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症的传统功法运动康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1
/ 1

腰间盘突出症的传统功法运动康复

税晓平

绵阳市骨科医院骨伤康复部,四川绵阳 621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以腰椎疼痛和腿部疼痛为特征的疾病,由于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导致神经根部受压引起局部或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该病好发于35-55岁人群,且男性多于女性,好发部位以 L4-5L5-S1 最为常见。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症状严重时直接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

一、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

1.临床症状 以局部腰痛、下肢麻木或疼痛为主要表现。

2.临床查体 除局部压痛外,直腿抬高试验及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多为阳性。

3.影像学检查  其中包括 X 线检查,CT 检查,MRI 检查是医学影像检查的主要 3 个内容。目前在结合病史和临床查体的前提下,CT MIR 检查在临床上使用较多,是影像学中对于诊断腰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方法。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

1.保守治疗:包括采用口服药物、针灸推拿、物理因子治疗、运动锻炼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多种方案。

2.手术治疗:对保守治疗无效、明显疼痛等患者可以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案根据病情可选择椎间孔镜微创治疗或椎管减压术等方式。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运动

1.急性期的运动疗法

在进行急性期的运动康复训练时,可以采用麦肯基治疗技术。在胸前垫枕,使上半身处于后伸状态。在平卧休息时,可以在膝关节处垫枕,使髋关节和膝关节略微屈曲,放松紧张的腹部肌肉,减轻脊柱的压力。在座位时,可以在腰背部后面垫枕,以减轻脊柱的压力。同时可以佩戴护腰,帮助脊柱维持稳定。

2.恢复期的运动疗法

大多数腰椎和椎旁的软组织因过度疲劳和不良姿势而导致的劳损性腰痛,是由于肌肉疲劳过度所致,在临床上我们观察到腰背部肌群痉挛是引起腰部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进行腰背肌功能的锻炼并纠正不良的姿势,可以有效地增强腰痛的根源和稳定性。在康复期间,日常锻炼应注重增强背部肌肉的弹性和拉力,以提高腰椎的稳定性,从而有效预防疾病的反复发作。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患者自身体质和身体状况等因素对其实施针对性训练,使身体机能得到恢复,进而促进病情的缓解与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训练的方法包括肌肉的牵伸和核心稳定训练。主要对紧张肌肉的牵伸,重点牵伸臀大肌、臀中肌、梨状肌和背阔肌。核心稳定训练可以采用“三桥运动”,即进行臀桥、平板支撑(腹桥)和侧方支撑(侧桥)三个动作进行训练,训练时,应做到运动强度循序增加,每个动作维持至少10秒钟,做10次为1组,每天训练2-3组。

二、腰椎间盘突出的传统功法运动康复

近年来,传统运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应用较多,主要有太极拳和八段锦两种方法。

1.太极拳:根据中医理论,肾为先天之本,主人一身之阴阳,而腰为肾之府。《太极拳论》中曾说:太极拳“其根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梢”。因此练习太极拳可以提升人的肾气。现代医学研究也认为,太极拳能够提高核心肌肉群的稳定性的,缓解肌肉紧张,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增加了脊柱的稳定和灵活性,从而改善腰间盘突出症。 但对于患有髋膝关节炎的患者,建议进行太极拳运动时,下肢关节屈曲角度不要太大,避免加重下肢骨关节炎。

2.八段锦:八段锦是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起源于北宋,已有 800 多年的历史。该项运

动简便易学又无时间和场地限制,适合本病好发人群习练。研究显示,八段锦训练具有增强核心肌力和增加脊柱稳定性的作用并可有效缓解腰痛。特别是八段锦的核心特点是以腰椎为轴心,整个8动作过程涉及腰部各个方向的屈伸和旋转活动,既可被动牵拉拮抗肌群,改善延展性和顺应性,又可主动锻炼原动肌群,增加肌力和耐力。而在具体训练过程中则要求每一式需缓慢柔和、动静相宜,如此可使得骨骼肌获得间歇性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训练,这与腰椎运动和生物力学的规律 相符合

四、小结

运动疗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过适当的运动康复锻炼可以缓解甚至治愈一些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于已手术病人来说,它还在促进功能恢复和维持长久疗效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选择康复锻炼时,一定要注意好相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