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现场检测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现场检测技术探讨

张邦化

常州建昊建筑鉴定检测有限公司 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追求高品质工程成为行业发展趋势。混凝土结构成本适宜、使用范围广,在施工中做好全面质量管理十分必要。目前,混凝土现场检测技术多样,各种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应用场景有所差异,选取恰当的检测技术能够便捷、真实地反映工程项目质量情况,并为其他各项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管理;工程检测;

1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现场检测的意义

1.1有利于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构件是案例工程质量关键控制点,现场检测能够直观反映混凝土质量,全面评价工程质量指标,有助于工程管理目标全面达成。

1.2有利于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

混凝土部分施工阶段成本支出高,现场检测可避免因质量问题和结构安全事故等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而利于项目经济管理工作开展。

1.3有利于现场施工优化与应用评价

现场施工阶段具有较多特殊要点,混凝土结构检测工作有助于优化现场施工。可辅助管理方、业主方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评价。

2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验存在的问题

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结构质量问题越发凸显,结构实体检验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包含不同专业、不同工种之间的交叉工作,现阶段检验工作开展存在诸多问题,相关人员只有明确现阶段检验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才能提高该项工作的有效性,为建筑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2.1缺乏技术指导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持续时间长,受到人为因素、地理地质条件、施工工艺、施工设备等方面的影响,在项目建设阶段会频繁出现诸多质量问题。建筑项目覆盖范围广,出现质量问题之后不易察觉。施工方缺乏技术指导,质量目标不明确,盲目施工、抢工期、赶进度经常发生,导致对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控制不到位,结构质量出现问题,进而引发二次返工、大面积修整等问题,延缓施工进度的同时对结构整体的稳定性也会造成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施工单位必须要树立质量目标,明确各个人员的主要责任,把好结构质量关,才能使结构实体检验工作顺利高效开展。

2.2对重点监督内容不明确

现阶段,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建筑工程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些工作人员在质量监督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秉承传统的工作思维,导致检测方式、检测手段与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不符,导致建筑主体质量检测全面性不足、针对性不强,对重点检测内容不明确。而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较为完善的质量监督制度,质量监督部门工作效率低,未能结合检测工作的实际需求制定行之有效的监督方案。同时由于检测手段单一,未能结合现阶段建筑主体新型施工工艺确定监督方案、制定监督目标。针对这一问题,监督人员首先要明确建筑主体结构特征、施工材料特征,进而确定监督流程和监督原则,明确质量监督内容,保证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要深入了解主体构造的数量、位置,提高监督方案的针对性。建筑工程项目规模大,监督抽检时要保证所选位置的代表性,选择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构件,以发挥质量监督工作的作用。

3建筑混凝土结构构件强度检测方法

3.1回弹法

回弹法是混凝土强度检测工作中一种常用的技术方法,使用专用的检测设备即可简单、快捷地完成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检测。本案例工程大部分构件均通过回弹法进行简单验收。混凝土回弹仪的检测原理较为简单,通过弹击装置驱动顶端杆件弹击混凝土表面,再精准测量反弹距离,以此比例关系来测算结构构件强度。

作为混凝土表面强度的检验技术,回弹法在案例工程中的应用范围较大,应用场景较为多样,楼板、剪力墙、构造柱等多种混凝土构件均可应用回弹法完成强度检验。回弹法属于无损检测,不会对混凝土构件性能造成负面影响,当待检测位置施工完成且达到最终养护强度后,进行回弹强度检测,同时,监理方人员、建设方人员、第三方监管人员见证检测工作的进行。回弹法在大型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强度检验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操作简单快捷,可实时出具结果,同时作为非破坏性的检测方式可增加检测范围,全面反映混凝土构件的状态。但基于原理限制,回弹法的精度有限,也会受到材料硬度、混凝土配合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此案例工程中,回弹法仅应用于工程项目的简易验收,对于需要精准数据的检测场景应采取其他检测方式。

3.2超声法

超声检测法是利用声波反射原理对混凝土内部情况进行检验的一种方法,其直观反映的指标是混凝土构件内部质地是否均匀,配合数据处理和计算,超声检测法能够检测混凝土构件的形状、尺寸、内部开裂、材料均匀性等多种指标。案例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多次应用超声检测法进行验收工作。案例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主要针对地下混凝土结构以及大型混凝土构件采取此方法进行检测。具体的应用场景与应用方式为。

3.2.1此案例工程采取灌注桩进行地下基础的加强处理,由于施工位置和成桩位置在地下,因此对于灌注桩的质量是无法进行直接检查的。灌注桩若存在断桩、长度不够、内部杂质含量高的问题都会影响使用性能,进而导致结构稳定性和建筑安全性问题。使用超声检测的形式进行地下桩的质量检验,通过超声波回弹时间测算、超声波内部探伤成像技术收集数据,判断内部桩体是否存在长度不足、断裂、未成桩等问题。

3.2.2此案例工程中,构造柱和部分外墙的单次浇筑体积较大,而对于大型混凝土构件,内部的裂缝、空腔等问题无法直接判断,若存在相关问题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构件性能的下降。仅采取表面回弹检测的形式也无法判断内部的质量问题。因此针对该位置采取超声检测方法。主要探究材料内部质地均匀性,通过超声波技术,结合反射波情况探究内部是否有裂缝和空腔。超声检测对于大型混凝土构件和隐蔽验收是准确、快捷的,但缺点是其对于混凝土强度等性能指标无法判断。此外,超声检测需要使用专用的仪器设备,技术的专业性较高,因此在本案例工程中并未大规模使用此技术,仅对于大体积构件和隐蔽位置采取超声检测技术进行混凝土构件质量评价。

3.3钻芯法

钻芯法是利用专用钻机从结构混凝土中钻取芯样以检测混凝土强度或观察混凝土内部质量的方法。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上取样之后,对取得的样块进行各类实验,以此实现混凝土构件质量评价的目的。钻芯法能够同时检验多组数据,常见的检验指标有混凝土抗压强度、剪切强度、材料硬度、混凝土的硬化程度等。钻芯法会破坏混凝土构件的整体性,若在小范围内多次进行钻芯取样,则会直接影响混凝土构件的强度。钻芯法的核心优势是检测结果极为准确,同时也可真实客观地反映混凝土构件的性能指标,对各个数据量化和进行评价。综合考虑,案例工程对于关键位置和关键环节的混凝土质量评价采取钻芯的形式进行检测。主要对各个分项工程结构抽样检查、各施工批次混凝土强度检查、有环境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强度检查。案例工程的钻芯检测每个施工批次或检验批次进行三处钻芯检测,检测位置尽可能拉大距离、随机选取。表层剥落开放之后进行一次拉拔检测,探究混凝土构件整体的抗拉强度;完成取样之后通过实验室送检的形式探究各个指标,包括抗压强度、材料硬度、组分材料均匀性等。此外在进行钻芯后,还可进行钢筋的拉拔、内层深入超声探伤等。

4结语

本文主要围绕着混凝土结构实体现场检测的一系列内容展开研究,大型工程项目中的混凝土结构具有施工内容多、质量影响因素多的特点,应用多种检测技术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进行全面评价是保障工程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应在不同场景和需求下采取差异化的检测技术,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高效。

参考文献

[1]杨勇,杨文平,陈治平,等.混凝土强度现场检测技术若干问题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8,38(5):3.

[2]李岩,葛燕,朱锡昶,等.建筑物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与可靠性评估[J].工业建筑,2007(z1):3.

[3]盛国赛,崔征宇,戚日成.混凝土强度现场检测方法的对比及选择[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