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体骨髓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观察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异体骨髓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观察及护理

郝志遐,郭晓静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 山西省 太原市 030013

摘要:目的:异体骨髓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观察及护理。方法:以我院2020年3月到2023年2月收诊的30例异体骨髓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自我监测、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护理前、护理后对比,护理后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满意度93.33(14/15)和73.33(/15)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异体骨髓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这对患者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异体骨髓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观察及护理

移植物抗宿主病是骨髓移植的并发症,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主要表现就是腹痛腹泻肠梗阻,并且腹泻量比较大,开始继发于远端肠道水延重吸收障碍,因此为绿色粘液便可混合脱落上皮。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后需要积极的治疗,否则可能会出现十分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可能出现死亡情况,因此需要积极的治疗,并且还应该关注患者恢复情况,病情观察和针对性护理十分关键[1]。以我院2020年3月到2023年2月收诊的30例异体骨髓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组别

例数

性别

年龄(岁)

男性

女性

年龄范围

平均年龄

观察组

15

9

6

15-72

50.24±26.21

对照组

15

8

7

16-70

50.24±26.38

T/χ2

--

1.245

1.036

0.587

0.754

P

--

0.236

0.286

0.601

0.497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措施:第一,饮食护理。腹泻次数比较少的患者,可以以米油烂面条为主,少量多次饮用,所有的食物经过微波炉加热3~5分钟后使用腹泻次数比较多的患者需要严禁饮食,出现肠梗阻情况,要及时的进行肠胃减压。第二,皮肤护理。患者发病后往往会出现低蛋白血症、水肿等,患者疲乏卧床可能会出现皮肤损伤或是压疮,需要观察患者皮肤状态,若是出现破烂情况,需要及时的消毒处理,要进行皮肤保护[2]。第三,环境保护。患者需要应用免疫抑制剂,降低患者感染概率,要加强全科管理,所有的患者需要在层流病房或是层流床中,注意无菌操作。

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第一,药物护理。所有患者用药后需要观察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尤其是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肠胃反应和血压升高,因此发生这些不良反应要有对症处理,滴注时要控制速度,观察患者黏膜炎程度是否存在感染[3]。抗病毒药物使用的过程中要观察患者肠胃反应,要控制药物剂量,滴注药物需要控制在一个小时以上,并且要监测血常规和肾功能。第二,心理护理。患者发病后对疾病的担心程度会提高,而造血功能重建,能够让患者看到治疗的希望,但是腹泻次数和腹泻量增加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心情失落等,因此需要针对性护理结合患者认知程度进行心理指导,改善患者病情,让患者能够正确的认识疾病,还应该解释各种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等[4]。第三,粪肠菌移植护理。粪菌移植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移植到患者肠胃中实现功能重建发挥肠道,疾病治疗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情况进行粪肠菌移植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推注混均混液间隔,使用生理盐水冲管,避免出现堵塞。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s)使用t工具进行检验,对比数据差异。而(%)表示的数据使用χ2工具检验。最后的检验结果是使用P进行分析,小于0.05的数据差异明显。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自我监测、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护理前、护理后52.12±4.21、75.45±3.21、52.44±5.24、74.51±2.69、54.12±5.65、74.51±2.34、53.21±5.68、72.45±2.45和52.45±4.13、64.35±2.45、52.34±5.14、63.58±4.87、54.68±5.67、65.32±4.61、53.26±5.78、64.24±3.24,有差异,(P<0.05),详见表2。

表3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s,分)

组别

例数

睡眠质量

自我监测

生理功能

社会功能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15

52.12±4.21

75.45±3.21

52.44±5.24

74.51±2.69

54.12±5.65

74.51±2.34

53.21±5.68

72.45±2.45

对照组

15

52.45±4.13

64.35±2.45

52.34±5.14

63.58±4.87

54.68±5.67

65.32±4.61

53.26±5.78

64.24±3.24

t

-

0.612

10.624

0.975

11.047

1.035

9.754

1.169

8.421

P

--

0.564

0.001

0.352

0.001

0.252

0.001

0.261

0.004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80.00(12/15)、13.33(2/15)、6.67(1/15)、93.33(14/15)和60.00(9/15)、13.33(2/15)、26.67(4/15)、73.33(/15),有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十分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15

80.00(12/15)

13.33(2/15)

6.67(1/15)

93.33(14/15)

对照组

15

60.00(9/15)

13.33(2/15)

26.67(4/15)

73.33(/15)

χ2

--

19.578

0.00

19.698

19.698

P

--

0.001

1.000

0.001

0.001

3 讨论

异体骨髓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病程比较长,并且患者会长时间受到病痛的折磨,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配合治疗或是与医护人员发生矛盾等情况,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有效的护理改善患者的情绪,让患者能够积极的面对自己的病情。在异体骨髓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护理的过程中要观察患者发生的病变情况,这样才能够为患者采取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异体骨髓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采取针对性护理模式能够针对患者发生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还能够了解患者发生的各种病变程度,这些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也可以提高。

综上,异体骨髓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这对患者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倩,冯媛媛. 全环境保护护理在异体骨髓移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2,29(10):42-45.

[2]韩雪,冯媛媛,袁玖莲. 异体骨髓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观察及护理[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9):58+62.

[3]周英华,高晓欣. 肝衰竭患者行异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后的舒适状况调查[J]. 继续医学教育,2018,32(09):106-108.

[4]于宗巧. 浅谈对进行异体骨髓移植术后发生急性GVHD的患者实施护理的方法[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