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哮喘怎样治疗?

/ 2

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哮喘怎样治疗?

帅成陈

大邑县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331

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哮喘是指长期或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后,哮喘症状和气道高反应性得到控制,但一旦减量或停药,哮喘就会反复发作或加重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这种哮喘的发生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气道炎症的抑制作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对气道平滑肌的敏感性的改变等因素有关。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哮喘的诊断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肺功能检查等综合考虑,其中最主要的诊断指标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症状得到缓解。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哮喘的治疗目标是在保证哮喘控制的同时,逐渐减少或停止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以避免其长期不良反应。

1.优化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的用法

优化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的用法,包括选择合适的剂量、频次、吸入器和吸入技巧,以提高吸入糖皮质激素在气道的沉积和局部效应,减少全身吸收和不良反应。以下是一些优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用法的建议:

正确使用吸入器。ICS药物的效果取决于药物到达肺部的程度,使用吸入器的正确方法是确保药物达到肺部的关键。使用吸入器前应该认真阅读使用说明,并遵循医生的建议,确保正确的吸入方法和药物剂量。

合并使用支气管扩张剂。ICS常常与支气管扩张剂合并使用,能够增强疗效并减少副作用。支气管扩张剂通过扩张支气管,增加药物到达肺部的程度,同时ICS通过减少气道炎症来治疗哮喘,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

定期进行评估。ICS的剂量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定期进行评估,以确保患者使用的是最小有效剂量。定期进行哮喘症状和肺功能的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剂量的调整,可以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并保证最佳疗效。

患者教育。患者应该了解ICS的用法和副作用,并定期与医生交流,及时告知自己的病情变化和用药情况。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并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预防副作用。ICS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口腔嗓子痛、声音嘶哑等,可以通过漱口或用药后喝水来预防。另外,ICS对骨密度有一定影响,患者应该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以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

2. 联合使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是一类广泛用于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药物。联合使用LABA和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是治疗稳定期哮喘的一种常用策略,能够增强疗效、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下是联合使用LABA的一些注意事项:

2.1哪些患者适合使用联合治疗?

联合使用LABA和ICS适合于稳定期哮喘患者,特别是那些症状难以控制,需要增加药物剂量的患者。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LABA和ICS也可以联合使用,以减轻症状和预防急性加重。

2.2如何使用LABA?

LABA应该与ICS合并使用,而不是作为单独的治疗药物。LABA的使用频率应该根据药物的种类和剂量而定,一般每日使用1-2次。患者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来使用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2.3哪些患者不适合使用LABA?

LABA的使用需要慎重考虑对于某些患者,如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疾病患者等,LABA的使用需要谨慎,并遵循医生的建议。此外,对于那些对LABA过敏或有LABA相关的副作用的患者,也不适合使用该药物。

2.4如何预防LABA的副作用?

LABA的常见副作用包括心悸、头痛、震颤、失眠等,严重的副作用包括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为了预防副作用的发生,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并严格按照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来使用。同时,定期进行医学检查,监测心血管等系统的功能,以发现并预防不良反应。

  1. 联合使用其他控制药物

联合使用其他控制药物,如抗白三烯药物、抗IgE单克隆抗体、免疫抑制剂等,以针对不同的发病机制,增强抗炎作用,降低吸入糖皮质激素的需要量。

抗白三烯药物主要针对白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如白三烯,能够减轻气道炎症和阻塞,降低哮喘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常用的抗白三烯药物包括莫昔芬和孟鲁司特钠等。

抗IgE单克隆抗体能够抑制IgE介导的炎症反应,对于重度哮喘患者有效。常用的抗IgE单克隆抗体包括奥马利珠单抗和齐布特单抗等。

免疫抑制剂能够抑制免疫反应,减轻气道炎症,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哮喘。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和甲氨蝶呤等。

4. 逐步减少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剂量

逐步减少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剂量,以最小有效剂量维持哮喘控制。减量的速度要根据哮喘的严重程度、用药时间、剂量和个体差异而定,一般建议每2-4周减少5-10mg泼尼松或等效剂量,直至每日5mg以下。在减量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哮喘控制情况和肾上腺功能恢复情况,如出现哮喘恶化或肾上腺危象,要及时增加剂量或静脉补充。

5. 加强非药物治疗

避免诱发因素。哮喘患者需要了解自己的诱发因素,如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过敏原、感染、运动等,并尽可能避免接触这些因素,以减轻症状和预防哮喘急性发作。

定期监测肺功能和峰流速。定期监测肺功能和峰流速可以帮助患者和医生了解哮喘的病情和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制定个体化的哮喘管理计划。哮喘管理计划应该针对患者的个体化病情,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自我监测和急救措施等,以帮助患者有效管理哮喘症状,减少急性发作的发生。

加强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可以帮助患者了解哮喘的病因、病程和治疗方法,掌握正确的吸入技巧和应对急性发作的方法,提高治疗依从性和预防哮喘急性发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