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料法环监”六位一体  合力提升输血管理质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7
/ 1

“人机料法环监”六位一体  合力提升输血管理质效

李雪1  ,练正秋1Δ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31)

摘要:目的 通过建立输血管理制度体系,改善以往输血管理体系不健全、责任划分不明确、操作流程不规范的方面。方法 分析输血工作3个环节15个步骤,拟制输血工作全程管控方案。结果 从“人、机、料、法、环、监”6个方面入手,探讨一套完善可行的管理制度。结论 提出的输血管理制度体系,可以有效加强输血管理质控,从而达到提升输血管理质效的目的。

关键词:人机料法环监;输血管理;管理质效

输血治疗是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但输血本身又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1]。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输血管理制度,对提高输血管理水平具有深远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输血工作全程管控方案

输血管理工作整个过程随时都可能发生输血错误,因此要通过对输血工作全程质量的管控,确保输血管理工作整体提质见效,流程如图所示。

 

2.结果

2.1重视巩固人员核心化地位

输血科作为输血管理工作的责任科室,首先要重视科内科室人员业务能力,将岗前培训、定期考核、学习派遣等方法手段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外送内培等方式为科内人员蓄电充能,夯实专业基础,逐渐厚实人才底蕴。同时,要注重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尤其是输血管理工作要指定专人专司,牵头负责、统筹协调、压实责任,拟制输血管理工作可行性措施办法并推广到各关联科室学习,明确各级责任权限,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师才有用血申请资质”[2],只有涉及输血管理工作的各科室各级人员均加强学习,才能形成管理合力,确保输血管理工作制度顺畅运行。

2.2  充分发挥机器信息化作用

目前,输血管理工作信息化手段主要有临床医师工作站系统、输血科信息系统、血液输注信息管理系统等。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CL-BLS闭环式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基于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深圳市血液中心的SZIV5.0输血管理系统等可以将输血网络管理子系统、办公OA信息网络管理子系统、成分制备网络信息管理子系统以及护理子系统等有效集成整合联通,增强了输血信息化程度,降低了输血风险,提高了输血管理工作效率,医疗输血机构可以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加以借鉴参考。

2.3  周密组织输血阶段化管控

输血工作应遵循科学、合理、有效的原则,主治医师要认真进行输血前评估工作,评估是否具有临床输血指征。同时,病人本身的参与可以帮助提高输血过程的质量和安全[3],要让患者知情并让其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科要认真审核输血申请单及输血标本,输血申请单和输血标本是决定输血质效的主要因素,对不合格的申请单及不符合要求的标本要严肃拒收;输血科对患者进行血型鉴定和输血相容性检测时,实行双法鉴定、双人双核;许多临床医生对血液管理和输血治疗的复杂性只有模糊的理解,主治医师务必要严格落实输血核对制度,用血科室医护人员与输血科工作人员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的内容,三方共同担责方可发血。

2.4  全面加强质量体系化监督

在整个输血管理工作中,监督显得格外重要,健全的监督体系是评价制度运行质效的有效手段。从各相关科室抽派专人组成监督考评小组,定期抽查考评,督查日常输血管理制度运行情况,查找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协助解决问题,以有力的监督手段促进输血管理工作制度高效运行和持续性改进。

3.讨论


“人机料法环监”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延伸而来的先进管理理念,以这六个要素为关键节点,串联起整个输血管理工作的闭合回路,以此对输血管理工作中各个环节、各级人员、各项指标的监督管控,建立易于操作、便于考评的管理制度体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合力,强力推动输血管理工作质效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程聪,刘术臻,吕翠等.闭环式输血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6,29(1):107-108.

[2]   陈铃,薛颖泓,姜衡春等.医院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的思路及探讨[J].广西医学,2015,37(1):134-135.

[3]  Davis RE, Vincent CA, Murphy MF. Blood transfusion safety: the potential role of the patient. Transfus Med Rev. 2011 Jan;25(1):12-23. doi: 10.1016/j.tmrv.2010.08.003. PMID: 21134623.

作者简介: 李雪,1994年,女,初级检验师,研究方向:临床输血安全

通信作者: 练正秋,1963年,女,主任技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临床安全用血及临床用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