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政策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2
/ 2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政策浅析

张小燕

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摘要: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政策浅析,在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政府应当在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政策的同时,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革。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因此,本文就新时代下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政策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政策

公共卫生管理是指改善环境卫生、防治地方病、开展健康教育、组织医疗资源以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社会组织,以建立保障社会全体成员健康生活水平的社会体系。

一、公共卫生事业政策的基本目标与基本内容

(一)公共卫生事业政策的基本目标

其根本目的在于降低各类疾病的发病率及危害,满足社会成员对健康的需要,提升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基本目标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特定的层面:疾病预防与疾病治疗[1]

疾病预防

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全民卫生保健体系,增强全民健康素质,增强全民对疾病的防制和抵御能力。

疾病治疗

政府的介入可以推动全社会医疗科技水平的提升,从而使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改善;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使最多的人能得到基本的卫生服务。

表1 公共医疗卫生政策的基本目标

(二)公共卫生事业政策的基本内容

公共卫生政策的基本要素是预防和控制的基础,公共卫生事业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一种基本的治疗性公共卫生政策;为具体人口制定的健康保健政策;卫生保健方面的其它政策。

一种基本的治疗性公共卫生政策

(1)对全部或部分人群进行预防性医学治疗,例如规划免疫。

(2)对广大群众进行健康教育,主要是对他们进行基本的卫生保健、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

(3)提高环境卫生质量,着重解决环境卫生、食物卫生、劳动卫生、学校卫生和辐射卫生等方面的问题。

治疗性公共医疗政策的基本内容

(1)由国家出资,设立公共卫生机构,构建社会健康服务系统,实现健康服务资源的合理分配,将财政经费用于卫生事业发展、卫生人才培养等方面;

(2)推动卫生技术进步,改善卫生服务品质;

(3)公众参与。

为具体人口制定的健康保健政策

妇幼保健政策,老年保健政策,残疾人医疗康复政策,低收入群体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体的医疗卫生政策

卫生保健方面的其它政策

政府透过公众行为,并透过药物管制与健康保健制度,来推动医药教育与科研的发展。

表2 公共卫生事业政策的基本内容

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政策浅析

(一)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

政府应当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政策,加强对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力度。要不断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水平。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使其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关部门要积极为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更多的资金,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2]。要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其服务质量。同时,要不断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在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政策中,各级医疗机构要积极参与到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上,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二)提高预防保健服务能力

在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中,预防保健服务是主要的服务内容之一,加强预防保健服务能力建设,能够有效地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必须要不断提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在完善其自身功能的同时,积极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另外,还需要加强对其员工的培训与教育。通过对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等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与教育,能够有效地提升其业务水平与业务水平,以满足新时期公共卫生管理的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预防保健工作,提高人们对疾病防治工作的了解和了解。加强对传染病、地方病和职业病的宣传,提高群众对传染病的认识,提高群众对传染病的认识。

(三)加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力度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政策的制定必须要注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力度,才能有效保证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实际情况,在保证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确保其管理效率。要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部门应当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水平。

(四)加强对公共卫生环境的监管力度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政策浅析,要求政府加强对公共卫生环境的监管力度,对于卫生环境差的地方应当进行重点整治。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使人们意识到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不仅能够保障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还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了保证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政策宣传效果,相关部门可利用网络媒体、电视等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政策进行宣传,也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等方式宣传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政策。同时,政府还可以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到公共场所进行检查和监督,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和处罚

[3]

(五)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突发事件包括:突然发生的重大传染病暴发、原因不明的群体性疾病、重大的食品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会给公共卫生带来或可能带来严重危害的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是指对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处置以及恢复工作进行整体的组织协调,建立起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机制。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将预防工作放在第一位,切实做好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处理工作。要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对突发事件处置的组织协调工作,充分发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作用。要建立起相应的信息收集机制,将突发事件及时上报给上级有关部门。

(六)加强对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问题。为此,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要把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同时要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政策的宣传,提高公众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要广泛开展疾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使群众意识到疾病预防的重要性。要将健康知识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让他们了解疾病预防知识,提高其自身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使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政府要适应社会的需要,适时地进行相应的改革,并加大对公共卫生管理政策的实施与实施。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社会团体的力量,使其在管理上达到更高的层次,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丽君,苏蕴,李友卫.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人才培养的思考[J].高教学刊,2021,7(28):165-168.

[2]赵云.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调整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后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挑战、机遇——基于复旦大学的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1,38(05):375-378+381.

[3]赵云.美国高校卫生管理教育的特点和模式[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1,38(01):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