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卫生事业管理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3
/ 2

摘要: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也推动了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迅速发展。但是,在管理范围越来越大的同时,一些潜在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尤其是在医院卫生事业管理中,如缺乏相关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缺乏对员工的培训等,这些都会降低医院的卫生事业管理工作质量,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就会影响居民的健康。基于此,本文对当前医院卫生事业管理的现状展开了分析,从而提出了优化处理,为其他活动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并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

关键词:医院;卫生事业管理;现状;策略

卫生事业管理是一项全民性的工作,它既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公众对公共卫生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如何构建更为健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保障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医院作为卫生事业管理系统的核心,其数目众多,覆盖面广。近年来,全国各个医院的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居高不下,引起了公众的恐慌,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对社会的稳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医院卫生事业管理现状

(一)基础硬件设施不完善

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因为基础硬件设施相对滞后,所以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很难跟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相反还会对其它活动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许多领导也没有意识到对基础硬件设施进行建设的重要意义,由于各大医院对基础硬件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意识薄弱,导致内部已有的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1],降低了医疗卫生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危机处理机制的缺乏

卫生事业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管理制度不健全,这就造成了在发生突发危机事件的时候,不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增加了对人民群众的危害,同时也不能正确地引导舆论。在部分医院的卫生事业管理体系中,还没有对危机公关部门的存在给予足够的重视。危机公关部门的存在,不仅可以及时向人们作出正确的解释,将事情的发展情况告知,从而引起恐慌,还能够让医护人员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疑难杂症。卫生事业管理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其宗旨在于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降低传染性疾病等对社会的危害。但是,由于投入不够,使得这一领域呈现出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趋势,同时在公共卫生领域也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危机处理体系,这就使得在突发事件面前,不能及时的做出正确的应对,从而影响到公共卫生的公信力[2]。

(三)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近年来,医疗行业间的竞争也在逐步加剧,为了推动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需要加强对其的日常管理,但因为缺乏激励机制,导致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也很难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也没有对内部组成结构进行优化,导致资源浪费等问题经常发生。最为关键的是,因为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导致了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如一些医护人员玩忽职守,没有很好地发挥自己的岗位职能作用,这对医疗服务的发展极其不利,还会对医院整体形象造成影响[3]。此外,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医院内部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比较低,难以满足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二、医院卫生事业管理优化策略

(一)加强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

为适应新形势下对医疗服务的特殊要求,必须加强医疗服务的基础硬件建设。首先,就是要保证医院的各项建设都符合国家的标准,只有这样,患者才能享受到最好的服务。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加强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政策支持,还应该提供一定的专项资金,只有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才可以让医疗卫生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这在目前新形势的发展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4]。其次,医院必须对自己的不足进行有效的管理,也必须提升为弱势人群提供基础医疗服务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在瞬息万变的医疗行业中,获得一席之地。同时,要指导内部医护人员科学操作各项设施,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避免问题发生,为前来就医的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最后,医院要科学合理地布局内部资产结构,避免结构失衡、分布不均等问题,保证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危机公关体系

我国的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危机公关的主体责任不明确,危机公关制度不健全。突发的危机事件是在任何时候都会出现的,如果想要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就需要加强对危机公关的关注,构建一个健全的卫生危机公关系统,做好对危机事件的防范工作,并在事后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能够化解危机,不让民众陷入恐慌之中。医院要有一种强烈的危机公关意识,学会使用公关技巧来应对危机,确保危机公关部门可以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布信息。同时,医院要对公关卫生信息渠道进行完善,对危机公关的主体责任进行明确,并实行责任制管理,把正确的信息传达到专门的工作人员手中,防止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事件发生时出现错误,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公共卫生危机应急方案[5]。

(三)对激励机制的优化

过去,因为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导致了内部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因此,要适应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需要,医院还应该对激励机制进行优化,保证工作人员都能有一个好的工作状态,这对提升患者的诊疗效果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要根据目前的情况,完善内部的激励机制,对表现优异的医务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而且要有多种形式的奖励,同时,对那些表现不佳的人员,也要进行严厉的惩罚,让他们意识到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另一方面,将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价有机结合,以达到降低运营成本,最大化提升医院管理工作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医院卫生事业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对行业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医院应该对内部的基础硬件设施进行完善,加强公共卫生危机公关体系的完善,并对激励约束机制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自己的医疗服务水平,还可以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可以得到更大的社会效益,从而体现医院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鲍红兵,孙栋梁.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实施现状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21,18(25):62-65.

[2] 刘莹.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现状及完善措施——以北京儿童医院为例[J]. 财务与会计,2022(2):70-72.

[3] 向珏芳,邹金瓯,陈玉玲. 信息化下医院工会管理现状与创新改革[J]. 中国科技投资,2021(3):190-191.

[4] 王士森. 医疗设备管理现状分析与管理模式建立的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2021,18(19):186-189,194.

[5] 师伟,王佳敏,李刚. 国内外医院创新与转化平台现状与思考[J]. 中国卫生产业,2022,19(21):221-22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