)

147(98.00)

T

-

5.889

5.664

2.331

1.559

P

-

0.019

0.045

0.006

0.039

三、结论

在急危重症病人中,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气道梗阻、无自主呼吸、呼吸功能障碍等表现,因此需要尽早给予氧气支持,并做好呼吸道护理,才能让病人的呼吸功能尽快地恢复。常规的呼吸治疗主要是通过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来进行,在此过程中,医师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和以及以往的工作经验来选择呼吸支持,这样才能从根源上缓解人体缺氧等问题。然而,常规呼吸疗法无法确保其全面性和系统性,具有较高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且因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常导致患者在呼吸支持和抢救过程中出现决策失误,造成巨大的医疗资源损失,目前尚无法达到临床需要。

阶梯性治疗是一种治疗步骤较多的操作方式,由徒手疗法变为机器疗法,由简单到复杂,以减少对人体的刺激与损伤。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急性危重病人在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程度的呼吸支持治疗,从无创性到有创性,逐步递增,从而为后续呼吸机辅助措施提供依据,从而减少因盲目进行呼吸机辅助而引起的并发症,进而有效提升和改善对该类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大大降低了气管切开率,缩短抢救时间,降低抢救中不良事件的发生[2]。同时,本次研究还发现,乙组患者在治疗后的HR、DBP、SBP的数值均比甲组患者更低,呼吸的恢复和住院的时间均较甲组短,乙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甲组患者(P<0.05),这表明呼吸阶梯疗法能够保持急性期和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的稳定性,促进呼吸的恢复,减少病人的消极情绪,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间。

总之,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强化的呼吸阶梯疗法,可以有效地提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气管切开率,加快呼吸的恢复速度,使病人的生命体征保持平稳,并能使病人的精神状态得到良好的改善,从而帮助病人早日出院,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静静,张姝妤,夏磊.阶梯式融合性箱庭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临床症状,情绪认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2,31(9):7.

[2]柴耸豪,梁献慧,王晓星.正念减压疗法对AAVF术后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2,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