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天书”,带你走进肺癌病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1

如何看懂“天书”,带你走进肺癌病理

李胜

阆中市人民医院 四川南充 637400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有着非常高的发病率与致死率,而肺癌病理报告则是针对肺癌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的关键。但在拿到肺癌病理报告之后,很多患者面对上面大量的专业术语一头雾水,就像是看“天书”一样。今天,本文就带大家来读懂“天书”——帮助大家掌握正确的肺癌病理报告阅读方法。

IMG_256

什么是肺癌病理报告?

肺癌病理报告指的是在对患者肺部的肿瘤组织进行取样与病理检测之后提交的报告单,这份报告能够用于判断患者肿瘤的良恶性、肿瘤来源以及肿瘤分化程度,更能够决定患者后续治疗过程当中的靶向药物使用情况。可以说,在对肺癌患者进行诊疗的过程当中,肺癌病理报告是针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的“金标准”,只有拿到病理报告之后,医护人员才能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肺癌病理报告怎么看?

1.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全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这是一种在病理诊断当中针对送检的标本进行切片、染色之后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显色,并以此确定标本组织内的抗原类型,从而帮助医护人员准确的进行定位、定性与定量。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医护人员就能够有效的判断患者的癌症分子分型,进而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有效的诊断,并且根据患者的状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而在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当中,很多人不了解“+”和“-”这两种符号代表的意义,其中“+”代表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中染色为阳性,代表患者出现了基因突变;而“-”则代表患者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中染色为阴性,代表患者没有基因突变。需要注意的是,免疫组化检测的“+”和“-”在不同的状况下有着不同的意义,并不是说“+”就是不好,“-”就是好,只有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判断,才能更加准确的了解患者的病情。

IMG_256

2.“EGFR”和“ALK”

EGFR和ALK是肺癌病理检测当中常见的两种不同的分子类型,其中EGFR是肺癌患者常见的一个突变基因,这个基因上有很多的片段,而不同片段检测的位点则决定了EGFR这个基因后的编号,当某个位点的片段发生突变的时候就会按照上文中使用“+”或“-”来表示。比如当编号为EGFR-L858的基因片段发生基因突变的时候,病例报告中就会在EGFR-L858后面追加一个“+”,说明这部分出现了基因突变。在临床上,EGFR当中大部分基因都属于敏感性突变,只有部分基因属于非敏感性突变,但每个部分的异常都会直接影响临床用药的效果,只有及时咨询医护人员获取专业的意见,才能更好的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进行癌症的治疗;而ALK则是一种最早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亚型中发现的基因,经过后续研究发现ALK属于一种强力的致癌驱动基因,目前临床上一般使用免疫组化、聚合酶链反映以及荧光原位杂交等方式对这种基因进行检测,只要检测出ALK基因为阳性,也就是呈现ALK(+),则代表患者后续需要进行靶向治疗。

3.大标本与小标本

在肺癌病理报告当中,大标本与小标本指的是病理检测送检标本的类型,其中大标本是患者在手术切取之后获得的标本,而小标本则指的是在支气管镜、胃镜或穿刺获取等方式下采集到的标本,而人体体表采集的标本在病理检测中也称为小标本。而在病理检测的过程当中,大标本的标本量一般相对充足,因此可以用于检测的项目往往非常多,但小标本由于标本量有限,因此需要在检测前进行规范化的评估,不但要评估标本是否有肿瘤,而且还要评判肿瘤实质细胞是否够进行EGFR和ALK的基因检测。不过,不论是大标本还是小标本,只要确定了能够进行基因检测,那么这两种标本基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往往是相差不大的,人们并不需要按照标本的大小质疑病理报告的准确性。而在对一些无法接受手术的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由于大标本已经无法获取,因此想要对患者进行后续治疗就无论如何需要取得小标本,并且通过对小标本的检查获取病理诊断报告后才能进行治疗,否则任何的治疗手段对患者而言都属于盲目的治疗。

IMG_256

4.其他内容

除了上文提到的内容之外,肺癌病理报告之中还有着其他很多种不同的内容,比如对患者肺癌的组织病理学分类、病理亚型、癌组织的大小、是否侵及胸膜,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等等,这些信息能够用来判断患者的肺癌的具体状态,进而对后续的治疗提供一定的支持。除此之外,肺癌病理报告上还有医生肉眼所见的内容以及光镜所见的内容,其中肉眼所见的内容指的是用眼睛可以看到的肿瘤大体情况,而光镜所见则是一张黑白或彩色的图片,用来展示肿瘤细胞的大小,核仁核膜胞质以及癌细胞间的排列生长方式等。

在肺癌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当中,肺癌病理报告的出具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与医护人员确认自身的病情。只有掌握了读懂肺癌病理报告的能力,人们才能更好的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而更有效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