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三角起动控制电路的分析和改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1
/ 1

星—三角起动控制电路的分析和改进

付宸宇

武汉市江滩管理办公室,430000,湖北武汉

关键词:电机 起动器 控制电路 分析改进

星—三角起动是一种交流电机起动器,至今仍有少量星—三角起动器在使用中。起动器最根本的要求是不能出现直接起动的逻辑错误。笔者曾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分别遇到过自耦降压起动器和软起动器的直接起动故障,并与同事一起对上述故障进行过处理和技术改进。

笔者虽然未遇到过星—三角起动器的直接起动故障,但发现星—三角起动控制电路存在直接起动的逻辑缺陷。因此,下面对星—三角起动控制电路进行分析和改进。

1原理分析

图一 原星-三角起动控制电路图

图一是常见的星—三角起动控制电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正常情况下,该控制电路是能满足正常起动、运行和停止要求的。

但如果时间继电器故障导通时,按下起动按钮SB2,K1线圈得电吸合,同时K2线圈也得电吸合,即可发生直接起动故障。

2 改进措施

2.1逻辑隔离直接起动信号

在K2线圈之前,增加一个K1的常开触点。当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故障导通发出直接起动信号时,由于K1常开触点处于断开状态,直接起动信号被隔断;但此时按下起动按钮SB2,因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故障导通,直接起动仍可能发生。所以进行下一步设计。

2.2 将直接起动信号转变成切断起动按钮回路的逻辑开关

增设一个故障继电器AR,将AR线圈与KT常开触点和K1的常闭触点串联。当KT常开触点故障导通发出直接起动信号时,AR线圈得电,AR常闭触点断开,切断起动按钮回路。

2.3 将起动按钮SB2和K1自保持触点在控制电路中的位置作相应调整,以避免其它逻辑错误。

图2 改进后的星-三角起动控制电路图

改进后的星—三角起动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其作用原理简述如下:

当KT常开触点故障导通时,由于K1线圈未得电,K1常闭触点闭合,AR线圈经KT故障点和K1常闭触点得电,AR常闭触点断开。此时,按下起动按钮SB2,由于AR常闭触点断开,K1线圈不能得电;由于K1线圈未得电,K1常开触点断开,K2线圈也不能得电,因此,星形起动不能进行,直接起动也不会发生。

当KT常开触点处于正常状态时,按下起按钮SB2,K1、K3线圈同时得电,电机进入星形起动状态;同时,K3常闭触点断开,在控制电路完成星形起动之前,断开K2线圈回路;K1常开触点闭合,为星形起动切换至三角形运行状态具备条件。

当KT设置的时间到达,KT常闭触点断开,K3线圈失电,电机退出星形起动状态,K3常闭触点闭合;同时,KT常开触点闭合,因K3常闭触点和K1常开触点均已闭合,故K2线圈得电,电机从星形起动状态切换至三角形运行状态。

新设置的K1常开触点和K3常闭触点串联,共同满足电机三角形运行逻辑要求,比较K3的一个常闭触点,K1和K3两个逻辑与关系更可靠;新设置的AR与K1常闭触点共同实现了防止电机直接起动的功能。

3 结语

星—三角起动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电机起动器,虽然现在使用得较少且会逐步减少,但从理论上对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弥补星—三角起动控制电路的逻辑缺陷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软起动控制电路的改进设计,电世界,2017(10):50-52;自耦降压直接起动故障的处理及改进措施,电世界,2019(5):54-55;自耦降压起动控制电路的优化,电世界,2021(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