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事故致因及管理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1
/ 2

建筑安全事故致因及管理方法探讨

陈血凤,叶荫强

中建六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518000

摘要:建筑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但是其特有的危险高、事故发生概率多等问题也给社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基于建筑工程,对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分别是要提高安全文明施工策略;明确安全责任的落实,做好现场施工安全工作;引进合格的施工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完善施工环境管理,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更加安全.

关键词:安全事故;致因分析;安全管理;管理方法

引言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城市中工程项目数量持续上涨,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工程建设时所使用的设备、材料、人员数量与质量要求都发生了变化,这造成管理难度增大,时常会发生安全事故。安全事故会对建筑工程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工程建设企业需在施工中总结经验,找寻和清除施工时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工程安全与稳定性。

1建筑安全事故影响因素

1.1建筑安全事故防范机制缺失

建筑工地通常是安全事故高发地,导致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有许多,防范机制存在漏洞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建筑工地防范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工程项目设计环节出现问题,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只考虑工程质量及具体施工环节的工作效率,而没有顾及其中可能出现的安全因素。设计主体自身缺乏安全意识,没有将安全意识渗透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的许多内容指向提升工程质量,而没有关注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主体对施工现场的考察不够全面,在此基础上进行建筑设计,这导致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显著提升。二是施工现场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不同施工环节的责任主体并不明确。部分安全管理主体的职责出现交叉、重叠,这便导致安全监管盲区的出现。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管理主体通常难以在短时间内处理事故并将事故责任落实到具体负责人,解决问题的效率不高,建筑项目进度通常会因此受阻。三是日常安全防范机制没有严格落实,日常安全防范监督在降低事故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工作人员在日常安全检查中疏忽大意。部分建筑施工主体认为设立安全防范机制的主要原因是应对上级检查,因而没有将具体的方案落实到施工过程当中,这便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出现。

1.2人为因素

工程总负责人的安全意识水平、安全理念与工程施工人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与工程建设项目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有直接关联。若负责人的安全意识水平与安全理念达标,工程安全防护投入会加大,并根据工程现状建立可行性较高、效率较好的安全管理体系。如果工程中所有施工人员能按照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内容开展操作,违规操作、错误操作的可能性会降低。另外,工程建设需使用大量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但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并非全部是专业出身,人员之间的综合素养、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会影响人员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导致工作中出现职责不明晰、管理目标不明确等问题。

2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2.1施工组织不合理

为了建筑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在工程建设准备阶段通常都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但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在编制的过程中未充分的结合工程建设特点、作业环境以及施工方案。没有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从而导致施工组织方案缺乏一定的可行性、可靠性,尤其是安全专项方案的审核。导致作业人员凭借经验进行施工,常常会抱有侥幸的心理,进而造成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2.2未充分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前首先需要充分地做好相关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而且还需要加强对作业人员安全施工知识和安全施工技术的培训,从而保证工程建设安全进行。但是,许多建设单位并没有切实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没有对作业人员充分做好相关的安全培训工作。由于建筑工程项目规模和工程量非常大,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作业,从而导致工程建设人员流动性非常大。从事工程建设的大多数作业人员为农民工,学历、职业素养、专业素养水平较低,如果对其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工作和安全技术交底,那么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建设单位为了能够节省时间和精力,在安全施工培训方面仅仅是宣读安全常识,进而造成工程建设违规现象普遍发生,酿成建筑安全事故。

3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防范措施

3.1正视安全施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从建筑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安全事故与经济发展并非处在对立面,二者是一个协同统一的整体,做好安全施工工作,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企业良好形象的构建。试想一下,如果一家建筑企业在承建各类工程项目时,安全事故频发,那么企业不仅要给施工人员赔付大笔费用,而且施工也会因此停滞,这样将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为如果施工期间发生的安全事故影响范围广,危害性大,那么政府部门可能会介入调查,施工就必须停止,直到相关事故得到了有效解决之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施工,在这个过程中就将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而且,对于广大群众来说,一家频繁发生事故的建筑企业也会令他们产生质疑,认为该企业的能力水平有限,对企业产生不信任感,这样对于企业在社会中良好形象的树立实际上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说,建筑企业应当正视安全事故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做好安全施工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对安全的重视度,做好安全事故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将各种安全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3.2预测各类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

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包含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针对每一项工程施工期间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性事故以安全性问题进行准确的预测。然后在施工技术与施工过程中及时的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予以有效的防范,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事故发生的概率,消除施工安全隐患。比如说,发生概率比较高的施工事故主要有机械伤害、坍塌、高空作业坠落、起重伤害等,建筑企业可以根据这些事故发生的频次、概率和原因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针对性预防,明确事故防控的重点。

结语

综上所述,防范建筑安全事故应当成为企业的常态化工作,安全意识也应当被渗透在建筑工程项目运行的全过程。当前,建筑项目参与主体的安全意识不断提升,企业面临的建筑安全风险随着安全意识的提升与各类安全方案技术、策略的应用不断降低。在未来,企业需继续研究危及建筑安全的各种要素,采用多种手段将建筑安全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建筑项目的顺利运行。可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建筑领域建设安全质量事故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多,这对于建筑领域的发展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进行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期间,需要从实际出发,使用有针对性的办法举措,提升建设项目的建设水准,给人们提供更为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姜玉婷,许国祥.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与预警管理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3):168-169.

[2]吴森林.建筑安全事故的成因及预警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与创新,2020,(9):110-111.

[3]梁剑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中事故的发生及防范措施研究[J].居业,2021.

[4][刘贝贝,张丹丹. 事故致因理论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建筑安全,2017,32(07):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