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视角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家校共育视角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刘啸

山东省邹平市梁邹实验初级中学

摘要: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初中教师对学生心理教育干预工作的力度较低,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也不够全面,而一些学生家长在这一领域中更是缺乏科学的教育态度和处理思路,在家校合作问题上普遍缺乏良好的意识。基于这一问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得不到有效保障及正确化的引导,导致校园内安全问题频发,学生个人健康成长也面临着诸多威胁。为此,初中教师应当积极将家校合作理念融入其中,共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干预和指导,以此尽可能地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

关键词:家校共育;心理健康;初中;方法策略

为了更好地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实现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应当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合作,开展家校共育工作,确保教育工作的统一性,以此有效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现阶段有关这一教育理念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但是很多的研究工作仍局限在对现状的描述和成因分析当中,缺乏对策略的探索与研究。为此,本文基于家校共育的角度出发,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展开深入性研究,并为广大初中教师提供相应的教育举措,以供参考。

一、建立良好师生、亲子关系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往往都是由于缺乏交流所导致的结果,而这些问题的解决自然也需要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家长与教师同初中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传统的教育工作背景下,很多初中教师及学生家长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常常手段较为粗犷,局限在强制命令的形式中,甚至还会利用辱骂、体罚等方式。这些教育行为不仅难以使学生产生行为和心理上的积极性转变,同时更会导致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的破损,严重加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此,初中教师与学生家长应当首先建立较为稳固全面的沟通交流平台,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情况、问题及成因探索解决方法,并以此开展深入性的交流,相互分享有效信息、知识和技能。在这个基础上,学校教师及学生家长应当相互监督、相互合作,不断勉励对方,认真听取孩子的所思所想,并利用建议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家长与教师均能够获得学生的信任,并有效实现心理问题干预,而学生也能够在来自家长与教师的关怀中不断成长,为接下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家校合作群中积极分享一些有关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资料和案例,同时也可以将学生近期所面临的压力和学习表现透露给学生家长,在组织学生开展班会的过程中,应当以询问及建议的方式与学生一同讨论问题,并积极征求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同时教师还需要鼓励家长在家中多关注孩子的建议,基于孩子的成长发展特点和喜好需求,为其提供更多展现自身能力的机会。

二、引入具有警示的真实案例

初中阶段的学生所体现出的心理问题,往往源自于对外界事物认知的不健全、不真实等情况,其中最为明显的特点便是学生对自身个人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缺乏清晰地概念与认知。尽管很多初中教师与学生家长均意识到利用现实案例来警示学生,告诫学生注重自我调控和自我管理的价值,但是这项工作的实践开展却常常停留在表面,并未对初中生带来显著的影响,警示效果并不明显。为此,初中教师应当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合作,首先就学生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问题核心、认知习惯培养等要素共同商讨出准确的教育定论,随后再一同筛选一些真实存在的、真实发生过的,能够最大限度触发学生的神经,调动学生情感共鸣的案例,最后在确保学生能够具有稳定情绪及平等关系的基础上,与学生开展三方对话工作,借助这些案例的影响,引导学生切实意识到个人情绪调控、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以此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展现家校共育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便捷性和实效性。

三、开展多元化家校联动活动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尽管已经是很多人眼中的“大孩子”,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的初中生仍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的天性,对相关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参与热情,并且能够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专注力。另外,开展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也能够帮助初中生有效排除心理不良情绪、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十分值得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借鉴和运用。基于对实践性活动的认知,初中教师应当切实根据学生的兴趣喜好需求、实际能力水平以及具体的教育工作目标,设计及组织初中生开展一系列具有心理健康引导功效的实践性活动,同时邀请学生家长一同参与其中,使学生能够在轻松自由的活动中感受愉快的成长氛围,并在潜移默化间实现学生心理层面的转变,借助相应的亲子活动、师生互动等方式,进一步增强教育活动效果,陶冶学生内心,在初中生不断展现自我的活动中实现心理健康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周末休息时间,组织学生同家长一起,到当地的公园、动物园、植物园踏青,感受自然风光的魅力,领略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相关的趣味性活动,比如“放风筝”“标本采集”“环保公益活动”等,使初中生以家庭为单位,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在活动结束以后,教师还可以邀请所有的学生及家长一同进行拍照留念,将其作为学生日后美好的回忆留念。以这种方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师生、亲子关系。

简要而言,家校共育是推动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将学生家长的力量与学校教师的力量相结合,对初中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引导,有效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意识。有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注重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交流,在活动实践的过程中,确保学生家长能够与教师共同努力,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以此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荣英,李娜. 浅析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J]. 青少年学刊,2019(5):33-37.

[2] 张媛媛. 家校共育,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成长[J]. 新课程·中旬,2018(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