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浅析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设

赵德馨

烟台市土地储备和利用中心 山东烟台 264003

摘要:随着国民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提高和国家相关制度的不断深化,合理安排国土空间用途成为了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但由于我国提出制度晚且多处于试点阶段,仍存在许多问题待以解决。要特别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国土空间用途管理制度的问题提出了基本思路以及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空间规划;自然资源

引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 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当前由于我国人口大基数,自然资源耗费量大,还面临着自然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生态形式。因此建立合理的国土空间用途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保护自然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以下通过对我国现有的土地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做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当前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面临的问题

1.1管理制度未全面覆盖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对象是所有自然资源,我国的土地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实行时间晚,导致现行的管理制度没有全面覆盖。空间划分尺度不明显,城市的发展与农村耕地的利用仍存在着矛盾。所以对城镇和农村来说,管制制度并不全面。并且管理制度进行试点工作,城镇与农村地区空间用途差距巨大。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规划落实的方面多,这就导致了落实到基层与地方实际需要差异很大。土地用途管理制度范围大,实行起来较为困难。特别是落后地区,难以把握国家信息的时效性,对于林地、水域,当地居民对环境破坏性大,保护意识弱,就容易导致管理制度难以实行。故没有全覆盖成为一大难题。

1.2存在技术和体制问题

国土空间规划存在滞后,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问题,缺乏科学民主的决策和制约机制,并且公众参与度明显不高。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性较差,规划职能分工不明确,规划缺乏统一的编制和实施规范,土地资源难以高效利用。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提出、施行较晚,国土用途管制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所以还存在着体制问题。对于技术问题,特别是监控空间范围,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1.3管制手段比较单一

目前,我国对国土空间管制手段主要是强制性的行政和法律手段。政府起着在管制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市场对资源分配并未起到很好的利用,特别是群众对这一制度的理解,若如提高群众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国土空间规划制度的理解,国家将会在管制这一方面更加省时省力。并且管制手段还可增添为居民自我意识管制。除此之外,管制还面临着法律作用效率低,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土地管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惩罚力度不大,对广大居民不能形成警告性作用。

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构建的基本思路

2.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执行内容

根据对国土性质分类,国土空间用途管理制度可以分为土地,林地,水域和海洋空间的用途管制。土地用途管制是相关部门对商业用地和耕地进行规划,特别是要保护耕地,建立生态保护区。林地用途管制则是林地与建设用地禁止转化,保护林地面积不受影响,维护林地的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 林地是地球之肺,要多关注林地的变化和发展。对于水域的管制是要根据水域功能的不同进行划分,严格管控填海造陆这一行为,保护水域。总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要明确的划分土地类型,确保土地用途管制不受到任何方面的威胁。

2.2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执行方法

确定国土用途管制的审核制度,国家土地资源的规划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相关部门管理人员更要了解遵守国家政策,严格审查国土用途申请,从源头上杜绝不符合要求的申请。实行土地使用有偿制度。全部人员使用国家共有资源,都必须向国家缴纳使用金,以确保土地合法使用。减少滥用土地的行为。国家要实行监管制度,对土地空间用途实施考察,提高土地管控效果。完善林地空间用途管理体制,保护林地空间范围。增强水域管理意识,促进水域管制制度的完善。

2.3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技术利用

目前,我国对土地空间用途管控较为成熟,但对于林地以及水域方面管理较为落后。这就需要我国在林地和水域方面下功夫,提高这两方面的相关技术。重视不同空间功能融合,全面促进土地,林地,水域的管理和创新。提高林地,水域目标建设需求的针对性,利用相关技术进行完善。按照以上思路科委管制制度提供有效措施。

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建议及措施

3.1建立覆盖度较高的管制制度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问题就是覆盖度不全面,对此要建立覆盖度高的管理制度。从单一的对土地的管控增加到对林地、水域、海洋的管控,农村与城市土地管控工作要平衡。根据我国对土地管控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因地制宜,让管制制度推广全国。要对国土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相关部门,施行统一的管理制度,为全面覆盖管制制度提供前提条件。

3.2构建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

对国家国土空间规划各个部门进行系统的分类查找,以便建立统一的规划部门,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要统筹省,市,县各个区域的土地空间管控,促进各个区域协同发展。特别是对于县级以下的规划,要合理促进地区间的规划体系的统一。地区干部要及时下定通知,实地考察,解决不同难题。要进行聚集开发,分类保护。建立分层的保护格局,在分层的同时,注意各层面的统一目标及要求,实现全方位的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

3.3完善空间规划的管控体系

强化国家层面的监控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对土地,海域要进行更为详细的管控,两者也可相互吸取优势。但要管控好填海造陆,陆地转换水域,保护生态环境的真实性。安抚好公民情绪,以正常的形式促进耕地用地与其他生态用地的转换,平衡耕地与生态用地的面积比例以及环境状况。强化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利用当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输土地空间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国土空间的资源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要规范信息资源共享,配合各个部门和地区工作的执行。并且定时对信息资源进行维护更新,进一步重视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的数据资源。

3.4构建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用途

国土空间用途要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在进行国土空间用途的分类,必须将土地的承受度作为首要目标,并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依据,做出重要的判断和选择。国家层面必须做出正确的政策,并使其推广到各地区。区域层面要落实国家政策,并根据本地发展情况加以修改,促进地区国土空间用途合理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四、结束语

对于国家国土空间管制制度,我国必须要施行正确的政策,以确保生态的安全,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要进行可持续发展,为后代多留出路。呼吁社会公民关注管制制度,减轻国家的压力。让环境保护的具体行为落实到每个人的心中,提高每个人对环境,国土的责任感,保护欲。当前,我国人口还居于世界第一,人口基数大,自然资源虽广阔分布,但资源平均分配较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危害都很大。我国继续建立完善的国土空间管制制度,来实现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毕云龙;徐小黎;李勇;.浅析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设[J].中国土地,2019:32-35.

[2]张建平.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设[J].中国土地,2018

[3]祁帆,高延利,贾克敬.浅析国土空间的用途管制制度改革[J].中国土地,2018