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手术病人实施护士主导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肺癌手术病人实施护士主导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的效果观察

赵亭亭,朱海燕,刘丽莉,白晓钰,完金鹏(通讯)

云南省肿瘤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对给予肺癌手术病人护士主导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肺癌病人94例,治疗时间范围在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通过计算机法将病人均分成2组,即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实施常规疼痛管理,实验组应用护士主导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对两组病人疼痛水平、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病人疼痛水平相比于参照组较优;实验组病人临床指标优于参照组;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给予肺癌手术病人护士主导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不仅可以缓解病人疼痛,还可以改善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护士多学科合作肺癌手术病人疼痛管理

在肺癌治疗的过程中,手术治疗较为常用,然而术后疼痛会对病人恢复造成一定影响。诸多因素都会导致术后疼痛,如炎性因子释放、术后引流管放置等,病人由于疼痛难以用力呼吸以及咳嗽,导致体内分泌物难以排出,进而增加了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不利于病人康复[1]。因而应注重疼痛管理的应用,为病人治疗与预后效果提供有力保障。基于提高疼痛管理应用效果的目的,选取了94例肺癌手术病人参与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期间实施手术治疗的94例肺癌病人,按照计算机法将病人分成参照组、实验组,各47例。参照组年龄42至73岁,均值(57.44±2.12)岁,男26例,女21例,病程9至23个月,均值(16.24±2.19)月;实验组年龄41至72岁,均值(57.69±1.74)岁,男25例,女22例,病程11至24个月,均值(16.94±2.23)月。上述资料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可比。

纳入要求:病人临床确诊为肺癌;均行手术治疗;病人知情同意。筛除要求:病人存在精神或沟通障碍;由于术中操作等因素导致的并发症病人;病人术前服用了镇静药物。

1.2方法

参照组:常规疼痛管理,主要内容如下,由麻醉师展开术前访视以及术后随访,护理人员对病人疼痛水平进行评估并向主管医生报告,并实施常规疼痛管理。

实验组:应用合作疼痛管理,其执行主体为护士,并对多科室人力以及物力等资源进行有效运用,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健康宣教,引导病人对术后疼痛进行正确认识,提高患者心理层面对疼痛的耐受性。二是疼痛监护,应对病人展开24小时的陪护,对其不适症状进行掌握,并加强和病人的沟通,对病人情绪、生命体征等情况进行观察。与此同时,还对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展开护理方案的制定工作。三是疼痛管理,一方面应优化药物干预,护理人员应谨遵医嘱,结合病人实际情况为病人提供镇痛药物。对于轻度疼痛病人,可以通过非甾体抗炎药类缓解疼痛,中度疼痛病人可以选取氨酚羟考酮片等药物,重度疼痛能够进行吗啡栓、芬太尼、地佐辛等药物的提供。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对病人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在用药30分钟后对疼痛进行评估,并分析诱发疼痛的因素。另一方面,结合病人实际情况,也应注重非药物干预的应用。对于轻、中度疼痛病人而言,可以通过听音乐、腹式呼吸训练帮助病人转移注意力,降低疼痛感。对于重度疼痛病人而言,可以通过冰袋对疼痛位置进行冰敷,并根据医嘱进行镇痛泵的使用。

1.3观察指标

(1)疼痛水平通过NRS数字分级法对病人术后24、48、72h疼痛水平进行评估,分值范围为0至10分,分值越高表示病人疼痛情况越严重。

(2)临床指标是对病人首次下床、胸腔引流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分析。

(3)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记录病人肺不张、肺部感染、静脉血栓以及呼吸衰竭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4.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的表示和核查方法分别为(±s)、t值;计数资料通过[(n)%]形式表示,运用X2值加以核查;P值<0.05则意味着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疼痛水平比较

根据表1可知,实验组疼痛水平优于参照组(P<0.05)。

表1 两组病人疼痛水平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24h

48h

72h

实验组

47

2.14±0.41

1.98±0.32

1.32±0.27

参照组

47

2.81±0.52

2.63±0.27

2.09±0.33

t值

6.9365

10.6432

12.3806

P值

0.0000

0.0000

0.0000

2.2临床指标比较

如表2所示,实验组病人临床指标相比于参照组较好(P<0.05)。

表2 两组病人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首次下床时间(h)

胸腔引流时间(h)

住院时间(d)

实验组

47

20.18±5.21

71.64±6.64

8.12±1.21

参照组

47

26.93±5.01

83.54±6.14

12.34±1.94

t值

6.4023

9.0209

12.6534

P值

0.0000

0.0000

0.0000

2.3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参照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并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肺不张

肺部感染

静脉血栓

呼吸衰竭

总发生

实验组

47

2(4.26)

1(2.13)

0(0.00)

1(2.13)

4(8.51)

参照组

47

4(8.51)

4(8.51)

1(2.13)

3(6.38)

12(25.53)

X2

4.8205

P值

0.0281

3讨论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不断提高,病人会出现咳嗽、胸痛以及低热等症状,该疾病会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健康。对于肺癌治疗而言,手术治疗较为常用,且治疗效果较为良好。然而会产生术后疼痛问题,主要是由于手术会对皮肤、肌肉等感受器带来侵入性影响,并且术后病人需进行咳嗽,无法一直持保护性体位[2-3]。因而在术后应注重疼痛管理的应用,为治疗效果的提高创设良好条件。

护士主导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通过加强和病人的交流与观察,能够对病人情况进行更全面地掌握,进而提高疼痛管理效果[4]。通过对多科室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利用,可以将疼痛管理的整体效果与水平提高。通过知识宣教,有利于提高病人对疾病、治疗的认知度,降低病人不安全感。疼痛监护与管理根据病人实际疼痛水平,进行多元化的方法帮助病人缓解疼痛,可以提高病人舒适度,促进病人恢复[5]

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实验组病人疼痛水平相比于参照组较为良好(P<0.05);参照组病人临床指标与实验组相比较差(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1%,参照组为25.53%,参照组高于实验组(P<0.05)。

综上所述,给予肺癌手术病人护士主导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不仅可以缓解病人疼痛,还可以改善临床指标,也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张亚云,关丽娜,詹书丛等.肺癌患者对围手术期多学科疼痛管理的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23):4387-4390.

[2]梁慧,于明燕,李东燕等.以护士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在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J].中外医疗,2021,40(21):168-171.

[3]李倩云,卓少贤,郑月星等.以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模式在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22):2900-2902.

[4]韩璐,袁小婷.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联合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0,33(07):148-149.

[5]张伟伟.强化疼痛护理管理在肺癌患者手术后的应用评价[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