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手术室护理在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5
/ 2

循证手术室护理在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李娟,魏巍,杨秋

乐山市市中区中医医院

【摘要】目的 对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将在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各类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用循证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室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发现。(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缩短减少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循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护理服务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循证护理是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护理理念。开始从经验护理向科学护理转变。循证护理是临床护理经验和专业护理技能的结合,在短时间内制定可行和有效的干预措施,确保其顺利实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本文为了探讨循证外科护理在手术室急诊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为急诊病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本次研究对180例手术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在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各类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需要且有意愿接受手术治疗,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知情且已经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将凝血障碍者、手术耐受能力差的患者排除在外。所有患者包括普通外科手术60例,泌尿外科手术30例,骨科手术20例以及妇产科手术1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30:30,年龄29-78岁,均龄49.26±8.74岁。对照组男女比例30:30,年龄28-79岁,均龄50.26±12.8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呈现良好均衡性,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的60名患者主要开展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模式,主要内容是针对患者开展手术之前的访视,遵循的医生叮嘱,并且进行多方面的观察。

观察组的60名患者主要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运用循证护理以及整体护理模式,主要内容为:①高度关注手术患者的情况,并且从各个方面对患者开展护理,创立循证医学护理与整体护理工作组,挑选经验丰富的护理工作者,立即评定患者病情,明确提出护理过程当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这样方便中后期制定有关的护理方案。大力实施护理程序流程,有效配制护理工作人员,汇总护理实践过程中最好的护理方式,分辨此护理方式在手术室护理的实际效果。②需要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并依据患者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方法与方式宣传整体护理以及循证医学护理的相关知识,一切的护理行为都要求遵照科学论证。实际的护理措施为:在手术前掌握患者的基本病情,并且之前是不是接受过手术治疗。患者一般对手术治疗会产生恐惧感,因此,护理工作者需要让患者对自身的病情有一个大概的知晓,随后为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相关流程和以前成功手术的经典案例,具体指导患者革除负面情绪,并且掌握手术流程,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有关的心理疏导,以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不配合的情况。③在开展手术之前需要进行洗手消毒,严格管控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关注患者所提出的要求,并且为患者做好相关的保暖工作,全面的关注患者的心电监护情况,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防止焦虑不安的情绪出现。手术之后需向患者亲属详细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和手术后需要注意的问题,防止患者手术后出现不必要的风险,从而影响患者的愈后效果;如果患者手术后发生一些临时性的病症,就需要及时给患者表述原因,从而帮助患者了解相关问题并且积极的配合医治,防止与患者产生矛盾。

1.3 指标观察

对比两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不良情绪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均数±平方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x²检验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对比发现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明显,呈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的护理尤其重要,护理人员需快速、有序的配合医生。临床需根据综合各方面的配合,保证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循证护理是将临床经验和患者的需求结合作为护理依据的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循证手术室护理模式可以将科学论证、临床经验、患者需要等多方因素结合起来作出更加合理的临床护理决策,从而获得实证。循证手术室护理同样具有循证护理的三大基本要素:护理人员自身的临床经验、个人技能、研究依据,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护理流程。

手术室作为医疗机构中的关键场所,对护理质量提出严格要求,加上手术过程本身风险较高,护理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在任何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引发医疗事故,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李紫娟的研究中指出,当前各院开始注重手术室安全问题,主张从循证层面着手加强护理管理,有效规避手术风险,促进护理与治疗质量提升。在此背景下,循证护理模式被研发出来,并应用到各个护理流程中,主张从手术、手术中、手术后的各循证着手,主动调节患者身心状态,预防不良刺激因素产生的负面影响,变被动为主动,依靠提前防范预防安全事故产生。

手术是一种有创操作,病人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极易导致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以往手术室缺少个性化护理,无法从病人的心理和生理层面给予有效护理,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延误康复。与以往护理模式比较,整体护理将现代护理思想作为指导,对病人的心理状况较为重视,更注重护理流程,整体护理将护理中的每个环节给予计划性管理,是新型护理策略。循证护理作为一种更加科学,先进性更强的护理方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循证护理能够为临床护理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进一步保证护理质量。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成立了循证护理小组。通过循证护理,护理人员认识到心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重要性,因此护理人员在手术室内借助语言安慰与肢体适当接触的方式来引导患者精神放松,这对患者不良情绪的缓解具有重要意义。观察组护理人员通过循证对各类手术并发症、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了解,这为手术医生与手术护士之间更好地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充分证实了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优势。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缩短减少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晓君,丁考雁,吴娟,吕春容. 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 微创医学,2021,16(6):831-833.

[2]金子,谷琦琦,徐海莉,张增梅,金洋. 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和整体护理的效果及对舒适、疼痛程度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2):33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