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项目管理中风险思维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测绘项目管理中风险思维的应用

张国兴1,李光龙2

1身份证号码:410781198711120412

2身份证号码:410781199012140814

摘 要:在开展测绘项目的时候,把风险思维进行嵌入到管理过程,基于PDCA循环方法,对测绘项目管理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而保障预期效果可以实现,避免意外事故的出现,提高测绘项目管理水平。本文主要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入手,分析测绘项目管理环节的风险思维应用,希望对有关从业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风险思维;测绘工程;项目管理

1 测绘工程项目的风险

测绘项目管理涉及了各个阶段,包括项目初期策划、中期实施、末期验收与使用等,在每个阶段产生的风险也就不尽相同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通常会受来以及外部与内部的各种因素影响,据此可将风险进行如下划分:环境风险、装备风险、时间风险等为外部因素带来的风险;而经费风险、沟通风险、人员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等都属于内部因素带来的风险。

2 PDCA 循环方法与项目风险管理

2.1  PDCA 循环方法的具体应用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PDCA 循环其最为基本的过程方法,具体来说,基于这一方法可以把质量管理分为4个步骤: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在2015 版 ISO9001 新标准中,要求将基于风险的思维与 PDCA 循环有机结合,以此来帮助各行各业识别风险,预防或降低各种不利影响;据调查,这种有机结合的方法已经在诸多领域得以应用;基于PDCA循环方法,可以对项目风险进行如下管理:“P”为规划风险;“D”为风险执行;“C”为检查与反馈;“A”为管理与评价,这四个管理过程贯穿了项目策划、实施、验收、投入使用的所有阶段,简单来说,就是将“PDCA”全面贯彻于项目管理各个阶段;利用PDCA循环模式,可以在项目管理的各个不同阶段都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应对方案、评估风险防控效果、制定质量改进方案、增大项目管理成效。

2.2 风险规划( P)

2.2.1 风险识别

一般而言,分析测绘项目风险要从下列2个层面进行:第一,测绘单位,这一层面若要考虑的是单位面临的各种环境,比如说国家政策、市场、资金、技术及发展前途、单位合作方的具体要求与期望等,根据环境情况来判断测绘产品的供需风险有哪些;第二,过程层面,这一层面指的是项目从开始到结束这整个过程,需要考虑项目从策划到实施、然后验收及投入使用的整个管理过程的输出对最终产品或其服务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风险因素分析都离不开这2个层面。风险识别可以使用下列几种常用方法,但绝不仅限于只使用这几种方法:访谈法;现场观摩法;过程分析法;相关数据、工具、质检记录调阅法;历史数据分析法;外部信息探寻法;问卷调查法等。根据测绘单位内外部环境情况以及合作方的具体要求,可以对测绘项目所面临的风险进行梳理分析;一旦内外部环境以及合作方要求出现变化,或项目具体实施时其实施过程、产品及其服务特性出现负面发展趋势,就要对项目风险与机遇进行识别,以此作为风险策划评估的书面参考文件。

2.2.2 风险评估

风险等级的确定还要依赖于测绘项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造成影响的严重性;一般而言,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可以利用风险发生频率来评估,根据发生频率的快慢,将其评估为高、中、低三个级别。造成影响的严重性要跟测绘单位内部所制定成文的准则两相比较之后才能确定,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其简单确立为高、中、低3个档次;当这类风险出现时,测绘单位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不然其带来的影响将是十分严重的。。

2.2.3 制定风险应对措施

测绘单位若想保持长远发展,不能只是采取措施应对已出现的风险,而应该积极规避、减少、转嫁各种风险;一般来说,测绘单位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所要实现的发展目标不同,其处理风险的方式方法也不同;据此看来,各测绘单位选择应对措施时,不能千篇一律,应当在权衡风险、利益、成本的前提下,结合单位具体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应对措施;选取原则应当遵循最优原则,即优先选取能够消除风险或能有效规避风险的措施,若风险无法消除与不能有效规避,应当选取能够降低风险、保留或接受风险的措施;制定的风险应对措施必须是符合实际情况、能在当前条件下执行与落实的,此外,其内容应当将职责分明;在措施执行过程中,应当指派相关部门及其成员对措施的执行、落实情况及其产生的效果进行跟踪调查,以保证应对措施全部能够有效执行。在风险评级方面,测绘单位应当根据梳理分析的风险因素,将一切潜在风险及其发生后的后果予以描述,以此来确定风险等级;应对措施的制定,要参考风险等级,等级不同,所制定的措施以及风险管理表都不尽相同;风险管理表的制定,是为了及时抓住风险处理的最佳时机,对风险进行控制和预防,以确保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影响程度能够有效降低。

2.3 风险执行( D)

2.3.1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有效应对风险的措施之一,测绘单位建立的应急预案应当对风险管控时机、预案启动机制、风险管控流程、责任人等进行明确;此外,应急预案不能制定之后就保持不变,还要根据测绘单位内外部环境不断修改完善。

2.3.2 明确责任

在笔者看来,风险管理工作不仅要求单位领导重视,还得指派专门领导分管;在具体的风险管理工作中,应当以绩效考核制度与项目管理制度为依托,建立起管理工作奖惩机制,以此来激励员工;对参与风险管理的员工,要进行风险管理培训,以提高起风险防范意识及其风险防控能力;此外,沟通交流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及时发现风险并制定解决方案。

2.3.3 严格执行

在项目策划阶段,要预估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尽最大努力找出其影响因素,制定防范措施;在项目实施阶段,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细致检查,为保证项目正常有序进行,要积极使用预定措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调整方案和计划,以保证施工正常化;在项目验收及投入使用阶段,风险识别应当涵盖项目验收、成果提供及归档、技术支持与培训等各个领域,与此同时,还要尽快采取相关措施,谨防在最终导致项目失败。

2.4 检查反馈( C)

风险防控措施的执行与落实,主要依靠检查反馈环节来进行监督或考核;检查反馈的方式较为灵活,一般来说,多采用部门自查、定期考核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从项目开始,就对其每个阶段进行定期检查与考核;检查方式如下:客户满意度调查、绩效考核、质管美审、风险评价、风险防控措施有效性等。

2.5 管理评审( A)

在最后阶段,要对一切在检查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对防控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根据总结得出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标准或制度,两日游应用于下一个环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评审分析后,发现其应对措施不合时宜的,应当责令其及时更新完善。

结束语: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测绘行业业出现很大变革,各种新工艺和新测绘设备在工程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所以我们的测绘单位还需充分重视风险管理,使得风险管理思维在测绘项目管理中广泛应用,不断完善日常工作,进而提升项目风险的把控能力。

参考文献:

[1]测绘工程中的风险管理分析[J]. 杨娟芳.  山西建筑. 2016(33)

[2]新版ISO 9001标准变化的数字化探析[J]. 倪红卫.  上海质量. 2016(03)

[3]2015版ISO9001风险思维解读与应用[J]. 徐幼东.  中国质量.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