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创新管理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3
/ 2

急诊护理创新管理与实践

高岩

邢台市第九医院/巨鹿县医院  05525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急诊护理中的创新管理对策与实践结果。方法:从我院急诊科开展医学研究,从中选取了184例患者参与护理管理研究工作,我院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将其各自分为Y组(n=93)以及X组(n=91),其中Y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工作,在X组患者护理管理中实行急诊护理创新管理措施,将两组患者的实际急诊护理结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在最终统计结果对比中得知,Y组急诊护理不良事件率和X组相比之下存在明显差异,组间P值大小(P<0.05),统计学意义符合存在标准要求;在护理综合评分结果对比中得知,各项指标评分结果对比中,X组患者评分明显大于Y组,对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组间P值大小(P<0.05),其中的统计学意义符合存在标准要求。结论:提高护理质量已经成为现阶段急诊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应当及时加强急诊护理创新管理工作,及时发现急诊护理所存在相关问题,以促进管理创新发展。

关键词:急诊护理工作;不良事件率;护理综合评分;护理创新策略

引言

在现如今的急诊科中,规范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提高对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变得尤为关键。在近些年的急诊科中可以看到,由于急诊疾病患者数量在不断增长,对急诊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患者提供舒适的诊疗环境,保障急诊护理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发展方向。加强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积极转化管理工作方式,加强急诊护理管理的事前防范、事中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服务安全性质量,为患者带来更为优质的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本文将针对急诊护理管理的创新策略及实践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为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在这段时间内从我院急诊科患者群体中选取研究对象,总共有184例急诊科疾病患者参与研究管理工作,同时我院将这些患者各自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Y组且含有93例患者,另外一组为X组且含有91例患者,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如下所示:

表1:一般资料对比状况

一般资料指标

Y组(n=93)

X组(n=91)

性别

男性

46

45

女性

47

46

年龄

最大年龄

68

69

最小年龄

27

26

平均年龄

45.4±3.2

46.7±3.0

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统计对比中可以看到,两组患者在组间对比中不存在明显差异,此时在一般资料组间对比中,统计学意义不符合存在标准要求,加上我院取得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可顺利开展下一步研究观察工作。

1.2研究方法

对两组患者疾病状况进行综合考量分析,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指导建议。在Y组患者群体中实施常规急诊护理管理措施,在X组患者群体中以急诊护理创新管理措施开展护理工作,急诊护理创新管理措施如下所示:

(1)组建创新护理管理小组,针对急诊护理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与完善,针对患者在现阶段急诊护理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潜在护理风险、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了解发生护理风险、安全隐患的具体原因,结合风险及隐患因素吸取教训,从护理管理工作中进行优化与创新,比如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帮助护理人员自动提醒相关护理事项,同时还要尽快完善护理管理制度,使护理管理过程更具人性化;

(2)运用信息技术对患者信息进行录入,在急诊科接到急救电话之后,可以借助信息平台通知护理人员各就各位,能够做好急诊手术准备工作,确保急诊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尤其在疾病过于危重的患者群体中,应当及时和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帮助患者家属及时补办相关手续,使患者在急诊科的滞留时间得到有效缩减,从而促进急诊抢救工作效率有效提升[1]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对两组患者护理综合评分结果进行统计与对比,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各自的理论知识、急救能力以及急救用品准备时长等指标,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所统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组间P值大小以判断统计学意义是否存在成立条件。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率对比状况

表2:护理不良事件率对比结果(n、%)

指标

Y组(n=93)

X组(n=91)

P值

错用药

4

0

/

压疮

6

2

/

投诉

10

1

/

其他

6

1

/

护理不良事件率(%)

27.96

4.40

<0.05

在统计护理不良事件率结果中得知,两组患者在组间对比中存在明显差异,由于统计学数据结果得知P值大小(P<0.05),因此其中统计学意义符合存在标准条件。

2.2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综合评分结果

表3:护理综合评分结果对比状况(x±s)

指标

Y组(n=93)

X组(n=91)

P值

理论知识(分)

81.43±4.53

92.27±4.82

<0.05

急救能力(分)

79.56±3.85

91.13±3.98

<0.05

急救用品准备时长(min)

18.66±2.27

9.46±2.82

<0.05

从表3统计结果得知,在护理综合评分结果对比中,X组评分结果明显优于Y组,对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由于组间P值大小(P<0.05),因此其中的统计学意义符合存在标准条件。

3.结论与讨论

在以往的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通常比较强烈,很有可能对急诊护理管理工作效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作用。事实上,和其他科室相比之下,急诊科十分重视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往往可以决定急诊质量,对保障急诊护理管理工作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随着我国医疗体系的发展以及护理领域的进步,我国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而创新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促进护理管理制度体现出应有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成为当前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应当重视的工作目标[2]。首先在急诊接待工作中,应当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尤其在过于繁忙的区域,应当及时加派人手,对于闲散区域也及时减少人员安排,也可以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在急诊接待工作中形成动态管理工作,可以结合区域人数以适宜安排相应数量的护理人员;与此同时,在针对护理人员开展科学考核工作的过程中,不能过于依赖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件状况进行评估,应当结合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水平、工作经验以及学历水平进行评估分析,也可以定期在护理人员队伍中开展理论培训、技能考核工作,从而不断遴选更为优秀的急诊科护理管理人员,对于那些长期处于考核不合格的护理人员,应当适当予以惩罚措施,比如可以适当减少奖金发放,对于工作表现足够积极、临床护理反响结果优良的护理人员及时进行奖励,以促进每一位急诊科护理人员得以真正提高工作积极性[3]。另外在急诊科护理管理创新过程中,应当加强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工作,使护理人员掌握规范沟通交流技巧,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促进患者护理依从度和配合意愿得到提升,争取取得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理解,从而促进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开展。

参考文献:

[1]马小容.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的影响[J].中国辐射卫生,2022,31(04):530.

[2]戴琳琳,陈君晓.急诊护理中构建信息化高效创新管理的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15):192-193.

[3]汤露茜,俞莹莹.创新激励机制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09):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