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究型审计为依托重构审计思维体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5
/ 2

以研究型审计为依托重构审计思维体系

何华春

汝城县审计局  湖南郴州424100  

摘要:背景传统审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现财务报表中不真实的信息或是存在的风险与问题,以刻画公司的真实情况。但在如今这个发展迅猛的数字化时代,传统审计方法及思维方式显然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审计的需求,面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兴起,今日的审计工作者必须重新审视审计任务和范式。基于以上背景,将研究型方法引入审计领域,可以探究虚拟审计的手段和方式,发掘在数据科学中的可资利用方法,提高审计效益和扩大审计范围。本文以研究型审计为依托,结合当下数字化方式以及审计思路的多元化提出审计思维体系重构的建议,帮助审计机构在在过程保证质量、实效、以及未来方向等方面取得迅猛的进步。

关键词:

一、研究型审计的概念与特点

研究型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过程中,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深入探讨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科学的建议和决策方案的审计工作。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探究问题的本质,不满足于搜集各种数据和信息,而是注重深层次的挖掘和分析问题的本质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企业提供更为科学的建议和决策。二是落实风险导向,关注企业的风险和极端情况,并力求在审计过程中提前识别、预警或排除这些风险,降低开展审计所面临的各类风险。三是强调团队协作,强调审计团队内部协作及其与企业管理层之间的通力合作,从而打造一个强大的团队,既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也可以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四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逐渐加强数字化审计,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和可视化技术等手段,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二、研究型审计在审计思维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是审计人员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从而推动审计思维的创新。二是通过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运用,更全面且深入地了解企业体系和运行状况,准确把握问题本质,进而更加科学地评估企业经济状况和风险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地建议。三是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使其更有创新性,更擅长解决问题。四是通过对数据和信息的分析,以及对各种经济和商业环境变化的研究,发现问题并预测未来可能的经济趋势和风险,从而对企业未来的经营决策和规划提出合理的建议。

三、以研究型审计为依托的审计思维重构的具体框架

1、从审计工作中发现问题

审计人员应该把握好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发现企业在运营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快速定位问题,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方案。首先审计人员需要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如政策变化、市场变化、竞争环境变化、法律法规变化等;同时需要对企业的内部经营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并识别潜在风险,如财务账目、管理制度、生产营销、人员流动等方面的问题。其次审计人员需要对企业的公司治理进行评估,评估治理结构是否完善,是否存在内部控制缺陷,以及对公司价值观、道德准则等方面的评估;同时需要对企业的文化和道德进行评估,识别企业文化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评估企业道德标准的实际落实情况。

2、建立和完善数据分析体系

在研究型审计中,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充分利用各种数据分析软件和工具,才能帮助审计人员从大量数据中发现问题,推动审计工作前进。首先在制定数据分析计划时,审计人员应该先明确数据分析的目标,包括数据分析的范围、内容和方法,以便于对数据进行有效采集和分析。审计人员需要结合审计目标,从不同渠道、角度采集到各种数据信息,主要包括企业财务报表、内部管理制度、人员礼品权利等等。其次在确定数据采集之后,需要对数据进行筛选、清洗、分析和报告。为此,审计人员需要掌握数据分析工具和算法的核心概念和实践技能。审计人员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和算法,构建各种核心统计指标体系,全面地对企业数据资源进行分析,并发现与肯定企业在管理、风险、报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机会;同时需要将数据分析的结果填充、精细、现实化,以把握问题的关键点,并便于向企业管理层或合作方提供详细的分析报告。

3、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

审计人员应当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评估企业风险并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在审计过程中,所有行动都应围绕审计目标和范围而展开,依靠数据和信息进行反馈和监督。首先审计人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问题,明确审计的目标,明确审计的工作重点与方向,便于指导和引领审计人员开展工作;同时根据对企业的分析,评估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等,以便于对企业的审计工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其次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审计目标和风险评估,确定审计范围,包括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并明确审计工作的时间表和步骤;同时对企业现有的规章制度、管理流程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企业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实际执行效果,并结合实际工作,对现有问题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审计人员需要与企业的管理层进行多次沟通,并充分交流,了解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以便于更加贴近企业实际,更加深入的分析和创新思考审计目标和范围。

4、落实风险导向管理策略

研究型审计应该具有风险感知和风险评估能力,领会审计、风险管理及治理的关系,清晰辨识与企业相关领域的重大风险,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风险导向管理策略。首先审计人员应该加强风险评估,识别和分析企业内在和外部的各类风险,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控制措施,并进行沟通协调,督促企业加强内控建设。对于企业发现的风险问题,审计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风险进行分析和细化,与企业的风险准备和应对措施建立紧密的对应关系,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预防措施的作用。其次审计人员应该对企业的合规制度和流程进行分析和评估,并与企业管理层进行沟通协调,推进企业合规流程建设,确保企业的规范及合规流程实现全程监管,防范合规风险。最后审计人员应该充分掌握创新并着手建立创新机制,制定科学的创新管理标准,探索未来的经营空间,并督促企业将创新有机融入到企业管理与审计工作中。

5、推动智能化审计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审计技术也要实现智能化。研究型审计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中的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首先审计人员可以通过研发智能化审计平台,提高审计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和准确性,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效率和准确性。其次审计人员可以使用大数据和数据挖掘技术,对企业的庞大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其中的潜在问题,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运作规律,并以此发现新的审计方向,提高审计水平和效率。此外,审计人员需要建立数据全链条管理体系,规范企业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使用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审计数据的自用性和可比性。再次审计人员需要消化吸收和研究新技术手段,整合新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推动审计工作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最后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审计工作智能化的重要条件,审计人员应与数字化企业合作,利用企业数字化的信息资源,探索创新审计方法和媒介,以便于为企业提供更为高端的服务。

四、结语

以研究型审计为依托的审计思维重构是审计领域的一次革新,也是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审计工作需要通过研究型审计方法构筑审计思维变革,构建不断拓展的审计体系,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时代和社会,取得更加优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郝玉军,黄久芮.专项审计项目践行研究型审计的实践探索[J].中国石化,2023(05):50-51.

[2]杨静,秦心恬.以研究型审计为依托重构审计思维体系[J].财会月刊,2022(16):99-103.DOI:10.19641/j.cnki.42-1290/f.2022.1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