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职业素养缺失归因探讨及培育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6
/ 2

医学生职业素养缺失归因探讨及培育策略

郭小娟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解剖教研室    810000

摘要:医学生作为医疗工作进步与发展的有生力量,医学生的水平决定了现代医学的临床工作的质量。但是由于部分医学生存在职业素养缺失的问题,因此导致实际的临床工作当中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甚至导致医患纠纷等现象的出现,不利于医学生的工作以及临床医疗质量的提升。本文通过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缺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缺失的原因以及培育医学生职业素养的措施作出探讨。

关键词:医学职业素养;缺失;培育策略

医学生的培养作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点,在现代的教育中往往以提升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教育的重心,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着缺失的情况。同时由于医院当中医患之间负面事件发生的增加,导致对于医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就有了更高的要求[1]。对于现阶段的医学生而言,不但需要对医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提升,保障医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需要保障学生有着良好的职业风气,从而能够在后续的临床工作中有着良好的作风,具备专业精神,从而使临床工作水平以及医患关系得到提升,促进临床医学的健康发展[2]

一、医学生职业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1. 管理缺乏规范性

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作为一大重要社会问题,在目前的培养制度中仍然以临时化的管理对医学生进行培养,导致在对医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综合素养培育的结合,导致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存在缺陷。由于部分学校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认识程度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培育手段与措施,导致相关的教学能力丧失,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1. 培养内容模糊

由于部分医学院在对医学生采用医学职业素养的培育时,对显性的职业素养培育较为注重,相应的,对隐形医学素养的培育相对薄弱。也由于对于医学素养的定义相对广泛,没有较为准确的医学职业素养的内容以及内涵,导致在学校培养的过程中,无法对学生进行较为准确的指导,相关内容的模糊与不确定性也导致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受到限制,导致医学生的职业素养缺失等问题的出现[3]

  1. 课程缺乏核心保障

现在的部分医学院在课程的设置当中,有关人文类的课程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对于职业素养培养等方面的课程所占的比例更少。同时这一部分课程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导致虽然教学过程中存在这一门课程,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期望的作用,甚至可能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在部分医学院中,甚至没有对相关的课程进行设置,导致医学生的学习缺乏保障,也变相的导致了医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缺失[4]

  1. 培养片面化

由于医学院当中的教师可能未在临床中实际工作过,或者往往作为某一个领域的优秀研究人才而作为教师,因此导致教师的水平存在较为严重的差异,部分教师存在职业素养缺失的问题,因此学生在接受教育后,在日后的临床工作当中更容易出现职业素养缺失的问题,由于现阶段对于学生的培养主要是为了面对应试教育,因此导致对学生的培养相对片面化,导致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封存[5]

二、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

  1. 调整培育制度

由于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已经作为社会层面的问题,因此在对医学生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医学生采用教育制度调整的措施,通过将培育的角度向职业素养的方向调整,通过结合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为学生创建实际的医疗环境,使医学生能够更早的适应工作环境,并针对性的对医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培养,进而实现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

  1. 完善教学内容

由于现在的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在医学院校的教学科目中仍然处于弱势学科,因此医学院校应当将相应的教学培育的重视程度提升,使医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关于职业素养的培育内容,也能够通过调整教育模式的方法,使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使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得以提升,并在工作当中展现出来[6]

  1. 技能与素养并重培育

由于医学生后续工作职业的特殊性,因此学生需要在拥有良好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对自身的职业素养进行提升,这就要求医学院在对学生教育的同时需要调整教学方式,通过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校对医学生人才的培养,并且通过采用应试教育与临床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医学生临床技能的掌握[7]。相对比其他的职业,医学临床不但需要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强大的专业技能,在目前临床与学校教学存在严重差异的情况下,就需要医学院校通过应用各种适当的措施与临床相接轨,掌握其先进的医学知识,并应用到学校的教学中,医学生通过接受新式的医学教学,能够尽早的融入到临床的工作环境当中,从而实现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共同培育,并且使医学生的应试能力得以提升,实现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8]

三、结语

医学生作为医院临床工作中需求较高的人才,由于环境的影响以及学校教学的影响,导致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可能存在缺乏的情况。由于医学生在存在职业素养缺失的情况时,在后续的工作中就可能出现工作态度较差以及与患者出现冲突等情况,不但不利于临床工作的开展与实施,也会导致医患关系恶化,最终影响到医疗行业的发展。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就需要医学院校以及相关部门采取适当的措施,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并加强相关方面的教学,从而能够使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培养,并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隐形职业素养的形成,使医学生能够在后续的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提升工作的热情,并最终实现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美峰,孙涛,程葆华,柳新平,史才兴,秦燕霞,崔利德,徐旭东.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目标达成视域下的系统解剖学课程思政研究[J].解剖学研究,2022,44(01):76-78.DOI:10.20021/j.cnki.1671-0770.2022.01.16.

[2]黄超,傅饶,吕红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提高检验类医学生职业素养[J].成才之路,2021(32):24-26.

[3]王姿颖,栾莹,张亚楠,姚伟.基于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多元PBL课堂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20,22(10):719-721.DOI:10.13754/j.issn2095-1450.2020.10.06.

[4]贾红蕾,陈周闻,陈超,刘晨阳,王月.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10):20-21.

[5]王丽,刘赛特.医学生职业素养现状、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J].黑河教育,2020(10):87-88.

[6]罗瑾琰,吴单,蔡巧玲.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路径探索与实践机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2):47-48.

[7]崔洪艳,田小海.医学生职业素养缺失归因探讨及培育策略[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3):110-111+114.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18.33.110.

[8]王晓敏,黄开勇.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6):53+63.DOI:10.16681/j.cnki.wcqe.20180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