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对预防接种效果影响分析与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2
/ 2

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对预防接种效果影响分析与探究

唐昕

巴林左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内蒙赤峰         025450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预防接种儿童采用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的实际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联合运用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结果:儿童不良反应率比较中,观察组2.33%,对照组16.28%,P<0.05;儿童家长护理满意度护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90.70%,P<0.05。结论:对于预防接种儿童采用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以及和谐护患关系。

关键词:预防接种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价值

儿童年龄较小,器官组织未充分发育成熟,因此更易受到各类病原体的侵袭而诱发相关疾病,为了预防此类疾病、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育积极进行规范化的预防接种至关重要。然而儿童缺乏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在预防接种过程中依从性差,配合度不高,这直接影响儿童的疫苗接种率[1],且部分儿童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为了改善上述情况需要做好护理服务工作。以下将分析对于预防接种儿童通过采用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的实际价值。

1资料方法

1.1基础资料

病例抽取时间为2021年10月~2023年5月,地点为我院,均为接受预防接种儿童,病例数量86例,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为43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22例、21例;年龄2个月~5岁,均值(2.6±0.6)岁。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1例、22例;年龄3个月~5岁,均值(2.5±0.7)岁。2组以上资料均有其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如了解儿童的实际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介绍疫苗的接种时间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日常维持接种室环境的卫生、整洁,对于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同期观察组联合运用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方法为:(1)健康教育:在接种前需要与儿童及家长做好充分的沟通,详细介绍疫苗接种、不良反应预防等各有关知识,并就接种期间的注意事项进行细致介绍,耐心解答其疑问,及时消除其疑虑心理,增强儿童及家长的健康意识,改善其满意度;(2)心理护理:做好与儿童及家长的主动交流,尽快消除其陌生感,发现儿童的害怕、不安等负性情绪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在与儿童沟通中确保语言的温和以及亲切,改善其顺应性。维持室内的空气流动以及环境宽敞明亮,缓解儿童及家长的不安心理,引导家长给予主动配合,并共同对儿童进行引导和鼓励,提升儿童的依从性和配合度;(3)安全接种护理:做好疫苗的安全管理,日常妥善存放疫苗,并对接种环境消毒和清洁,确保疫苗安全性。在接种前需要对儿童相关信息细致检查,确保疫苗类型、剂量等准确,还需对儿童的接种部位的皮肤状态进行检查,在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哭闹儿童可与家长共同配合给予儿童安抚,防止儿童挣扎而出现不良事件;(4)接种后护理:在儿童完成接种后需要叮嘱家长与接种室密切观察30分钟以上,再次对于疫苗接种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及护理方法进行介绍,避免出现意外情况。发现儿童有局部红肿、呕吐等情况,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并做好儿童的心理安抚工作。

1.3评价规范

(1)记录2组儿童预防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例如局部红肿、身体发热、恶心呕吐等。(2)对2组儿童家长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有健康教育、环境质量、护患交流、护理操作等,总分100分,非常满意(评分≥90分),满意(评分>70分,且<90分),不满意(评分≤70分)。

1.4统计学分析

文中数据均借助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当中的数据标准差:(±s),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n(%)],实施χ2检验,P<0.05即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反应率组间平行对比

不良反应率比较中,观察组2.33%,对照组16.28%,P<0.05。

表1 不良反应率组间平行对比[n(%)]

分组

n

局部红肿

身体发热

恶心呕吐

总计

观察组

43

1(2.33)

0(0.00)

0(0.00)

1(2.33)

对照组

43

3(6.98)

2(4.65)

2(4.65)

7(16.28)

χ2

0.257

1.186

1.186

5.296

p值

0.199

0.562

0.562

0.027

2.2护理满意度组间平行对比

儿童家长护理满意度护观察组为100.00%(43/43),其中非常满意38例,满意5例,以及不满意0例;对照组为90.70%(39/43),其中非常满意16例,满意23例,以及不满意4例。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儿童家长对于预防接种的关注度也在日益提升。疫苗接种是有效预防儿童疾病的有效手段,有利于维护儿童的健康与成长发育,然后儿童年龄较小,在进行疫苗接种时缺乏良好的配合行为,影响接种成功率[2]。所以需积极做好护理服务,确保儿童的接种效果。以往运用常规护理缺乏全面性以及针对性,在改善儿童配合度方面作用有限,并且儿童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例如身体发热以及恶心呕吐等。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则是针对广大预防接种儿童所制定的科学护理服务模式,在护理内容方面更为全面,与此同时针对性进一步提升,有利于确保护理工作的全面性、科学性

[3]。从本次的分析结果来看,观察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更高,表明该护理模式的运用可提升预防接种儿童的护理质量。原因在于与常规护理相对比采用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结合儿童的心理特征、疫苗接种期间的护理服务需求以及家长的实际情况制定更为全面的护理方案。从安全接种、心理层面以及认知等层面给予指导和帮助,有利于减少风险因素,更好地预防儿童不良反应并和谐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对于预防接种儿童采用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以及和谐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王霞,汤飞帆,李军,等. 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3):184-185.

[2] 史兰. 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J]. 妇儿健康导刊,2021,11(9):73-74.

[3] 李娜,裴祥攀,刘晴,等. 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及满意度分析[J]. 健康之友,2021,13(2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