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老人居家照护

/ 2

失能老人居家照护

胡亚静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医院            017000

前言:失能老年人由于生理或心理受损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因而在一个较长时期甚至无限期内都需要别人在生活、医疗、护理、康复等方面给予广泛的帮助。中国是未富先老的国家,老龄化程度超于现代化,这种长期、持续而又专业化的照护需求无论对于家庭还是社会,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财力资源都是巨大的挑战。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及高龄化的进程,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问题日益凸显,社会对养老问题尤其是失能老人的养老护理问题愈加关注。失能老人是指年龄在65岁及以上,由于患慢性病,进食、沐浴、穿衣、如厕、室内走动等基本日常活动必须在他人的协助或完全依赖他人的协助才能完成的老人[1]。与健康老人相比,失能老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其对身体照顾、家务及日常生活照顾、居家护理服务等方面的需求较为迫切[2]。在以家庭养老为主要载体的养老模式下,如何提高失能老人的照护质量,直接关系到失能老人的生存质量。

一、失能老人居家照护现状

据调查显示,我国失能老人约40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5%[3]。失能老人由于生理、心理受损,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需要在较长甚至整个生命持续期内得到他人的各种帮助和照护。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年人偏好居家养老,因此这种照护主要来源于家庭内部。

1 失能老人居家照护以家庭成员为主

以家庭成员为主的照护是一种传统养老方式,根本属性是一种非正式照护,有研究表明,失能老人的照护者主要是子女和配偶,在传统“孝道”文化影响下,照护老人是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家庭中参与失能老人的照护。在子女工作压力大时,失能老人的照护重任就落到了配偶身上。这种传统的养老方式在家庭子女较多、家庭规模较大、孝道文化盛行的社会发挥了重要的养老功能。但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家庭规模的小型化,经济发展带来的就业压力,城市化引发的人口流动等因素,均削弱了子女在失能老年人長期照护中的作用。子女由于在失能老人照护中的“缺位”,使得子女因为没有尽到“孝道”而感觉自责,承受了较大的精神压力;而失能老人配偶本来也是老年人,照护精力、能力有限,同样承受了较大的身心压力。因此,传统的以家庭成员为主的家庭照护模式亟待寻求外部支持。

2 失能老人居家照护以生活照料为主

目前,我国失能老人的居家照护者无论是亲属或家政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照护知识和技能,为老人提供的服务多局限于简单的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难以应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老人的多样需求。失能老人常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慢性病,高于城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慢性病通常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且无法治愈,随着病情加重、病种增多,会加重功能障碍,功能障碍又会加速疾病恶化,对失能老人的躯体、精神均会产生较大影响,这种恶性循环是导致失能老人生活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失能老人的居家照护是长期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持老人生存质量,通过居家照护使其享有最大程度的独立、自主和人格尊严。因此,为失能老人提供居家照护应该是综合性的,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还需要与康复护理相结合,对失能老人居家照护提供疾病防控相关健康教育、饮食、服药等指导,使以改善失能老人健康状况,提高生存质量。

二、失能老人居家照护对策的探索

1 完善卫生服务,为居家照护提供支持

居家照护是非正式支持与正式支持相结合的一种照护模式,必须依托医院提供生活服务、卫生服务。居家照护是人口老龄化时期的创新和理性选择,失能老人的居家照护既回应了单纯家庭养老的局限、机构养老资源的不足以及失能老人对家庭亲情的渴望。失能老人的居家照护不再是失能老人居住在家,按传统的生活照料方式让失能老人安度晚年,而是以家庭为核心、医院卫生为依托,由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对失能老人提供服务和照护的新模式。通过医院为照护者提供照护指导和养老相关知识、养老技能培训,心理支持等,提高居家照护的质量。

2 基于双向评估的照护指导

通过家庭访视,一方面,收集访视中失能老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失能老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失能情况;失能老人健康状况,换慢性病的情况;失能老人的心理状况等,通过这些资料明确失能老人的主要问题及身心需要。另一方面,根据非正式访谈、及对家庭照护者需要问卷,了解照护者的一般情况,胜任照护失能老人的工作的能力。在双向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失能老人的失能程度、生活自理能力,患病情况等确定失能老人的照护需要,并根据照护者的文化程度、接受知识的能力等,为失能老人及照护者量身制定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为失能老人及照护者量身打造一套从而有助提高失能老人居家照护的质量,缓解照顾者的心理压力,对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有效控制病情及减少并发症,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 小结

受我国卫生资源严重不足、养老事业刚刚起步、传统养老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人仍然以传统的家庭式长期护理为主, 家庭照护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具有基础性作用。失能老人选择在家中养老时, 就需要居家照顾者在生活护理、疾病护理、健康教育、康复训练等方面给予帮助, 即居家长期照护。这种居家长期照护一方面需要照顾者具有相关的照护知识, 且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 给照顾者产生巨大的身心压力, 长期下来严重影响照顾者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居家照顾者大多未接受过专业训练, 缺乏照护能力, 既影响着照护质量, 又影响着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如何加强对失能老年人居家照顾者关注的力度,了解他们的需求,予以心理支持, 并提供专业护理知识的培训与指导,提高失能老人居家照护的质量,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居家长期照护不同于以往单纯依靠家人进行的家庭照顾,而是一种需要社区和各种长期照护设施共同参与,综合家庭和社会多种力量的全新照护模式。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长期照护保险,但是近年来各地在居家照护的政策和服务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改进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