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通信设备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电力信息通信设备管理

关志雄

广东顺畅科技有限公司529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当前电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网管理的日益智能化,现代通信技术开始融入电力通信系统,推动了电力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力通信设备在整个通信网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有效管理可以保证整个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和探讨电力通信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原则和维护策略,以期对今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促进电力工程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电力通信设备;管理;运行维护;运行故障;策略

引言

在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维修过程中,必须对电气设备的组成和各设备的主要功能有清晰的认识,并运用完善的维护技术,提高设备维护的效果和水平。此外,要密切关注电力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提高最终检测和维护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强调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确保电力设备的稳定和安全。

1、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分析

电力设备主要包括发电设备和供电设备,是电力和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设备的实际使用中,存在“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等复杂而系统的划分。因此,要研究其发展趋势并对其进行优化,必须明确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安全”和“连续性”是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一旦发生故障或故障,势必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因此,为了确保电气设备和电网的正常运行,供电公司必须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管理,为电气设备“保驾护航”,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该领域的优化改造对保障人民生活用电和社会工业生产用电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气设备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在追求生产力和效率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关注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当然,工业环境的变化也给这项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优化和改进传统的设备管理和维护模式,以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电力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应通过不断学习加强对电力设备的了解,以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为出发点,对这部分工作进行创新和改革,以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电气设备管理及维护的原则

无论是建筑企业还是电力企业,“安全第一”都应被纳入首要职能范畴。例如,在电气设备维修过程中,通过定期检测和预测,可以发现设备运行的风险和问题,从而在确保安全生产的情况下,促进安全系数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第二,对于电气设备维护工作的开展,有必要在合理安排实施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标准化和标准化的行业标准,制定合适的维护计划,以确保所有工作都能根据依据和规则进行。在电厂电气设备的日常运行过程中,基于状态的维护和管理很难实施。根本原因是发电厂的电气设备具有“拉动一台发动机移动整个机体”的特点,并以互联的方式保持系统的整体运行。然而,如果在此过程中对设备进行基于状态的维护,将面临设备损坏、人员伤亡和其他现象。因此,只有在明确科学的设备维修计划的前提下,才能协调维修时间和维修内容,减少经济损失。

3、电力通信设备管理及运行维护

3.1构建合理的故障应急制度

要想快速地解决电力通信设备的故障,确保其正常运行,就必须要设计出一套可靠的故障处理方案,针对气候特征、季节变化、自然灾害等环境因素,展开有效的预防工作,并将事故应急处理方案设计好,这样在发生突发故障后,就可以实现快速化解。在组织方面,要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明确,组织安排严格,对线路设备划分出了事故巡视区域,根据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人数,对事故巡视队伍进行了组织,并进行了人员的分配。如果出现了故障或者其他意外,巡逻队就必须在自己的辖区内进行全面巡逻队。从技术上来说,也要有足够的应急设备、材料、通讯设备等,以确保这些设备可以尽快地恢复,减少损失。

3.2定期检查通信设备
对电力系统中的电力通信设备、机房环境、通信光缆等进行专项检测,全面了解设备的工作状况和工作环境。在对通信光缆进行全面排查时,重点检查了纤芯质量, ADSS光缆, OPGW光缆,标识标签,光缆接头盒,引导光缆等。对于在自主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质量问题,要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处理,推动所有的整改措施得到切实的落实,以防止由于通信光缆问题而引发的电网安全生产事故,将电力通信的运行风险降到最低。在测试电力通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计算机房的运行环境质量时,需要全面测试入口室、计算机房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消防条件、安全授权、通风、供暖、不间断电源、空调系统、照明系统、设备运行环境中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以及通信电源记录、维护状态、开关操作状态PCM(脉冲编码调制)操作状态、电力通信设备的报警状态等。

3.3实现电力通信设备台账管理的规范化和有序化

需要在一定管辖区域内建立电力通信线路、设备资产台账和技术资料,如线路规划、设备台账、故障记录、维修记录、设备说明等。做好对设备资料的采集和统一处理,确保设备资料的正确性和正确性,在对电力通信设备的台账进行管理时,必须使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对设备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可以更加可靠、全面、方便,以此来使电力通信设备台账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有序。

3.4提高电力通信设备运作管理力度

电力通信设备应定期检查,每月对设备进行一次彻底检查,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应根据相关标准检查设备的质量和运行情况。如果发现设备的状况和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应立即处理并记录在检查手册中。此外,设备运行管理的巡检人员应正确识别设备的问题和故障,并将其排除。此外,应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月度和年度检查,以避免设备故障导致的电路故障、电源故障等现象对生产造成危害。电力通信设备巡检时,巡检人员必须对线路绝缘电阻进行巡检。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并记录,然后对线路进行检查、故障定位和故障排除。在对线路设备进行清洁和检修时,检修命令下达后,应最大限度地与通信网络中断和电力用户设备维护一起进行,尽可能结合多种检测工作,合理安排时间,以避免由单独进行的多个维护工作引起的多次停机。施工或维护完成后,应对电力通信设备的质量进行检查,并对员工和施工阶段进行质量跟踪管理登记。

3.5制定完善的管理标准

电力通信设备运行维护过程中,要从组织、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维护,推动设备整个运行周期各环节有序实施。在设备的操作和维修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管理和维修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电力通信设备进行再次的检测,以便能够精确地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维修措施,以提升设备操作和维修的实效性。在整个电网的发展进程中,电网的稳定和稳定是电网的根本,电网的稳定和稳定是电网的关键。通过行之有效的维修管理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水平,从而推动电力系统的安全可持续发展,提高电力通信系统的运行品质,为人民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并可以进一步减少电力通信设备的运营费用。所以,有关的管理者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关注,并持续提高自己的设备运行管理水平。标准化是工作发展的依据,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的参照标准,以便对电力通信设备的后期维修、管理、运营提供一定的依据。同时,它也是科技进步的有力保证,是科技进步的有力保证。针对电力通信设备运行维护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管理标准,从而使设备运行管理更加标准化,保障设备运行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形成一种相对完善的运行维护管理体系。

3.6开展统一的维护管理

要对电力通信设备的运行和发展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分析,合理控制各运行环节设备的投入产出比,科学分析设备在整个运行周期的经济效益,并根据相关分析结果进行适当调整。在电力通信设备的管理过程中,还应加强各专业、各部门的配合,实现对其的统一管理,确保安装运行过程中的维护管理工作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电力通信设备在运行和维护过程中,还应做好相关设备记录,包括设备维护过程中的故障性能、使用性能、影响范围、故障排除时间和质量缺陷。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综合分析和比较,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总结。在设备维护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缺陷设备的更新和关键维护,以确保整个系统的运行不会在电力系统供电过程中受到个别故障问题的不利影响。在电力通信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中,还需要对设备的使用寿命、使用性能、使用状态、综合质量等进行正确评估,建立电力通信设备评估机制和状态评估机制,以便在后续的操作和维护中,将最后的评估结果与维护工作相结合,并将其视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新改造,确保其使用性能和运行状态。相关维护人员还应完善电力通信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系统,并根据每个设备维护计划制定相应的规范。相关工作人员要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操作,确保在规定的制度范围内做好设备维护管理工作,从而提高设备的维护质量,不断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居民对电力通信的利用在各行各业都有了更大的提高。电力通信网的运营与维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所以,电力企业一定要对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给予足够的关注,要对其进行高度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变电站系统和设备维护管理的有效性和质量,从而保证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人们提供更安全的电力资源。

参考文献

[1]徐治清.如何有效加强电力信息通信设备的管理策略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0(03):246.

[2]樊欣欣,黄海,徐斌,严红梅.基于移动应用平台的电力通信巡检软件的设计[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4(03):117-120.

[3]韩辉,王阳,唐波,朱笔挥.电力信息通信设备管理[J].通讯世界,2018(05):142-143.

[4]沈泺成.如何有效加强电力信息通信设备的管理[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0):126.

[5]刘华.电力企业信息管理中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7(1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